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网 - 成语查询 - 武则天禁屠文言文

武则天禁屠文言文

1. 武则天禁屠文言文

武则天把李家人杀得差不了,才想起“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那一档子说法,于是武皇帝一纸诏书:全国禁屠。其实,武则天禁的是屠宰,而非禁屠人,她老人家一生气,连亲生儿女都舍得弄死,何况牛羊乎?想必这禁屠也不过是一场国家级别的作秀罢了。

一次,御史娄师德使至陕,地方官大概也变着法弄了“四菜一汤”,厨师上了一道手把肉,解释说这羊是豺咬死的,大人你就借光了,娄师德好生赞叹“豺真懂事。”接着厨师又上了一道清蒸鱼,仍旧说是豺咬死的,娄师德顿时拉下脸来呵斥厨师:“短智汉,为何不说是水獭咬杀的?”其实,娄师德的忍让在历史上是极出名的,成语“受唾自干”就出自他训导弟弟的典故。即使这样的官员都能放开胆子开荤,可见当时的禁屠是怎样的不靠谱了。据说此事后来传到武则天耳朵里,她只是一笑置之。如果说羊和鱼兼得是娄师德的干的好事的话,那么,武则天对张德、刘缅网开一面实在是让人大跌眼镜。

拾遗张德老婆生了男孩,私宰一只羊吃满月酒,也怪这张德心眼实在,竟将补阙杜肃也喊来喝酒。不曾想杜肃偷偷地揣了一块手把肉到武则天那打了小报告。第二天武则天喊张德训话:“朕禁屠宰,红白事不在此限,你今后招待客人,亦须择人。”并把杜肃的举报信给了张德看,把个杜肃弄得里外不是人。另一件是御史彭先觉的窝囊事儿,当时他负责察觉京城违法者,一日定鼎门一辆拉草车翻了,露出两只白条羊,彭先觉认为是合宫尉刘缅“当屠不觉察”,该受“决一顿杖”惩罚,谁知武则天从半路伸出一只手:杖责就免了,“其肉乞缅吃却。”啧啧,咄咄怪事,失察人到头来反倒得了口福。

2. 武则天有哪些“禁屠”趣事

中国古代帝王中,不少人颇有佛缘,女皇武则天便是其中一位。武则天推崇佛教的目的,是想把佛教当作自己登上权力顶峰的思想武器。她一当上皇帝,便宣布“释教开革命之阶,升于道教之上”。除划拨专款大修寺庙,大造佛像,大量翻译佛经外,还多次用行政手段掀起全民崇佛的热潮。在强制性的全民崇佛运动中,有一道禁杀牲畜、禁捕鱼虾的命令,曾闹出了不少趣闻。

不杀生是佛教五戒之一,是佛门弟子基本的行为准则。但不准普通老百姓吃肉,实施起来无疑有很大难度。为了查验禁屠令的执行效果,武则天特命宰相娄师德下基层巡视。宰相视察工作,基层官吏自然要设宴接待。宴席上,首先送上来的是一盆羊肉。基层官吏解释说:这羊不是我们杀的,是狼咬死的。既然是狼咬死的,吃了当然不算犯禁。接着送上来的是一盘鱼。基层官吏又声明:这鱼也是狼咬死的。娄师德一听喷饭大笑:你咋这么笨呢,应该说这鱼是水獭咬死的才对。欢笑声中,美味佳肴很快成了腹中之物。

由于“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武则天的禁屠令在基层的执行状况估计不会太理想。事实上,古往今来的任何一项政令,如果不得人心,最终结局必定是草草收场。后来,武则天大约也觉得这个禁令有点过分,因而在处理违禁案例时,对当事人十分宽容。

