特殊用字现象有表意,表形,表声音,表想象。
所谓通假字是指在古代典籍中用一个与正确规范写法的字(可称之为本字)不同的字(可称之为借字,也即通假字)来替代本字的用字现象。
借字在意义上与本字毫无干涉;
在读音上(注意:这种读音是古代读音,绝非普通话读音)与本字相同或相近;
在时间上与本字是共时关系,同处一个时代。
对于通假字学生往往觉得难以理解,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通假字,或通假现象。 举例来说,先看几个成语的例子(括号内是本字):
信口开河(合) 拨乱反(返)正 受益匪(非)浅 内容翔(详)实
一介(芥)不取 空(孔)穴来风 信而有征(证) 矢(誓)口否认
华(花)而不实 高屋建(瀽)瓴:按瀽,倒水,泼水。瓴,盛水的瓶子。
另外,由于我国有很悠久深厚的吉祥传统文化,特别是在一些图案和纹饰中体现的最为明显,好多动植物都有不同的寓意,之所以如此,就是通假的缘故。如以“鱼”通“余”,以“鹿”通“禄”,以“蝠”通“福”,以“蝶”通“瓞”,以“糕”通“高’,以“鸡”通“吉”,以“羊”通“祥”,以“白菜”通“百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