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网 - 成语词典 - 成语典故的介绍

成语典故的介绍

成语典故的介绍如下:

成语典故指关于成语产生、形成、流传的故事传说。

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它既代表了一个故事典故,又是一种现成的话,很多又有比喻引申意义而被广泛引用。

成语典故篇1

典源出处《孟子·滕文公下》:“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使齐人傅之。’日:齐人傅之,众楚人咻(xiu)之,虽日挞而求其产也,不可得矣。引而置日:之庄岳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

释义用法有个楚国大夫希望他的儿子学会齐国话,一个齐国人来教他,许多楚国人却吵吵嚷嚷,从旁干扰。这样即便每天鞭打威逼,他也学不会齐国话。后用此典指环境不好,正面教导抵不过反面干扰;也指众口纷纭,妄加议论。

成语典故篇2

南北朝的时候,有一个人叫做沈庆之。沈庆之从小就非常会打仗,常常打胜仗回来,后来他被封为"建武将军”,专门负责防守边疆。

有一天,皇帝想要向北边扩展领土,沈庆之知道了,就极力阻止皇帝:“大王,这件事万万不可,您还记得以前几位将军向北边扩展领土失败的事吧!大王..”沈庆之不停地劝皇帝,皇帝觉得很烦,就对沈庆之说:“我不想听了,我叫别人来跟你说!

皇帝就找了左右两个文官来和沈庆之争辩,沈庆之无奈地对皇帝说:“大王,治理国家就像治理家一样,要讨论耕田的事就要找每天去耕田的工人,要问织布的事就要找织布的婢女。现在大王要去攻打其它的国家,却去找两个从来没打过仗的“自面书生”来商量,这场仗怎么会成功呢?

皇帝不耐烦地说:"你不要再说了,我决定的事是不会再改变了!”皇帝没有采纳沈庆之的意见最后当然打了个大败仗回来!后来,大家就用沈庆之说的."白面书生”用来形容年轻没有经验的读书人,只知道书本上的知识,不晓得实际应付事情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