左拾遗张德的妻子生了一个男孩,便偷偷地杀了一头羊宴请宾客。其中有个叫杜肃的人,饱吃一顿羊肉之后,居然写了一纸状文向皇帝告发张德。

第二天上朝时,武则天对张德说:“你妻子生了一个男孩,可喜可贺啊。”张德向武则天拜谢。武则天又道:“可是羊肉从哪里弄到的呢?”张德赶紧叩头连称死罪。武则天道:“我禁止宰杀牲畜,是吉是凶难以预测。可是你邀请客人,也该有选择地交往。无赖之人,不能一起聚会。”然后拿出杜肃的状文给他看。杜肃卖友求功不成,反遭奚落,吓得直冒冷汗。武则天显然认为杜肃出卖朋友事大,而张德违犯禁屠令事小。由此可见,连武则天自己后来都不把禁屠令当回事了。

还有一桩趣事。一天,洛阳定鼎门外翻了一辆草车,藏在草车上的两只被杀的羊顿时露了馅。这无疑犯了禁屠令。目睹此事的护门人立即将线索报告御史彭先觉。彭先觉可能晚来了一步,没能抓到拉草车的人,便想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他上书给皇帝说:“合宫尉刘缅专门管理屠宰之事,他没有觉察到这件事,应罚他吃一顿棍棒,羊肉则可送给尚书省的官员们吃。”刘缅听说后很是害怕,赶紧做了一条加厚的裤子等着打 *** 。没想到,第二天武则天在彭先觉的奏疏上批示:“御史彭先觉奏请杖打刘缅的意见不妥。羊肉应给刘缅吃。”消息传开,满朝官员皆拍手称快,只有彭先觉羞惭不已。

3. 求武则天文章,文言文

初,萧良娣有宠,而武才人贞观末以先帝宫人召为昭仪,俄与后、良娣争宠,更相毁短。

而昭仪诡险,即诬后与母挟媚道蛊上,帝信之,解魏国夫人门籍,罢后舅柳奭中书令。李义府等阴佐昭仪,以偏言怒帝,遂下诏废后、良娣皆为庶人,囚宫中。

后母兄、良娣宗族悉流岭南。许敬宗又奏:"仁祐无他功,以宫掖故,超列三事,今庶人谋乱宗社,罪宜夷宗,仁祐应斫棺,陛下不穷其诛,家止流窜,仁祐不宜引庇荫宥逆子孙。

"有诏尽夺仁祐官爵。而后及良娣俄为武后所杀,改后姓为"蟒",良娣为"枭"。

初,帝念后,间行至囚所,见门禁锢严,进饮食窦中,恻然伤之,呼曰:"皇后、良娣无恙乎?今安在?"二人同辞曰:"妾等以罪弃为婢,安得尊称耶?"流泪呜咽。又曰:"陛下幸念畴日,使妾死更生,复见日月,乞署此为'回心院'。

"帝曰:"朕即有处置。"武后知之,促诏杖二人百,剔其手足,反接投酿瓮中,曰:"令二妪骨醉!"数日死,殊其尸。

初,诏旨到,后再拜曰:"陛下万年!昭仪承恩,死吾分也。"至良娣,骂曰:"武氏狐媚,翻覆至此!我后为猫,使武氏为鼠,吾当扼其喉以报。

"后闻,诏六宫毋畜猫。武后频见二人被发沥血为厉,恶之,以巫祝解谢,即徙蓬莱宫,厉复见,故多驻东都。

中宗即位,皆复其姓。高宗则天顺圣皇后武氏,并州文水人。

父士彟,见《外戚传》。文德皇后崩,久之,太宗闻士彟女美,召为才人,方十四。

母杨,恸泣与诀,后独自如,曰:"见天子庸知非福,何儿女悲乎?"母韪其意,止泣。既见帝,赐号武媚。

及帝崩,与嫔御皆为比丘尼。高宗为太子时,入侍,悦之。

王后后久无子,萧淑妃方幸,后阴不悦。它日,帝过佛庐,才人见且泣,帝感动。

后廉知状,引内后宫,以挠妃宠。 才人有权数,诡变不穷。

始,下辞降体事后,后喜,数誉於帝,故进为昭仪。一旦顾幸在萧后,寝与后不协。

后性简重,不曲事上下,而母柳见内人尚宫无浮礼,故昭仪伺后所薄,必款结之,得赐予,尽以分遗。由是后及妃所为必得,得辄以闻,然未有以中也。

昭仪生女,后就顾弄,去,昭仪潜毙儿衾下,伺帝至,阳为欢言,发衾视儿,死矣。又惊问左右,皆曰:"后适来。

"昭仪即悲涕,帝不能察,怒曰:"后杀吾女,往与妃相谗媢,今又尔邪!"由是昭仪得入其訾,后无以自解,而帝愈信爱,始有废后意。久之,欲进号"宸妃",侍中韩瑗、中书令来济言:"妃嫔有数,今别立号,不可。

