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学科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
它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结合体;
它指向过程,关注学生在其培养过程中的体悟,而非结果导向;
同时,核心素养兼具稳定性与开放性、发展性,是一个伴随终生可持续发展、与时俱进的动态优化过程,是个体能够适应未来社会、促进终生学习、实现全面发展的基本保障。
1.在目标上,核心素养的概念指向的是对“教育应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问题的回答
由于它的范畴超越了行为主义层面的能力,涵盖态度、知识与能力等方面,因此体现了全人教育的理念,契合国传统文化“教人成人”或“成人之学”的特色育人观,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 的教育质量根本标准一致,有利于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完成党的十八大报告所提出的“立德树人”的教育工作根本任务。
2.在性质上,核心素养是所有学生应具有的***同素养,是最关键、最必要的***同素养
每个人在终生发展中都需要许多素养,以应对各种生活的需要,这些所有人都需要的***同素养可以分为核心素养,以及由核心素养延伸出来的其他素养,其中,最关键、最必要且居于核心地位的素养就称之为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代表了个体普遍应达到的***同必要素养,代表应该达成的最低***同要求,是每个个体都必须学会获得的不可或缺的素养。
正因如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欧盟、经合组织等国际组织以及世界教育发达国家都十分强调核心素养的教育价值,把以核心素养为核心的未来课程作为进行课程改革的重要议题,通过核心素养的建构来优化教育改革的质量。
3.在内容上,核心素养是知识、技能和态度等的综合表现
“素养”一词的含义比“知识”和“技能”更加宽广。
“知识”与“技能”主要涉及具体学科领域的知识,或者具有“听”“说”“读”“写”“算”等基本技能,而素养指向的则并不是某一学科知识,它既包括传统的教育领域的知识、能力,又包括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因此,核心素养是一个复杂的结构,其所涉及的内涵并非单一维度,而是多元维度的。
核心素养不仅仅是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情感、态度、知识、技能的综合表现。
这一超越知识和技能的内涵,可以矫正过去重知识、轻能力、忽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偏失,更加完善和系统地反映教育目标和素质教育理念。
4.在功能上,核心素养同时具有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素养”一词的功能超出了“职业”和“学校”的范畴,核心素养的获得可以使学生升学或更好地进行未来的工作,但是素养的功能不仅仅包括升学和就业,素养的获得是为了使学生能够发展成为更为健全的个体,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变化,为终生学习、终生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且能够达到促进社会良好执行的目的。
因此,核心素养同时具有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是对个人和社会都具有积极意义的重要素养。
5.在培养上,核心素养是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上,综合后天环境的影响而获得的,可以通过接受教育来形成和发展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欧盟等把教育过程中的素养界定为通过学习而来,即使某些素养存在先天潜能的发展,这些素养也必须是可教、可学的,需要通过有意识的教育过程进行培养,经过学生的学习积累获得。
因此,核心素养主要是后天学习的结果,可以通过各教育阶段的课程设计与教学实施加以培养。
培养的过程侧重学生的自主探究和自体验,更多地依靠学生自身在实践中的摸索、积累和体悟,是个体认知与元认知建构的过程,是在外界引导下的自发展、自超越、自升华的过程。
6.在评估上,核心素养需结合定性与定量的测评指标进行综合评价
核心素养具有可教、可学的外显部分,同时也存在无声、无形但可感、可知的内隐部分。
前者能够在特定的情境下通过一定的方式表现出来,因此能够有效地对其进行定量的测评;
而后者则偏向于一种潜移默化的隐性渗透过程,需以定性、形成性评价的方式进行评估,强调对核心素养形成过程的高度关注,关注个体在此过程中的感受与体悟。
