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网 - 成语查询 - 笔削的成语笔削的成语是什么

笔削的成语笔削的成语是什么

笔削的成语有:披缁削发,削铁如泥,削株掘根。

笔削的成语有:削株掘根,蜂腰削背,削发披缁。2:拼音是、bǐxuē。3:注音是、ㄅ一ˇㄒㄩㄝ。4:结构是、笔(上下结构)削(左右结构)。

笔削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笔削bǐxuē。(1)敬称。请人修改文章。

二、引证解释

⒈指著述。笔,书写记录;削,删改时用刀削刮简牍。引南朝梁元帝《<金楼子>序》:“夕望汤池,观仰月之势,朝瞻美气,眺非烟之色,替於笔削。”宋李纲《雷阳与吴元中书》:“平时观书,偶有所得,随亦忘矣。唯笔削之,则_而不通必思,思而不得必考,沉思博考,心醉神开,然后得之。”黄侃《<新方言>后序》:“侃也愚昧不贤识小,所以参左笔削。”⒉后因以“笔削”谓历史著作。引《史记·孔子世家》:“至於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晋书·徐广等传论》:“习氏、徐氏俱云笔削,彰善_恶,以为惩劝。”唐刘知几《史通·书事》:“於是以此三科,参诸五志,则史氏所载,庶几无_,求诸笔削,何莫由斯?”宋王禹_《送牛冕序》:“游馆殿,专笔削,褒善贬恶,有班马之辞焉。”⒊特指《春秋》。引隋无名氏《李元暨妻邓氏墓志》:“素王笔削,黄石兵书,莫不悬穷显晦,暗鉴胜负。”宋顾文荐《负暄杂录》:“韩文公作《伯夷颂》,无一语及武王,末后方云:‘虽然,微二子则乱臣贼子接_於后世矣。’其罪武王如刀锯斧_之加,凛然可畏,而略不露锋芒,真得笔削之体者也。”⒋谓对作品删改订正。引宋欧阳修《免进五代史状》:“至於笔削旧史,褒贬前世,著为成法,臣岂敢当。”宋蔡_《铁围山丛谈》卷三:“吾后见鲁公与文正公二父相与谈往事,则每云诗书盖多出元泽暨诸门弟子手,至若《周礼新义》实丞相亲为之笔削。”明尹直《蹇斋琐缀录》:“国朝状元对策,皆经阁老笔削。”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香港兴中会宣言附言》:“右为《香港兴中会宣言》,其措词与《檀香山兴中会宣言》相同,仅有字句之笔削而已。”

三、国语词典

笔,记载。削,删除。古代用竹简记载文字,有所更改就用书刀刮削,所以称为「笔削」。语本《史记.卷四七.孔子世家》:「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后用作请人修改诗文的敬称。《文选.任_.王文宪集序》:「蓄笔削之刑,怀轻重之意。」唐.韩愈〈读荀〉:「孔子删诗书,笔削春秋,合于道者著之,离于道者黜去之。」

四、网络解释

笔削"笔削"出自于《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30岁就广收门徒,50岁时出任鲁国的司寇,治理政事非常严明,从不偏袒私情,所有的公文案卷都由他自己亲手草拟,如果遇到有些不太明白的地方,总是千方百计地找人商量,听取别人的意见,从来不独断专行,可是他的志向却得不到当政者的理解,不久贵族季孙氏执政后,辞掉了孔子。他只好带着自己的学生到处周游,传经讲学、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可是当权者只顾互相厮杀,没有一个人接受他的建议。最后孔子回到鲁国专心从事教育和写作。

关于笔削的诗句

旧句漫笔削从来参笔削班马须持笔削权

关于笔削的词语

削株掘根削木为吏削铁如泥日削月割削发披缁笔削褒贬蜂腰削背削职为民日削月_削衣贬食

关于笔削的造句

1、史载卫青之下尚有同母弟卫步卫广,不知何人所出,这俩小子与本书无涉,笔者便学当年老夫子笔削春秋,略过不提。

2、只是炼气的步骤化繁为简,这也是孔夫子笔削春秋之意了。

3、想想看,你通常怎麽做才能将铅笔削尖一点?你可以使用削刀或是削铅笔机,一步步将铅笔笔心外围的木头削去,让笔尖自然成形。

4、渐暗的舞台上只剩下横笛的余韵,但见房子的上空,笔削的公寓高楼显得更险郗。

5、孔子感诸侯力征,王道衰乱,笔削《春秋》,寓夫子意,存圣王道,为儒者祖。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笔削的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