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真人,庄子在道教中的尊称。庄子姓庄,名周,字则不见于先秦诸书(唐代成玄英《庄子疏》说「字子休」,不知何据。陆德明《经典释文?庄子叙录》自注说:「太史公云,字子休。」但《史记》本传中并无此语,故庄周的字可能已失传,成、陆之说不可靠),约生活于西元前369-前286年间,乃战国时期道家的重要代表。「子」是对有德望之人的尊称,古人称老师为「子」,「庄子」一名显然是其后学对庄周的敬称。庄子是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一说为梁国蒙县人),曾做过当地的漆园小吏,后弃官归隐,著述立言。据说当时齐楚两国国君都曾重金礼聘他出来为相,却遭到他的拒绝。根据有关学者们的研究成果,梁时《庄子》已有「南华」之称,有时「南华」也代指庄子本人。道教中对「南华」一词有不同的解释,如唐代道士成玄英认为是因庄子「师长桑公子,受号南华仙人」,「南华」应是庄子的专用道名。北宋陈景元认为有「离明英华、发挥道妙也」的含意。南宋时有人认为如同南极、东华等一样,均为神仙洞府的名称。「真人」是指修真得道的仙人,首见于《庄子?天下篇》将关尹、老聃称为「古之博大真人」,汉晋以后逐渐被神格化,唐代以后的使用则较为氾滥。唐初,庄周被称为南华仙人,其后随着《庄子》一书被统治者奉为《南华真经》,庄子也被授予了「南华真人」的称号。宋徽宗时,又追封庄周为「微妙元通真君」。反映其思想的《庄子》一书,多采用寓言故事,寓理于事,想像奇特丰富,情致滋润旷达,给人以超凡脱俗与崇高美妙的感受。
参考文献 胡孚琛主编:《中华道教大词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