"昭仪乃诬后与母厌胜,帝挟前憾,实其言,将遂废之。长孙无忌、褚遂良、韩瑗及济濒死固争,帝犹豫;而中书舍人李义府、卫尉卿许敬宗素险侧,狙势即表请昭仪为后,帝意决,下诏废后。

诏李绩、于志宁奉玺绶进昭仪为皇后,命群臣及四夷酋长朝后肃义门,内外命妇入谒。朝皇后自此始。

后见宗庙,再赠士彟至司徒,爵周国公,谥忠孝,配食高祖庙。母杨,再封代国夫人,家食魏千户。

后乃制《外戚诫》献诸朝,解释讥噪。於是逐无忌、遂良,踵死徙,宠煽赫然。

后城宇深,痛柔屈不耻,以就大事,帝谓能奉己,故扳公议立之。已得志,即盗威福,施施无惮避,帝亦儒昏,举能钳勒,使不得专,久稍不平。

麟德初,后召方士郭行真入禁中为蛊祝,宦人王伏胜发之,帝怒,因是召西台侍郎上官仪,仪指言后专恣,失海内望,不可承宗庙,与帝意合,乃趣使草诏废之。左右驰告,后遽从帝自诉,帝羞缩,待之如初,犹意其恚,且曰:"是皆上官仪教我!"后讽许敬宗构仪,杀之。