7.在架构上,核心素养应兼顾个体与文化学习、社会参与和自发展的关系
各国在核心素养选取时都涉及文化学习领域、个体自发展领域和社会参与互动领域。
这三大领域具有较大的普遍性与概括性,基本能够涵盖多个发达国家所提出的核心素养内容,反映了个体与自、社会和文化的关系。
8.在发展上,核心素养具有终生发展性,也具有阶段性
核心素养是所有人都应该具备的素养,每个人都需要不断发展,但其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具有终生的连续性。
最初在学校中培养,随后在一生中不断发展完善。
另一方面,核心素养发展的连续性并不否认其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点。
核心素养在个体不同人生阶段中的着重点有所不同,不同教育阶段(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等)对某些核心素养的培养也存在不同的敏感性,即一些核心素养在特定的教育阶段可能更容易取得良好的培养效果,这为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了有利条件。
9.在作用发挥上,核心素养的作用发挥具有整合性
核心素养的整体特性不仅决定了其学习获得具有系统性,也决定了它们可以在实践应用中相互交叉与整合,***同发挥价值。
这对于教育教学的启示是,核心素养的功能是整合性的,每个核心素养都具有独特的重要价值,不存在孰轻孰重的问题,需要基于情境进行整合性的作用发挥,不能单独地进行价值比较。
如何理解美术核心素养在孔新苗看来,美术师资力量不足的“历史问题”已经成为过去,眼下的美术教育也是一种“供给侧改革”,需要在课程内容、课程平台、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的制度建设上与国家提倡的“立德树人”紧密结合,需要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如何理解把握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如何关注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意义 回答如下: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就是为人类社会长远发展做好树人的工作,树什么样的人,以什么样的标准来树人?这是教育,也是社会的一个永恒话题。
教育和树人必须要谈学生的核心素养,除了理想、信念和道德思想之外,儿童的发展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要求。儿童在成长过程当中,在不同的年龄段,需要设计各种不同型别的教育,在这个过程逐步形成了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这就是我们讲的儿童核心素养。
这些核心素养是通过学科课程的学习,在某个领域或跨领域的学习,通过学生在教育过程当中的社会实践、动手实践、技术实践等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的。
学生在学科学习过程当中,形成了与学科特性相关的核心素养,我们现在也把它称之为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我们在修订高中教育课程当中,提到了一些核心素养,比如在高中课程当中应该培养学生具备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制意识、公***参与这样的核心素养。在语文课当中,就提出了语文的素养,包括语言的建构和应用、思维的发展、文化传承与理解这样的核心素养。在体育课程当中,提出的是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等核心素养………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强调的是跨学科的综合能力,强调知识、能力和态度的综合,具有综合性和整体性。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关注学生适应当今与未来发展的最关键的一种素养。
学生的发展素养强调经过学生后天的学习,可以教、可以学、也可以进行评价,评价也是可以对一个人的核心素养进行分级的,现在我们正在向这个目标努力。
今天我们在这里讨论儿童财经素养教育,其实从小学到高中不同年龄段,在相应的学科课程当中,都有与儿童及青少年财经素养相关的一些要求和案例,比如说在品德与生活课程教育当中,要求掌握生活必需的基本技能,要了解消费活动和人类生活的关系。在历史与社会的课程当中,要归纳自己在生活情趣和价值的差异。在高中选修课程当中,有信用与金融的模组等。今天我们也讨论未来人的发展有哪些核心素养应该在课程当中渗透进行的,渗透到什么程度,我觉得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大家!
