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网 - 成语查询 - 畏首畏尾的意思

畏首畏尾的意思

畏首畏尾的意思:怕。前也怕,后也怕。形容做事胆子小,顾虑重重。

畏首畏尾(拼音:wèi shǒu wèi wěi)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春秋·左丘明《左传·文公十七年》。“畏首畏尾”的原义是顾前顾后,十分戒慎恐惧的样子;比喻做事胆子小,顾虑多;在句子中可充当谓语、定语;含贬义。

成文用法“畏首畏尾”在句子中可充当谓语、定语;比喻做事胆子小,顾虑多,含贬义。运用示例唐·房玄龄等《晋书·慕容魔传》:“孤军轻进,不足使勒畏首畏尾,则怀旧之士欲为内应,无由自发故也。”

明·冯琦《宋史纪事本末》:“臣僚畏首畏尾,多持两端,此不足与论大事。”明·鹿善继《与耿朴公书》:“如以畏首畏尾之为忧,又非我罪本色矣。”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八十四回:“妹子平日但凡遇见吃酒行令,最是高兴,从不畏首畏尾。”现代·姚雪垠《李自成》:“为何他们也畏首畏尾,不敢说话?”

成语寓意

面对强大的晋国和楚国,郑国大臣子家不卑不亢,以畏首畏尾和铤而走险两种不同的态度作比较,维护了郑国的利益和尊严。

如果晋国以德相待,郑国会很恭顺,如果晋国无礼,那郑国只好铤而走险,陈甲兵以待晋国。可见,做事情有时候要畏首畏尾,谨小慎微三思而后行,有时候要铤而走险,该出手时就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