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网 - 成语查询 - 王戎的特点四字成语

王戎的特点四字成语

1. 竹林七贤的王戎的个性特征

王戎自幼聪颖,身材短小而风姿秀彻。

据说能直视太阳而不目眩。中书令裴楷称其双目“烂烂如岩下电”。

曾与同伴在路边玩耍,见道旁有结满李子的李树,其他人争相去摘,只有王戎不动声色,别人问他为何如此,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必苦李也。”验之,果然如此。

王戎与其父之友、年长其二十四岁的阮籍交好。时阮籍与王浑同为尚书郎,造访王浑时,便说:“与卿语,不如与阿戎语。”

王浑死后,其故吏赠钱百万,王戎辞而不受,由此显名。钟会评之:“裴楷清通,王戎简要。”

王戎长于清谈,以精辟的品评与识鉴而著称。王戎承袭其父的贞陵亭侯,被司马昭辟为掾属,历仕吏部黄门侍郎、散骑常侍、河东太守。

咸宁二年(276年)迁荆州刺史,四年改豫州刺史,加建威将军。咸宁五年十一月晋武帝伐吴,王戎遣参军罗尚、刘乔领军入武昌,吴江夏太守刘朗降。

吴平,以功进安丰县侯,增邑六千户,人称王安丰。后因母丧去职。

王戎在荆州积极笼络当地吴人,颇为成功,举荐了因与孙皓不和而辞官的故吴旧光禄勋石伟。太康三年(282年)王戎被征为侍中。

南郡太守刘肇以十丈细布贿赂王戎,王戎虽没有接受,但写信感谢刘肇,为司隶校尉刘毅弹劾。武帝为王戎开脱道:“戎之为行,岂怀私苟得,正当不欲为异耳。”

然而王戎从此为清议所鄙。太康五年迁光禄勋、十年补吏部尚书。

太熙元年(290年)武帝崩,惠帝即位,杨骏以王戎为太子太傅。永平元年(291年)三月,杨骏一族被诛,贾后执政,王戎因得罪于东安公司马繇而转中书令,加光禄大夫,迁尚书左仆射,领吏部。

任吏部时,王戎创制了甲午制,凡选官先行试用,考其政绩后再予以征用或辞退。但被司隶傅咸弹劾道:“今内外羣官,居职未期而戎奏还,既未定其优劣,且送故迎新,相望道路,巧诈由生,伤农害政。

戎不仰依尧舜典谟,而驱动浮华,亏败风俗,非徒无益,乃有大损。宜免戎官,以敦风俗。”

王戎与后族贾氏及郭氏是姻亲,没有被免官,而在元康七年九月迁司徒。 王戎仰慕古人蘧伯玉,看到天下将乱,于是“与时舒卷”,不以世事名节为意,甚至故意败坏声名以求自保。

史载王戎“性简要,不治仪望,自遇甚薄,而产业过丰,论者以为台辅之望不重。”在吏部任上,王戎依门第高低铨选官吏,“户调门选”,任司徒时,王戎把政事交给僚属办理,自己常骑小马从便门出游。

虽然地位尊贵,但王戎总是独自出行,巡视田园地产时,以手巾插腰,不带随从。王戎的很多门生故吏也做了大官,在路上遇到王戎只好“下道避之”。

元康九年愍怀太子司马遹被废,王戎也没有一言劝谏。 永康元年(300年)四月,赵王司马伦起事,囚禁贾后,诛司空张华、尚书仆射裴頠、侍中贾谧等,王戎因嫁女与裴頠而坐免官。

赵王伦于永宁元年(301年)正月篡皇帝位。三月,齐王司马冏起兵于许昌。

赵王伦之子欲以戎为军司。博士王繇谏曰:“浚冲谲诈多端,安肯为少年用?”赵王之子于是作罢。

四月,齐王冏拥晋惠帝乘舆反正,以戎为尚书令。太安元年(302年)五月迁司徒。

十二月,河间王司马颙联合成都王司马颖等讨伐齐王冏。齐王冏问王戎对策。

王戎谓齐王冏自诛赵王伦、拥惠帝反正以来,赏罚失当,以致朝野多有怨言,人怀贰志;建议齐王冏主动撤回自己的封国,尚可保住王位。齐王冏的谋臣葛旟怒斥道:“汉魏以来,王公就第,宁有得保妻子乎?议者可斩!”群臣惊惧,王戎假装服食药力发作,跌倒在厕中,才免去一死。