如何理解把握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心得心得体会怎么写及范文
1、什么是“心得体会"
在参与社会生活与社会实践中,人们往往会产生有关某项工作的许多感受和体会,这些感受和体会不一定经过严密的分析和思考,可能只是对这项工作的感性认识和简单的理论分析。用文字的形式把这些心得表达出来,就是“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是一种日常应用文体,属于议论文的范畴。一般篇幅可长可短,结构比较简单。
2、心得体会的写法
心得体会的基本格式大致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I、标题
心得体会的标题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形式:在XX活动(或XX工作)中的心得体会,关于XX活动(或XX工作)心得体会(或心得)。
如果文章的内容比较丰富,篇幅较长,也可以采用双行标题的形式,大标题用一句精练的语言总结自己的主要心得,小标题是“在XX活动(或XX工作)中的心得体会”,例如:从小处着眼,推陈出新——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的心得
II、正文这是心得体会的中心部分
(1)开头简述所参加的工作(或活动)的基本情况,包括参加活动的原因、时间、地点、所从事的具体工作的过程及结果。
(2)主体由于心得体会比较多地倾向于在文章标题下署名,写作日期放在文章最后。
3、写作心得体会应注意的问题
(1)避免混同心得体会和总结的界限。一般来说,总结是单位或个人在一项工作、一个题结束以后对该工作、该问题所做的全面回顾、分析和研究,力求在一项工作结束后找出有关该工作的经验教训,引出规律性的认识,用以指导今后的工作,它注重认识的客观性、全面性、系统性和深刻性。在表现手法上,在简单叙述事实的基础上较多的采用分析、推理、议论的方式,注重语言的严谨和简洁。
心得体会相对来说比较注重在工作、学习、生活以及其他各个方面的主观认识和感受,往往紧抓一两点,充分调动和运用叙述、描写、议论和说明甚至抒情的表达方式,在叙述工作经历的同时,着重介绍自己在工作中的体会和感受。它追求感受的生动性和独特性,而不追求其是否全面和严谨,甚至在有些情况下,可以只论一点,不计其余。
(2)实事求是,不虚夸,不作假,不无病 *** 。心得体会应是在实际工作和活动中真实感受的反映,不能扭捏作态,故作高深,更不能虚假浮夸,造成内容的失实。
(3)语言简洁,生动。心得体会在运用简洁的语言进行叙述、议论的基础上,可以适当地采用描写、抒情及各种修辞手法,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如何理解语文核心素养阅读理解具体分析如下: 从逻辑上来讲,“语文核心素养”既可是语文素养的下位概念,也可是核心素养的下位概念。相对前者来说是突出“核心”二字,即指语文素养的核心;相对后者来说是强调“语文”这门学科。在目标上,核心素养的概念指向的是对“教育应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问题的回答。在性质上,核心素养是所有学生应具有的***同素养,是最关键、最必要的***同素养。在内容上,核心素养是知识、技能和态度等的综合表现。在功能上,核心素养同时具有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在培养上,核心素养是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上,综合后天环境的影响而获得的,可以通过接受教育来形成和发展。在评估上,核心素养需结合定性与定量的测评指标进行综合评价。
如何理解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和现实意义
历史既指人类社会过去发生的一切,又指人们对前者的还原与解释。前者一去不可复返,后人无法通过实验的方法予以重现。因此,人们所能做到的,只是根据历史的遗址遗存,尽可能真实和完整地重新构建起历史的原貌。这种重构的努力,即历史学。它既可能与真实相距甚远,又可能无限接近真实,但永远无法和过去画上一个等号。这就提醒我们,在重构的过程中,人们要常怀谦卑之心。
核心素养的理解 英语核心素养怎么理解“核心素养”这个概念舶来于西方,英文词是“Key ompetencies”。“Key”在英语中有“关键的”、“必不可少的”等含义。“Competencies”也可以直译为“能力”,但从它所包含的内容看,译成“素养”更为恰当。简言之,“核心素养”就是“关键素养”。
要理解核心素养这一概念,把握核心素养的本质,需要关注以下几点:
第一,核心素养是“关键素养”,不是“全面素养”。
第二,核心素养要反映“个体需求”,更要反映“社会需要”。
第三,核心素养是“高阶素养”,不是“低阶素养”,甚至也不是“基础素养”。
第四,核心素养要反映“全球化”的要求,更要体现“本土性”的要求。
如何培养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化学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化学认知活动中发展起来并在解决与化学相关问题中表现出来的关键素养,反映了学生从化学视角认识客观事物的方式与结果的水平。
这一素养不仅体现了学生从化学视角对 客 观事物能动反映方式,而且反映了学生对客观事物能动反映的结果。因此,化学核心素养同时具有指向认知结果的“结果属性”和指向认知过程的“过程属性”。
《如何培养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语言能力就是用语言做事的能力,涉及语言知识、语言意识和语感、语言技能、交际策略等等;思维品质是思考辨析能力,包括分析、推理、判断、理性表达、用英语进行多元思维等活动。文化意识重点在于理解各国文化内涵,能理解并尊重文化差异。学习能力主要包括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交际策略和情感策略。
