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网 - 成语词典 - 大智如愚词典

大智如愚词典

是“呆若木鸡”,还是“大智若愚”

现代汉语中对“呆若木鸡”的解释是:呆得像木头做的鸡一样,形容人因为恐惧或惊讶而发愣的样子。例如“那个男孩呆若木鸡地站着,吓得连气都不敢喘。”

然而,“呆若木鸡”最初的含义和现在的用法没有丝毫关系,而是一个褒义词。“呆若木鸡”这个成语出自《庄子?达生篇》。原文是:

纪渻子为国君驯养斗鸡。十日而问:“鸡已乎?”曰:“未也,方虚憍而恃气。”十日又问,曰:“未也,犹应向景。”十日又问,曰:“未也,犹疾视而盛气。”十日又问,曰:“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故事讲的是,因为周宣王爱好斗鸡,一个叫纪子的人就专门为周宣王训练斗鸡。过了十天,周宣王问纪子是否训练好了,纪子回答说还没有,这只鸡表面看起来气势汹汹的,其实没有什么底气。又过了十天,周宣王再次询问,纪子说还不行,因为它一看到别的鸡的影子,马上就紧张起来,说明还有好斗的心理。又过了十天,周宣王忍耐不住,再次去问,但还是不行,因为纪子认为这只鸡还有些目光炯炯,气势未消。这样又过了十天,纪子终于说差不多了,它已经有些呆头呆脑、不动声色,看上去就像木头鸡一样,说明它已经进入完美的精神境界了。宣王就把这只鸡放进斗鸡场。别的鸡一看到这只“呆若木鸡”的斗鸡,掉头就逃。

“呆若木鸡”不是真呆,只是看着呆,实际上却有很强的战斗力,貌似木头的斗鸡根本不必出击,就令其他的斗鸡望风而逃。可见,雄心壮志飞扬跋扈固然是一种英雄豪情,然而,真正的勇者,是经历多年的磨炼而修成的“呆气”。 因此,这里所说的“呆”,是去除了浮躁与妄动的深厚定力,目光凝聚,身体与心理都内蕴了真纯的力量与气魄,在面对困境之时也能出奇冷静沉着。“呆”立不动,却可以让对手不战自败,这是一种境界,一种修为,一种超强的震慑力,更是久炼成钢的心灵的力量。当然“木鸡”也不是“空城计”,而是真正积蓄了可以激战的力量。只有凝聚力量而又心理素质过硬的人,最能立于不败之地。可能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勇若怯”吧。

现实中有一些人,是真正的老实人,他处变不惊,任何事情都能冷静处之。甚至别人欺骗他、耍弄他,也毫不知觉,仍然笑脸相迎、心安理得。其实,这样的人比那些聪明人活得要更好,更舒坦。聪明人戳穿了别人的谎言,自己生气,对健康不利;吵架就更不值得了。不如“呆”一些,一笑了之,对人对己都有利,何乐而不为呢?进一步说,明明看穿了别人的忽悠,却仍当做浑然不觉,故做糊涂不加理会,自得其乐,也许这就是“呆若木鸡”的最高境界吧。

生活当中真正要做到“呆”,并不那么容易,不是简单地养精蓄锐藏而不露,——有没有表面“呆”而内里强悍的底气,能不能“呆”到表里如一善始善终,敢不敢“呆”到不顾忌别人笑你呆骂你傻?所以想要自我锤炼达到“木鸡”境界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在成语词典里,对“呆若木鸡”的解释仍然是:呆得像木头做的鸡一样,形容人因为恐惧或惊讶而发愣的样子。说明这个成语误用已经趋向于“合法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