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文言文中“为”的所有解释
为 释义 wéi①做;干.《为学》:“天下事有难易乎?之,则难者亦易矣.”②发明;制造;制作.《活板》:“庆历中,有布衣毕升,活板.”③作为;当作.《公输》:“子墨子解带~城,以牒~械.”④成为;变成.《察今》:“向之寿民,殇子矣.”⑤是.《出师表》:“宫中府中,一体.”⑥治;治理.《论积贮疏》:“安天~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惊者?”⑦写;题.《伤仲永》:“即书诗四句,并自~其名.”⑧以为;认为.《鸿门宴》:“窃~大王不取也.”⑨叫做;称做.《陈涉世家》:“号~张楚.”⑩对待.《鸿门宴》:“君王~人不忍.”⑾算作;算是.《肴之战》:“秦则无礼,何施之~”⑿担任.《鸿门宴》:“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相.”⒀对付.《鸿门宴》:“今者出,未辞也,之奈何.”⒁表示被动.《韩非子?五蠹》:“兔不可复得,而身~宋国笑.”⒂如果;假如.《战国策?秦策》:“秦~知之,必不救矣.”⒃用在句中,起提前宾语的用;用药尾,表示感叹或疑问.《苏武》:“何以汝~”《鸿门宴》:“如今人方~刀俎,鱼肉.”。
2. 文言文两则中的“惟”是什么意思惟(wéi)[动]
⑴ 形声。字从心,从隹(zhuī),隹亦声。“隹”意为“鸟头”、“锐头”、“尖头”。“心”与“隹”联合起来表示“心尖起来”(心像鸟头一样形成了尖头,有了明确指向)。本义:心思集中于一点。转义:用为副词,相当于“仅”、“只”。英译为on(e)ly
⑵ 同本义think
惟,凡思也。——《说文》
臣窃惟事势。——贾谊《治安策》
吾惟之,坚子固不足遣。——《汉书·张良传》
⑶ 又如:惟思(思虑);惟度(思考忖度);惟念(思念;考虑)
⑷ 为,是be
万邦黎献,***惟帝臣。——《书·益稷》
不变惟何。——英赫胥黎著、严复译《天演论》
⑸ 有have
相亦惟终。——《礼记》
⑹ 听从,随从obey
大国苟不以为然也,则亦惟命耳。——刘献廷《广阳杂记》
⑺ 又如:惟惟(听从顺服的样子)
⑻ 愿,希望hope
若草庵见毁一节,成功之后,万惟留心。——《英烈传》
⑼ 又如:惟所欲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任意而为)
⑽ 在于lie in
德惟善政,政在养民。——《书·大禹谟》
副词
惟(wéi)[副]
⑴ 用来限定范围,相当于“只有”、“只是”only
惟明克允。——《书·舜典》
惟士为能。——《孟子·梁惠王上》
惟闻女叹息。——《乐府诗集·木兰诗》
惟吾德馨。——唐·刘禹锡《陋室铭》
惟有乳下孙。——杜甫《石壕吏》
惟手熟尔。——宋·欧阳修《归田录》
惟送死可以当大事,长公(袁可立子袁枢)无愧斯语矣。——明 陈继儒《大司马节寰袁公家庙记》
夫植物之中,禀真刚之气者,惟松为独多。——明·宋濂《看松庵记》
惟,独也。常语也。或作唯、维。——清·王引之《经传释词》
⑵ 又如:惟一惟精(精诚专事,毫无杂念);惟义是从(只要有道理就坚决服从);惟口起羞(谓言语不慎,招致羞辱);惟利是求(一心为利,别的什么都不顾);惟精惟一(精纯专一)
⑶ 表示动作、行为的重复,相当于“又”again。如:惟新(更新)
⑷ 相当于“犹”、“还”still
惟,犹犹也。——裴学海《古书虚字集释》
连词
惟(wéi)[连]
⑴ 表示并列关系,相当于“与”、“和”and
告尔四国多方,惟尔殷侯尹民。——《书·多方》
⑵ 表示顺承关系,相当于“则”then
德威惟畏,德明惟明。——《书·吕刑》
⑶ 表示让步关系,相当于“即使”、“虽然”even if
惟信亦为大王不如也。——《史记·淮阴候列传》
介词
惟(wéi)[介]
由于,以because
亦惟汝故,以丕从厥志。——《书·盘庚中》
助词
惟(wéi)[助]
⑴ 用在年、月、日之前
惟二月既望(既望:农历每月十六日)
⑵ 用于句首,无实义
惟士无田,则亦不祭。——《孟子》
⑶ 用在句中,起调整音节的作用
无疆惟休,亦无疆惟恤。——《召诰》
3. 以人为镜文言文《以人为镜》文言文
郑文贞公魏征寝疾,上遣使者问讯,赐以药饵,相望于道。
又遣中郎将李安俨宿其第,动静以闻。上复与太子同至其第,
动静以闻。上复与太子同至其第,指衡山公子欲以妻其子叔玉。
戊辰 ,征薨,命百官九品以上皆赴丧,给羽葆鼓吹,陪葬昭陵。
其妻裴氏曰:“征平生俭素,今葬以一品羽仪,非亡者之志。”
悉辞不受,以布车载柩而葬。上登苑西楼,望哭尽哀。上自制碑文,
并为书石。上思征不已,谓侍臣:“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
已为你解答,希望能帮到你, 回答不易. 如果满意,
请采纳我的答案,谢谢。还可以轻轻点个赞哦,谢谢!