齐王冏、长沙王司马乂败后,东海王司马越把持朝政。永安元年(304年)七月,东海王越奉惠帝北征成都王颖,王戎等百官随行。

帝师败于荡阴。惠帝伤及面颊,身中三箭。

侍中嵇绍死难。王戎随惠帝及群臣被成都王颖掳至邺。

东海王越逃回封国东海。八月,成都王颖败于安北将军王浚,王戎又随惠帝被成都王颖挟往洛阳。

攻入洛阳的河间王颙部将张方劫持惠帝及成都王颖西入长安。王戎出奔郏县。

此后终日以宴饮为乐。永兴二年(305年),王戎薨于郏县,年七十二,谥曰元。

有二子:王万、王兴,长女嫁与裴頠。 轶事典故 王戎在晋代是有名的孝子。

武帝时为其母守丧,虽逾越礼制,饮酒食肉,但面容憔悴,身体虚弱,连起身都要扶拐杖。中书令裴楷往吊其母,说:“若使一恸果能伤人,浚冲必不免灭性之讥。”

而尚书和峤在同时遭父丧,虽然寝苫食粥,但哀毁不过礼,气色不衰。刘毅称之为“和峤生孝,王戎死孝。”

世说新语记载王戎为人贪吝,其俭啬一篇***有九条,即有四条记王戎事。晋书谓王戎“性好利”,多置园田水碓,聚敛无已,富甲京城。

王戎早年在荆州刺史任上就曾私派部下修建园宅,因此被免官,后来出钱赎回。据说王戎经常与夫人手执象牙筹计算财产,日夜不辍。

同时又十分吝啬。家中有棵很好的李树,王戎欲拿李子去卖,又怕别人得到种子,就事先把李子的果核钻破。

王戎之女嫁给裴頠时,向王戎借了数万钱,很久没有归还。女儿回来省亲时,王戎神色不悦,直到把钱还清才高兴起来。

王戎的侄子要成婚,王戎只送了一件单衣,完婚后又要了回来。时人谓王戎为“膏肓之疾”。

但有人认为这是王戎避祸于乱世的“自晦”之举,晋。

2. 询问一个四字成语 典故如下~~

王戎识李

简介:

王戎是西晋琅琊(今属山东)人,自幼就聪明过人,好清淡,为”竹林七贤”之一,官至尚书令,司徒.他贪吝求财,积钱无数,广置田地,常昼夜计算钱财,为时人所讥.

原文:

王戎①七岁,尝与诸②小儿游③。看道边李树多子④,折枝⑤,诸儿竞走⑦取之,唯⑧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⑥。

(刘义庆《世说新语》)

词解:

①〔王戎〕晋朝人。②〔诸〕众。③〔游〕玩。④〔子〕果实。⑤〔折枝〕压弯了树枝。⑥〔信然〕真是这样。⑦竞走: 争先恐后,竞: 争逐,走:跑。 ⑧唯:只有 9然:这样

译文:

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耍,看见路边有株李子树,结了很多李子,枝条都快被压断了。那些小朋友都争先恐后地跑去摘。只有王戎没有动。大家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这树长在大路边上,还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摘来一尝,果然是这样。

问与答:

王戎为什么事先就知道李子是苦的?

因为在路边,如果是甜的,早就被别人摘光了。

启示:

1、善于观察,对事物有强力好奇心,且有丰富想象力

2、观察事物时善于动脑筋,能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我们应该:

我们应该学习王戎的观察仔细,善于动脑筋,能根据有关现象进行理智的推理判断。文章最后讲“取之信然”说明他的推理是正确的,他是一个聪明、机智、善于动脑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