(一)选题背景
1.政策需求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就提出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等基本理念,这些都与英语教学的核心素养相契合,结合小学生的实际差异,要将这些理念贯穿进现在的教学活动中,小学英语教师应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结合每个课程的目标,对现有单一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变革。
2.现实意义
现阶段的教学方式更多注重的是应试能力,对于国外思维、国外文化的教学较少,对于语言的输出、学习方法的培养力度不够。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试能力强,可是却忽略了语言最基本的功能——交流,以致最终学习的成果尴尬。学生不能学以致用,这样的教学与现实社会是脱节的,会影响学生英语学习观的形成,也失去了语言学习的初衷。因此教学方式的变革尤为重要。
(二) 研究意义
教学方式变革是现在教育大环境下的必然,现在教育呼吁改革,尤其是课堂改革,改变原有的应试教育模式,真正将教育的意义体现出来。我们每一个教师都有责任和义务参与进来,这将极大的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提升教师的课堂效果,提高教师本身的核心竞争力
1.提高学生语言能力,语言最基本的功能就是交流,学生能够将学习的知识进行整合并且输出,能极好的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2.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每个国家的历史、社会、秩序、人文关系都是不一样的,这样直接决定每个国家的思维方式不一样,学生多接触外国思维,更加有利于学生学习一门语言。
3.形成优秀的文化品格,各地文化差异不同,为人处事、接待事物的方式就会有所差异,所以在小学阶段,多介绍国外文化,扩宽学生的眼界,更加有利于学生对一门语言的理解。
4.培养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方式的培养远远比死学知识来的重要,提高学习能力,学生可以利用空闲时间进行更进一步的学习,这些可能会比学校学习的知识更加实用。
优秀的学习成绩应该是良好的核心素养培养下的产品,而不是应试教育枷锁下痛苦的产物。
二、现阶段核心素养要求下小学英语的现状
(一)学生口语能力不够
在小学英语新课标中明确,强调对学生听、说、读、写四方面的培养。但是目前体制下的英语教学强调了听与写,而忽略了对口语的培养,学生对于口语交际的意识也很薄弱。殊不知在口语交际的过程中,学生对于所学的知识已经进行了一个梳理和整合,这是对于语言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另外,目前英语的教学缺少口语训练的环境。语言的交际能力是在不断的运用过程中提高的,仅仅靠老师课堂上的互动是不够的,家庭、社会等环境也是很关键的。
(二)忽略文化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
每一种语言的形成都跟这个国家的文化、经济发展水平、人文历史有关,语言与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络。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传播依靠语言。文化意识的培养是外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了解国外文化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学生理解知识点,以及提高学生的阅读与交际能力。小学生对国外文化的了解很大程度来源于老师的教学,而且这些知识在课本上呈现的较少,这就很容易造成忽略文化的现状。
(三)忽略英汉思维的差异性
汉语与英语在表达方式、思维方式上是有很大差异的。最直观的一个反映就是句子的基本构造不同,汉语一般从人的角度出发,而英语的出发角度一般比较客观。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习惯还没有完全形成,学生会用定向思维去学习知识点,这都会影响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交流能力。
(四)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弱
中国传统教育更多的偏向老师的“教”,学生的学习无形之中就处于被动地位了。很多学校会因为学生年龄小的缘故而不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这样的做法是有失妥当的。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中心都应该是学生,忽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是课堂主人的愿想就难以实现。
三、小学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方向及方法
(一)尊重语言的双向性,鼓励学生进行交流。
语言最基本的功能就是交流,因此老师特别要注意输出的过程。
1.老师实用恰当的课堂用语。教师用好课堂用语,无形之中就给学创设了一种语言学习的环境。让学生真实感受如何用语言进行交际、体会语言交际的趣味性和意义性,对语言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2.多鼓励学生开 *** 流,消除他们学习英语口语学习的胆怯情绪,帮助形成敢说、爱说的英语学习局面。尤其是对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