4. 文言文《惟仁是亲》翻译
将奈其士众何?
——该拿那些商朝的士人和百姓怎么办?
惟仁是亲。
——亲近仁爱的人。
这是一个宾语前置句,即“惟亲仁”,就是“亲近仁爱的人”。成语有“唯命是从”“唯你是问”“唯利是图”等均是。
问题
武王是一个尊重士人君子、爱护百姓的君主,是一个既仁爱而又有德行的人。
原文
惟仁是亲
武王克殷,召太公而问曰:“将奈其士众何?”太公对曰:“臣闻爱其人者兼屋上之乌憎其人者恶其余胥。”咸刈厥敌,使靡有余,何如?王曰:“不可!”太公出,邵公入,王曰:“为之奈何?”邵公对曰:“有罪者杀之,无罪者活之,何如?”王曰:“不可!”邵公出,周公入,王曰:“为之奈何?”周公曰“使各居其宅.田其田.无变旧新,惟仁是亲。贵族有过,在纣一人。”王曰:“善。”
(刘向《说苑》)
译文
武王打败了商朝,召见姜太公,问他:“该拿那些商朝的士人和百姓怎么办?”太公回答:“我听说喜欢那个人,同时会喜爱他房上的乌鸦,憎恨那个人,会连带厌恶他的篱笆,全部把他们杀掉,不留活的,怎么样?”武王说:“不行。”太公出去后,邵公进见,武王问:“你看怎么办?”邵公回答说:“把有罪的杀掉,无罪的让他活着,怎么样?”武王说:“不行。”邵公出去后,周公进见。武王问;“你看该怎么办?”周公说:“让他们各自居住自己的家里,种自己的田,不要因为旧朝新臣而有所改变,亲近仁爱的人。贵族有过错,责任在纣一个人身上。”武王说:“好啊!”
5. 文言文中的“惟”和“唯”怎么区别唯:<;象>;形声。本义:急声回答声
<;副>;只有,只是
以,因为
<;连>;虽然,纵使
<;助>;表示肯定
用于句首,无实义
惟:<;动>;形声。本义:思考;思念
<;副>;只有,只是
表示动作、行为的重复,相当于“又”
相当于“犹”、“还”
用在句首,表希望、祈使
<;连>;表示并列关系,相当于“与”、“和”
表示顺承关系,相当于“则”
表示让步关系,相当于“即使”、“虽然”
<;介>;由于,以
惟独:就单单的意思
唯独:
具有在其他人中所不能找到的根本特点的
排除任何他人或他物的;再没有别的人或别的东西的
唯独他到达了
单单;只有
古汉语虚词词典中:
唯,可用作副词、连词、助词。先秦时已有用例,后一直沿用于文言中。现代汉语书面语也使用。
惟,可用作副词、连词、助词。先秦已普遍使用,后一直沿用于文言中。
《说文》中对两个字的本意解释:(可以看最前面的词霸上找的内容.)
“唯,诺也。”
“惟,凡思也。”
在字的本意上,二者是有差别的“唯”表一种应答,“惟”表示思考。
像“唯唯诺诺”就不能用“惟”。而且作为副词时“惟”没有表示“应答”的意思。
而“惟妙惟肖”就不能用“唯”
“唯”并不能完全取代“惟”,只是,在现代汉语中,用到只能使用“惟”的情况并不多
6. 唯 古文怎么解释这个具体要看例句的。常用的有:
1.形声。 读zhuī。急声回答声。
2.唯诺(应答;连 声应诺而不表异议)
3.副词。只有,只是。如:
唯北狄野心。——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唯余其一。——吴均《与朱元思书》
唯巨石岿然。——《吕氏春秋·慎行论》
4.以,因为。如:
唯无德也。——《国语·晋语》
冀之既病,则亦唯君故。——《左传》
5.表示希望、祈使。如:
唯大王与群臣熟计议之。——《史记》
6.表示听任、任随。如:
唯所纳之,无不如志。——《左传》
7.连词。虽然,纵使 。如:
弘、汤深心疾黯,唯天子亦不说也。——《史记》
8.助词,表示肯定 。如:
如地如天,何私何亲;如月如日,唯君之节。——《管子》
9.助词,用于句首,无实义。
唯求则非邦。——《论语·先进》
唯天子,受命于天。——《礼记·表记》
今乃立六国后,唯无复立者。——《汉书》
唯进修是急。——清· 刘开《问说》
唯师心自用。
唯道之所成。
参考百度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