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目 投鞭断流
发音 tóu biān duàn liú
释义 把所有的马鞭投到江里,就能截断水流。比喻人马众多,兵力强大。
出处 《晋书·苻坚载记》:“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
示例 人民解放军以~之势跨跃长江天险。
金屋藏娇
汉武帝幼时,长公主嫖抱他于膝上,问他:“你要不要娶妻子?”汉武帝表示要娶妻子。长公主指着左右百多个宫女问他中意不中意?汉武帝表示都不要。长公主最后指着自己的女儿对汉武帝说:“将阿娇嫁给你为妻好不好?”汉武帝笑起来说:“很好,如果能娶阿娇为妻,我一定用金屋给她居住。”呵呵!成语“金屋藏娇”便源于此。
在鸟类中,有一种会造“金屋”以进行“藏娇”的鸟,叫做犀鸟。这种鸟的繁殖习性非常特殊,在繁殖期间,是进行“金屋藏娇”的。
在繁殖季节,斑犀鸟选择大树上,现成树洞进行营巢。当雌鸟进洞后,雌鸟就用自己的排泄物,混着腐木等物,将洞口堆积起来。将洞口进行封闭,只露出一个仅能让雌鸟伸出嘴尖的“小窗口”。这样,“娇妻”便被贮之“金屋”了!
雌犀鸟“金屋”里孵卵、育雏,又安全,又舒适。它不需担心敌害的侵袭,也不怕风雨的浸淋。肚子饿了,有雄鸟从“小窗口”中递送食物,真是越来越“娇”了!
雏鸟出壳后,雄犀鸟的责任就更重了,它要负起一家数口的食物供应重任。每天都要往返多次为“妻儿”们递送食物。雏鸟不断长大,到快会飞翔时,才将封闭物啄破,雌鸟和雏鸟们也就从巢里出来了!
韦 编 三 绝
出处: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
释义:
“韦”是熟牛皮;“韦编”指用牛皮绳编连起来的竹简书。“三”是概数,表示多次;“绝”是断的意思。孔子为读《易》而翻断了多次牛皮带子的简。后人用“韦编三绝”这个成语加以概括。用来形容读书刻 苦勤奋。
故事:
春秋时的书,主要是以竹子为材料制造的,把竹子破成一 根根竹签,称为竹“简”,用火烘干后在上面写字。竹简有一定的长度 和宽度,一根竹简只能写一行字,多则几十个,少则八九个。一部书 要用许多竹简,这些竹简必须用牢固的绳子之类的东西编连起来才能阅读。像《易》这样的书,当然是由许许多多竹简编连起来的,因此 有相当的重量。
孔丘花了很大的精力,把《易》全部读了一遍,基本上了解了它 的内容。不久又读第二遍,掌握了它的基本要点。接着,他又读第三遍,对其中的精神、实质有了透彻的理解。在这以后,为了深入研究 这部书,又为了给弟子讲解,他不知翻阅了多少遍。这样读夹读去,把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几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再使用。即使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谦虚他说:“假如让我多活几 年,我就可以完全掌握《易》的文与质了。”
好大喜功
词目 好大喜功
发音 hào dà xǐ gōng
释义 指不管条件是否许可,一心想做大事立大功。多用以形容浮夸的作风。
出处 宋·罗泌《路史·前纪》卷四:“昔者汉之武帝,好大而喜功。”《新唐书·太宗纪赞》:“至其牵于多爱,复立浮屠,好大喜功,勤兵于远,此中材庸主之所常为。”
示例 你在人前夸大嘴,说我怎样的~。(郭沫若《屈原》第二幕)
词 目 好大喜功 使用频率 常用
发 音 hào dà xǐ ɡōnɡ
释 义 指不管条件是否许可,一心想做大事立大功。多用以形容浮夸的作风。
出 处 宋·罗泌《路史·前纪》卷四:“昔者汉之武帝,好大而喜功。”《新唐书·太宗纪赞》:“至其牵于多爱,复立浮屠,好大喜功,勤兵于远,此中材庸主之所常为。”
示 例 你在人前夸大嘴,说我怎样的~。(郭沫若《屈原》第二幕)
近义词 好高骛远、沽名钓誉
反义词 稳扎稳打、脚踏实地、老成持重
英 文 crave for greatness and success
故 事 汉武帝时北方的匈奴又向汉室要求和亲,汉武帝采纳王恢的假和亲的意见,就派卫青、李广、霍去病等大将军率军攻打匈奴,又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通了“丝绸之路”。汉武帝是一个想做大事、统一天下的人,国家渐渐强大起来
用 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分句;含贬义
焚书坑儒
焚书坑儒是发生在中国古代的秦朝。在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一位朝廷的高官淳于越反对当时实行的“郡县制”,要求根据古制,分封子弟。丞相李斯加以驳斥,并主张禁止“儒生”(读书人)以古非今,以私学诽谤朝政。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下令焚烧《秦记》以外的列国史记,对不属于博士馆的私藏《诗》、《书》等也限期交出烧毁;有敢谈论《诗》、《书》的处死,称赞过去的而议论现在政策的灭族;禁止私学,想学法令的人要以官吏为师。这种措施引起许多读书人的不满。第二年,许多方士(修炼功法炼丹的人)、儒生攻击秦始皇。秦始皇派人调查,将四百六十多名方士和儒生挖大坑活埋。历史上称这些事情为“焚书坑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