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部首:氵;湿组词:湿气,潮湿、湿润、湿淋淋、润湿、湿漉漉、湿地、湿疹
湿(拼音:shī)是汉语通用规范(常用字)。表示所含水分多的“湿”本作“溼”,该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本义为潮湿的。由潮湿又引申为沾湿。
《说文》另有“湿”字,读tà,该字始见于战国文字,是古水名。古籍中多用来代替“溼”。如《易·乾》:“水流湿,火就燥。”《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将“溼”作为“湿”的异体字淘汰。
久束湿薪,汉语成语,拼音是jiǔ shù shī xīn,意思是长期捆着的潮湿柴草;比喻思想保守,不易接受新事物。出自
恶湿居下,汉语成语,拼音读wù shī jū xià,意思是厌恶潮湿却住在低洼的的地方;比喻行动跟愿望相违背。出自《孟子
风寒暑湿,汉语成语,拼音是fēng hán shǔ shī ,意思是冷风,寒气,中者,潮湿。指致病的四种原因,又泛指致病
《说文解字》将“溼”与“湿”分列为两个字头,二字含义各不相同,其实它们也有相通的地方。从汉隶以来,经籍多有以“湿”为“溼”者,现代整理汉字时将“溼”作为异体字并入了“湿”。
甲组“溼”演变流程图“溼”,甲骨文作左部是水,右部为?(绝的古文,像丝的绝断);或又从止,所会之意不明。商承祚谓:“象足履湿。”金文改从土,与甲骨文稍异。石鼓文亦从土,而讹上部为二系相联形,遂为小篆所本。
《说文解字》:“溼,幽溼也。”所谓“幽溼”,也就是渗湿的意思。由此就可以引申为“潮湿”。由“潮湿”可以引申为“沾水”,如王昌龄《采莲曲》:“争弄莲舟水湿衣。”
乙组“湿”演变流程图《说文》对“湿”字的解释是水名,是古代黄河下游主要支流之一,在今山东省境内。读作tà,后作“漯”。
从字形上看,“湿”右部的“?(?)”或省去一半作乙组,稍加变形就成为“漯”字。“湿”,战国文字作乙组图,左部仍是水,右部一说为“?”,汉隶或简作“?”。
有人说“?”是“显”字的省略,“显”的古字形是人在日光下看丝,在这里作声旁表音。也有人认为日和丝应该分开解释,像在日光下晒湿丝的样子,会干湿之湿意,本与幽湿之“湿”音同而形异义别。
后代“湿”“溼”二字通用无别,用作干湿之义统作“湿”,读shī。“?”,草书简化作“显”,为简化字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