初,元舅大臣怫旨,不阅岁屠覆,道路目语,及仪见诛,则政妇房帷,天子拱手矣。群臣朝、四方奏章,皆曰"二圣"。

每视朝,殿中垂帘,帝与后偶坐,生杀赏罚惟所命。当其忍断,虽甚爱,不少隐也。

帝晚益病风不支,天下事一付后。后乃更为太平文治事,大集诸儒内禁殿,撰定《列女传》、《臣轨》、《百僚新诫》、《乐书》等,大氐千馀篇。

因令学士密裁可奏议,分宰相权。 始,士彟娶相里氏,生子元庆、元爽。

又娶杨氏,生三女:伯嫁贺兰越石,蚤寡,封韩国夫人;仲即后;季嫁郭孝慎,前死。杨以后故,宠日盛,徙封荣国。

始,兄子惟良、怀运与元庆等遇杨及后礼薄,后衔不置。及是,元庆为宗正少卿,元爽少府少监,惟良司卫少卿,怀运淄州刺史。

它日,夫人置酒,酣,谓惟良曰:"若等记畴日事乎?今谓何?"对曰:"幸以功臣子位朝廷,晚缘戚属进,忧而不荣也。"夫人怒,讽后伪为退让,请惟良等外迁,无示天下私。

繇是,惟良为始州刺史;元庆,龙州;元爽,濠州,俄坐事死振州。元庆至州,忧死。

韩国出入禁中,一女国姝,帝皆宠之。韩国卒,女封魏国夫人,欲以备嫔职,难於后,未决。

后内忌甚,会封泰山,惟良、怀运以岳牧来集,从还京师,后毒杀魏国,归罪惟良等,尽杀之,氏曰"蝮",以韩国子敏之奉士彟祀。初,魏国卒,敏之入吊,帝为恸,敏之哭不对。

后曰:"儿疑我!"恶之。俄贬死。

杨氏徙酂、卫二国,咸亨元年卒,追封鲁国,谥忠烈,诏文武九品以上及五等亲与外命妇赴吊,以王礼葬咸阳,给班剑、葆杖、鼓吹。时天下旱,后伪表求避位,不许。

俄又赠士彟太尉兼太子太师、太原郡王,鲁国忠烈夫人为妃。

4. 武则天时期骆宾王书写的那篇讨伐檄文的具体内容,最好是原文、文言

伪临朝武氏者〔1〕,性非和顺,地实寒微〔2〕。

昔充太宗下陈〔3〕,曾以更衣入侍〔4〕。洎乎晚节〔5〕,秽乱春宫〔6〕。

潜隐先帝之私〔7〕,阴图 *** 之嬖〔8〕。入门见嫉,蛾眉不肯让人〔9〕;掩袖工谗〔10〕,狐媚偏能惑主〔11〕。

践元后于翚翟〔12〕,陷吾君于聚麀〔13〕。加以虺蜴为心〔14〕,豺狼成性,近狎邪僻〔15〕,残害忠良〔16〕,杀姊屠兄〔17〕,弑君鸩母〔18〕。

人神之所同嫉,天地之所不容。犹复包藏祸心,窥窃神器〔19〕。

君之爱子,幽之于别宫〔20〕;贼之宗盟〔21〕,委之以重任。呜呼!霍子孟之不作〔22〕,朱虚侯之已亡〔23〕。

燕啄皇孙,知汉祚之将尽〔24〕;龙漦帝后,识夏庭之遽衰〔25〕。 敬业皇唐旧臣,公侯冢子〔26〕。

奉先君之成业〔27〕,荷本朝之厚恩。宋微子之兴悲〔28〕,良有以也〔29〕;桓君山之流涕〔30〕,岂徒然哉!是用气愤风云,志安社稷。

因天下之失望,顺宇内之推心〔32〕,爰举义旗〔33〕,誓清妖孽。南连百越〔34〕,北尽三河,铁骑成群,玉轴相接。

海陵红粟,仓储之积靡穷;江浦黄旗,匡复之功何远?班声动而北风起,剑气冲而南斗平。喑呜则山岳崩颓,叱咤则风云变色。

以此制敌,何敌不摧;以此攻城,何城不克! 公等或家传汉爵,或地协(xie)周亲,或膺重寄于爪牙,或受顾命于宣室。言犹在耳,忠岂忘心?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倘能转祸为福,送往事居,***立勤王之勋,无废旧君之命,凡诸爵赏,同指山河。

若其眷恋穷城,徘徊歧路,坐昧先机之兆,必贻后至之诛。 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5. 求 旧唐书 新唐书 有关武则天部分 原文+翻译

卷六 本纪第六 ◎则天皇后 则天皇后武氏,讳曌,并州文水人也。

父士彟,隋大业末为鹰扬府队正。高祖行军于汾、晋,每休止其家。

义旗初起,从平京城。贞观中,累迁工部尚书、荆州都督,封应国公。

初,则天年十四时,太宗闻其美容止,召入宫,立为才人。及太宗崩,遂为尼,居感业寺。

大帝于寺见之,复召入宫,拜昭仪。时皇后王氏、良娣萧氏频与武昭仪争宠,互谗毁之,帝皆不纳。

进号宸妃。永徽六年,废王皇后而立武宸妃为皇后。

高宗称天皇,武后亦称天后。后素多智计,兼涉文史。

帝自显庆已后,多苦风疾,百司表奏,皆委天后详决。自此内辅国政数十年,威势与帝无异,当时称为"二圣"。

弘道元年十二月丁巳,大帝崩,皇太子显即位,尊天后为皇太后。既将篡夺,是日自临朝称制。

庚午,加授泽州刺史、韩王元嘉为太尉,豫州刺史、滕王元婴为开府仪同三司,绛州刺史、鲁王灵夔为太子太师,相州刺史、越王贞为太子太傅,安州都督、纪王慎为太子太保。元嘉等地尊望重,恐其生变,故进加虚位,以安其心。

