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一粟
读音:cāng hǎi yī sù
沧海:大海;粟:谷子。大海里的一粒谷子。比喻非常渺小,微不足道。
出处:于宋朝苏轼《前赤壁赋》中,“寄蜉蝣于天地,渺苍海之一粟”。
基本简介
解 释:沧海:大海;粟:谷子。大海里的一粒谷子。比喻非常渺小,微不足道。
沧海一粟
用 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指微不足道的事
示 例:丁玲《牛棚小品》:“我们只是~,不值得哀怨!”
近义词:九牛一毛、太仓一粟、微不足道、屈指可数、廖若星辰
反义词:恒河沙数
语法 :偏正式;作谓语、宾语;指微不足道的事
歇后语:麦粒掉进太平洋里,沧海一粟
灯 谜:洋籼
出处
宋·苏轼《前赤壁赋》:“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沧海一粟·蒙汉良篆刻[1]
本段背景故事
苏东坡,北宋著名文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因为他反对王安石变法而被贬黄州。期间他两次游览黄州赤壁,并写下著名的《赤壁赋》,《后赤壁赋》。
《赤壁赋》形象的写出月下泛舟的场景,并写出苏轼与朋友争辩的过程。
他的朋友认为:曹操当年十分风光,现人已死,人的这一生十分短暂,如蜉蝣一般,匆匆而去,毫无价值。但苏轼认为:人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可以创造价值,死而无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