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末倒置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běn mò dào zhì 。本:树根;末:树梢;置:放。意思是比喻把主要的和次要的、本质和非本质的关系弄颠倒了。
成语出处
金·无名氏《绥德州新学记》:“然非知治之审,则未尝不本末倒置。”
白话释义
金.无名氏《绥德州刚学记》:“但不知道治理的研究,就没有把主要的和次要的、本质和非本质的关系弄颠倒了。”
扩展资料:
近义词
舍本求末,汉语成语,拼音是shě běn qiú mò,意思是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成语出处
《吕氏春秋·上农》:“民舍本而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其产约则轻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
白话释义
《吕氏春秋·上农》:“人民放弃农业而从事工商就不让,不令就不能防守,不可以战;百姓舍弃根本而从事工商家产就约定,他的财产约就轻易迁徙,轻易迁徙,国家有忧患,都有远大的志向,有没有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