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除了秋后问斩的惯例,也有乱世用重典,如"斩立决"等情况。在传统戏曲《窦娥冤》中,临刑前满腔悲愤的窦娥许下三桩誓愿,其中就"六月飞雪?,并得以立即实现,说明她死的时间为六月,并非秋后。只不过戏剧影视中多以此为句,如太监打开圣旨,必以"奉天承运,皇帝召曰"开头,大家也就习惯,以之为定例了。
总体上说,古代秋后问斩,指的就是过了秋分(每年9月22日~24日)之后再问斩。秋季为萧瑟之季,有肃杀之感。此乃 适应天意,顺乎四时。早在汉代便有?秋冬行刑?的规定,合乎礼制。
源起战国时《礼记?月令》中有记载,?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鹰乃祭鸟,用始行戮。?
这就是古代的?秋冬行刑?的制度。到了唐代,死刑执行的时间定在十、十一和十二月。清代规定,经朝审(朝审是明清时,对于死刑案件的会审制度)应处决的犯人,也需在秋季处决。
古代信息不畅,一来二去,路上得耽误不少时间,如果延时执行集中办理,显然比较合理谨慎。因为人死不能夏生,人命关天自应慎重行刑。所以各地死刑案件,会要求上报有关部门,多次复审后才下令执行。再者秋后算账,能更好地教育警示民众。农民在秋冬二季较为空闲,这时死刑犯都会被要求集中处死,一般会事先公告,四邻八乡人围观。拉到菜市口问斩时,民众有时间来观看行刑。
而且在秋冬行刑处决犯人,因天气较寒冷,曝尸三日也不会腐烂发臭,会更好收到杀一儆百的效果。
当然也有学者认为,秋后处斩,可对死囚起到心理瓦解作用,比如供出同伙,有利解破大案。也有一种解释说,秋后问斩对死囚来说是一种仁慈,吃一口新粮上黄泉路,好投胎转世作好人,当然没有确凿的文字证据,姑妄听之好了。
民间有俗话说秋后算账,亦由此而的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啥子都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