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辕北辙。南辕北辙出自《战国策·魏策四》,意思是心想往南却驾车向北行。战国后期,一度称雄天下的魏国国力渐衰,可是国君仍想出兵攻伐赵国。谋臣季梁得知后,立刻赶来求见,以南辕北辙的故事劝阻国君伐赵。后来,人们常用这个成语比喻行动和目的才目反。在古人看来,南辕北辙的人会越走越远,绝对不可能到达目的地,因为古人认为天圆地方。但是,随着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深入,如今我们都知道:在理想状态下,南辕北辙的人可以到达目的地。人们假定地球上有经线和纬线。如果两个地点在同一条经线或纬线上,旅行者无论从哪个地点向反方向出_,都会到达另一个地点。即使两个地点不在同一条经线或纬线上,旅行者往两点连接线的延长线方向走,绕地球一圈后,也可以到达另一个地点。所以,南辕北辙的结果是:旅行者先是离目的地越来越远,过了特定位置后,离目的地越来越近,最终到达目的地。来源:少儿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