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折不挠成语典故1
“百折不挠”这则成语的挠是弯曲,比喻屈服。意思是无论遭受多少挫折都不动摇、不退缩、不屈服。形容意志坚强,品节刚毅。
这个成语来源于《蔡中郎集.太尉桥玄碑》,其性庄,疾华尚朴,有百折不挠、临大节而不可夺之风。
桥玄,字公祖,乐汉睢阳(今河南商丘)人。他性情刚直,嫉恶如仇,敢于同坏人坏事斗争。
桥玄年轻的时候,在本县当功曹。有一次,豫州刺史周景来到睢阳,他向周景揭发了豫州“陈国相”羊昌的罪恶,请求周景派他去查办。周景同意后,桥玄首先把羊昌的宾客全部抓起来,详细调查羊昌的罪行。
羊昌的靠山、当朝大将军梁翼知道这个消息,派人飞马传来檄文搭救羊昌,周景也接到圣旨,要他召回桥玄。桥玄退还檄文,更加抓紧办案,终于使羊昌受到惩罚。桥玄也由此出了名。
汉灵帝时,桥玄当上了尚书令,他掌握了太中大夫盖升仗着与灵帝有交情,在做南阳太守时大肆收受贿赂、搜括大量财富的事实,就向汉灵帝上奏,要求罢免盖升,抄没他搜括来的财产。汉灵帝不但不查办盖升,反而升了盖升的官。桥玄于是托病辞职,回了老家。
桥玄在京城任职的时候,有一次,他的十岁的小儿子在门口玩,突然有三个强盗劫持了孩子,冲到楼上,向桥玄勒索财物。消息传开,校尉阳球向河南府尹、洛阳县令带兵包围了桥玄的家。
阳球等怕动手时伤了孩子,不敢进攻,桥玄大声喝道:“强盗无法无天,难道能为了我的'孩子而放纵这些恶贼吗!”
他催促阳球等发动进攻,杀死了强盗,他的小儿子也因此丧生。
桥玄死时,家里没有什么遗产,殡葬也非常简单,他坚毅果断、勇往直前的精神,受到人们的赞扬。东汉著名文学家蔡邕在《太尉桥玄碑》中说:“他的性情严肃,嫉恨奢华,崇尚俭朴,有百折不挠、在重大原则问题上决不改变自己的意志的气概。”
百折不挠成语典故2折: 挫折。挠: 弯曲。不管受到多少挫折,意志绝不动摇。语出《后汉书·桥玄传》载蔡邕《太尉桥玄碑》:“其性庄,疾华尚朴,有百折不挠、临大节而不可夺之风。”
东汉时,睢阳(今河南省商丘市)人桥玄,为人刚正,他在本县做小官时,就曾揭发过豫州陈国相的罪恶。在当汉阳太守时,他的部下皇甫祯贪赃枉法,被他立即处死。
有一天,桥玄10岁的小儿子被强盗绑架。当地守备阳球派人去解救,找到强盗的住处后,包围了起来,但是不敢轻举妄动,担心把强盗逼急了会杀害孩子。桥玄生气地骂道:“强盗是众人的祸害,难道因为我的儿子就放过这些祸害吗?”桥玄催促抓紧时间进攻,最后强盗全部被捕,桥玄的小儿子却受害而死。
汉灵帝时,桥玄为尚书令。当时,太中大夫孟升倚仗着和灵帝有旧交情,大肆搜刮民脂民膏,桥玄上书揭发,灵帝不但没有理会,反而给孟升升官嘉奖。桥玄一气之下,辞去官职回了老家。桥玄死时,没留下什么遗产,殡葬也非常简单。曹操经过桥玄墓时,曾十分恭敬地致祭,大文学家蔡邕写了《太尉桥玄碑》,颂扬桥玄的德行:“性情庄重,疾恶华而不实,喜好朴实无华,无论受到多少挫折都不退缩,在重大的气节问题上,意志坚定,凛不可犯。”
后遂以“百折不挠”比喻意志坚强,品节刚毅。
又作“百挫不折”“百折不回”“百折不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