甲戌,刘仁轨为尚书左仆射,岑长倩为兵部尚书,魏玄同为黄门侍郎,并依旧知政事。刘齐贤为侍中,裴炎为中书令。

嗣圣元年春正月甲申朔,改元。 二月戊午,废皇帝为庐陵王,幽于别所,仍改赐名哲。

己未,立豫王轮为皇帝,令居于别殿。大赦天下,改元文明。

皇太后仍临朝称制。庚午,废皇太孙重照为庶人。

太常卿兼豫王府长史王德真为侍中,中书侍郎、豫王府司马刘祎之同中书门下三品。 三月,庶人贤死于巴州。

夏四月,滕王元婴薨。改封毕王上金为泽王,葛王素节为许王。

丁丑,迁庐陵王哲于均州。闰五月,礼部尚书武承嗣同中书门下三品。

秋七月,突厥骨咄禄、元珍寇朔州,命左威卫大将军程务挺拒之。彗星见西北方,长二丈余,经三十三日乃灭。

九月,大赦天下,改元为光宅。旗帜改从金色,饰以紫,画以杂文。

改东都为神都,又改尚书省及诸司官名。初置右肃政御史台官员。

故司空李绩孙柳州司马徐敬业伪称扬州司马,杀长史陈敬之,据扬州起兵,自称上将,以匡复为辞。冬十月,楚州司马李崇福率所部三县以应敬业。

命左玉钤卫大将军李孝逸为大总管,率兵三十万以讨之。杀内史裴炎。

丁酉,追削敬业父祖官爵,复其本姓徐氏。十二月,前中书令薛元超卒。

杀左威卫大将军程务挺。 垂拱元年春正月,以敬业平,大赦天下,改元。

刘仁轨薨。三月,迁庐陵王哲于房州。

颁下亲撰《垂拱格》于天下。夏四月,内史骞味道左授青州刺史。

五月,秋官尚书裴居道为内史,纳言王德真配流象州,冬官尚书苏良嗣为纳言。诏内外文武九品已上及百姓,咸令自举。

是夏大旱。二年春正月,皇太后下诏,复政于皇帝。

以皇太后既非实意,乃固让。皇太后仍依旧临朝称制,大赦天下。

初令都督、刺史并准京官带鱼。 三月,初置匦于朝堂,有进书言事者听投之,由是人间善恶事多所知悉。

夏四月,岑长倩为内史。六月,苏良嗣为文昌左相,天官尚书韦待价为文昌右相,并同凤阁鸾台三品。

右肃政御史大夫韦思谦为纳言。三年春正月,封皇子成义为恒王,隆基为楚王,隆范为卫王,隆业为赵王。

二月,韦思谦请致仕,许之。夏四月,裴居道为纳言,夏官侍郎张光辅为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庚午,刘祎之赐死于家。秋八月,地官尚书魏玄同检校纳言。

四年春二月,毁乾元殿,就其地造明堂。山东、河南甚饥乏,诏司属卿王及善、司府卿欧阳通、冬官侍郎狄仁杰巡抚赈给。

夏四月,魏王武承嗣伪造瑞石,文云:"圣母临人,永昌帝业。"令雍州人唐同泰表称获之洛水。

皇太后大悦,号其石为"宝图",擢授同泰游击将军。 五月,皇太后加尊号曰圣母神皇。

秋七月,大赦天下。改"宝图"曰"天授圣图",封洛水神为显圣,加位特进,并立庙。

就水侧置永昌县。天下大酺五日。

八月壬寅,博州刺史、琅邪王冲据博州起兵,命左金吾大将军丘神绩为行军总管讨之。庚戌,冲父豫州刺史、越王贞又举兵于豫州,与冲相应。

九月,命内史岑长倩、凤阁侍郎张光辅、左监门大将军鞠崇裕率兵讨之。丙寅,斩贞及冲等,传首神都,改姓为虺氏。

曲赦博州。韩王元嘉、鲁王灵夔、元嘉子黄国公撰、灵夔子左散骑常侍范阳王蔼、霍王元轨及子江都王绪、故虢王元凤子东莞公融坐与贞通谋,元嘉、灵夔自杀,元轨配流黔州,撰等伏诛,改姓虺氏。

