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崖勒马
xuán yá lè mǎ
解释悬崖:高而陡的山崖;勒马:收住缰绳,使马停步。在高高的山崖边上勒住马。比喻到了危险的边缘及时清醒回头。
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此书生悬崖勒马,可谓大智矣。”
结构偏正式。
用法多用来劝人及时醒悟;以免后悔莫及。一般作谓语、定语、分句。
正音勒;不能读作“lēi”。
辨形勒;不能写作“乐”。
近义词临崖勒马
反义词执迷不悟
例句(1)大家劝他~;不要再坚持错误。
(2)你已经铸成大错;千万不可一误再误;赶快~吧!
英译desist from doing sth。 before it is too late
临崖勒马
lín yá lè mǎ
解释走到悬崖边缘勒住了奔马。①比喻到了危险边缘能及时醒悟回头。②比喻运用笔墨,当意境入近高潮时,突然煞住笔锋。亦作“悬崖勒马”、“勒马悬崖”。
出处元·郑光祖《钟离春智勇定齐》第三折:“你如今船到江心补漏迟,抵多少临崖勒马才收骑。”
结构联合式
用法作谓语、定语、分句;用于劝诫人
近义词勒马悬崖
例句清·石玉昆《小五义》第13回:“这就叫‘临崖勒马收缰晚,船到江心补漏迟’。”
英译desist from doing something before it is too late
如梦初醒
rú mèng chū xǐng
解释象刚从梦中醒来。比喻过去一直糊涂,在别人或事实的启发下,刚刚明白过来。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一回:“寡人闻仲之言,如梦初醒。”
结构动宾式。
用法可用来形容人突然醒悟。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正音初;不能读作“cū”。
辨形初;不能写作“出”。
近义词茅塞顿开、豁然开朗
反义词如堕雾中
例句听了大会的揭发;他才~;发现自己原来是受了这个坏人的欺骗。
英译wake up as if from a dream
幡然悔悟
fān rán huǐ wù
解释思想转变很快,彻底悔悟。
出处无
结构偏正式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犯错误的人
近义词翻然悔悟
例句他苦口婆心地劝解终使他~,及时回头。
英译feel penitent with an awakeened conscience
当头棒喝
dāng tóu bàng hè
解释佛教禅宗和尚接待初学的人常常用棒一击或大喝一声,促他醒悟。比喻严厉警告,促使人猛醒过来。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黄檗运禅师法嗣·临济义玄禅师》:“上堂,僧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亦竖拂子,僧便喝,师亦喝。僧拟议,师便打。”
结构偏正式。
用法多用在书面语里。一般作主语、宾语。
正音当;不能读作“dànɡ”;喝;不能读作“hē”。
近义词晨钟暮鼓、当头一棒
例句我们应该~那些扰乱社会治安的不法分子;使他们立即停止各种犯罪活动。
英译give sharp advice for one to wake up from error
成语故事唐朝时期,佛教的临济宗师以棒喝作为传道的方法,传说禅师马祖在弟子百丈参见时对他大喝一声,震得他三天之内还耳聋眼花。黄檗向弟子临济传道时,举棒就打,并且连打三次,临济只好自己苦心研究,终于弄清佛法的奥秘。
回头是岸
huí tóu shì àn
解释佛家语,指有罪的人只要回心转意,痛改前非,就能登上“彼岸”,获得超度。后比喻做坏事的人,只要决心悔改,就有出路。
出处元·无名氏《度翠柳》第一折:“世俗人没来由,争长竞短,你死我活。有呵吃些个,有呵穿些个。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结构紧缩式。
用法比喻犯罪者如入苦海;只要能悔改;有觉悟;就有出路。有时与“苦海无边”连用。一般作谓语、分句。
辨形岸;不能写作“崖”。
近义词浪子回头、迷途知返
反义词执迷不悟、怙恶不悛
例句“苦海无边;~"。你只有向政府认罪;才能得到宽大处理。
英译turn from ones evil ways
迷途知返
mí tú zhī fǎn
解释迷途:迷失道路;返:回来。迷了路知道回来。比喻发觉自己犯了错误,知道改正。
出处《三国志·魏志·袁术传》:“以身试祸,岂不痛哉!若迷而知反,尚可以免。”
结构连动式。
用法用作褒义。一般作谓语。
正音返;不能读作“fán”。
近义词悬崖勒马
反义词执迷不悟
例句犯了错误并不可怕;~就是好同志。
英译return to the correct path
成语故事晋代大诗人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上是非常有名的。虽然其家世代为官,但他八岁丧父,十二岁丧母,家境非常贫寒。而陶渊明人穷志不短,勤奋读书。后来,他在叔父的引荐下成为彭泽(今属江西)县令。然而,陶渊明本性热爱自然,上任没几天便思念故土,想辞官归去。他觉得,出来当官只是为了糊口,可衣食无忧之后却由于所做之事违反了内心本意,非常痛苦。不久,陶渊明的妹妹在武昌(今河北鄂城)去世。他想立刻去吊唁,于是辞去了官职。就这样,陶渊明仅当了八十多天的官就又过上了田园生活。又据记载,陶渊明是因不肯屈从于郡里派来的一个盛气凌人的督邮,才交出官印,隐居田园的。陶渊明隐居后,便写下了《归去来兮辞》,也就是成语迷途知返的出处。在这篇赋的序中,他总结了自己走过的生活道路,认识到过去虽已无可挽回,但未来的事还来得及弥补。意思是出来当官已错,现在归隐还来得及。自己确实迷失了道路,好在虽迷了路但还知道回来。他的许多田园诗正是在此之后创作出来的。
浪子回头
làng zǐ huí tóu
解释浪子:二流子。不务正业的人改邪归正。
出处明·陈继儒《小窗幽记》:“浪子回头,仍不惭为君子。”
结构主谓式。
用法多用于犯错误或失足的青少年。一般作谓语。
辨形浪;不能写作“狼”。
近义词弃恶从善、迷途知返
反义词执迷不悟
例句经过组织的耐心教育与帮助;他终于~;改邪归正了。
英译turn over a new lea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