自是宗室诸王相继诛死者,殆将尽矣。其子孙年幼者咸配流岭外,诛其亲党数百余家。

十二月己酉,神皇拜洛水,受"天授圣图",是日还宫。明堂成。

永昌元年春正月,神皇亲享明堂,大赦天下,改元,大酺七日。三月,张光辅为内史,武承嗣为纳言。

夏四月,诛蒋王恽、道王元庆、徐王元礼、曹王明等诸子孙,徙其家属于巂州。五月,命文昌右相韦待价为安息道大总管以讨吐蕃。

六月,令文武官五品已上各举所知。秋七月,纪王慎被诬告谋反,载以槛车,流于巴州,改姓虺氏。

韦待价坐迟留不进,士卒多饥馑而死,配流绣州。八月,左肃政御史大夫王本立同凤阁鸾台三品。

辛巳,诛内史张光辅。九月,纳言魏玄同赐死于家。

冬十月,春官尚书范履冰、凤阁侍郎邢文伟并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改羽林军。

6. 武则天“禁屠”趣事:如何让老百姓不吃肉

中国古代帝王中,不少人颇有佛缘,女皇武则天便是其中一位。

武则天推崇佛教的目的,是想把佛教当作自己登上权力顶峰的思想武器。她一当上皇帝,便宣布“释教开革命之阶,升于道教之上”。

除划拨专款大修寺庙,大造佛像,大量翻译佛经外,还多次用行政手段掀起全民崇佛的热潮。在强制性的全民崇佛运动中,有一道禁杀牲畜、禁捕鱼虾的命令,曾闹出了不少趣闻。

不杀生是佛教五戒之一,是佛门弟子基本的行为准则。但不准普通老百姓吃肉,实施起来无疑有很大难度。

为了查验禁屠令的执行效果,武则天特命宰相娄师德下基层巡视。宰相视察工作,基层官吏自然要设宴接待。

宴席上,首先送上来的是一盆羊肉。基层官吏解释说:这羊不是我们杀的,是狼咬死的。

既然是狼咬死的,吃了当然不算犯禁。接着送上来的是一盘鱼。

基层官吏又声明:这鱼也是狼咬死的。娄师德一听喷饭大笑:你咋这么笨呢,应该说这鱼是水獭咬死的才对。

欢笑声中,美味佳肴很快成了腹中之物。 由于“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武则天的禁屠令在基层的执行状况估计不会太理想。

事实上,古往今来的任何一项政令,如果不得人心,最终结局必定是草草收场。后来,武则天大约也觉得这个禁令有点过分,因而在处理违禁案例时,对当事人十分宽容。

左拾遗张德的妻子生了一个男孩,便偷偷地杀了一头羊宴请宾客。其中有个叫杜肃的人,饱吃一顿羊肉之后,居然写了一纸状文向皇帝告发张德。

第二天上朝时,武则天对张德说:“你妻子生了一个男孩,可喜可贺啊。”张德向武则天拜谢。

武则天又道:“可是羊肉从哪里弄到的呢?”张德赶紧叩头连称死罪。武则天道:“我禁止宰杀牲畜,是吉是凶难以预测。

可是你邀请客人,也该有选择地交往。无赖之人,不能一起聚会。”

然后拿出杜肃的状文给他看。杜肃卖友求功不成,反遭奚落,吓得直冒冷汗。

武则天显然认为杜肃出卖朋友事大,而张德违犯禁屠令事小。由此可见,连武则天自己后来都不把禁屠令当回事了。

还有一桩趣事。一天,洛阳定鼎门外翻了一辆草车,藏在草车上的两只被杀的羊顿时露了馅。

这无疑犯了禁屠令。目睹此事的护门人立即将线索报告御史彭先觉。

彭先觉可能晚来了一步,没能抓到拉草车的人,便想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他上书给皇帝说:“合宫尉刘缅专门管理屠宰之事,他没有觉察到这件事,应罚他吃一顿棍棒,羊肉则可送给尚书省的官员们吃。”

刘缅听说后很是害怕,赶紧做了一条加厚的裤子等着打 *** 。没想到,第二天武则天在彭先觉的奏疏上批示:“御史彭先觉奏请杖打刘缅的意见不妥。

羊肉应给刘缅吃。”消息传开,满朝官员皆拍手称快,只有彭先觉羞惭不已。

(谢志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