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消费市场中,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了追逐潮流,例如:名牌服装、高档化妆品、手机、电脑、数码产品等,使得许多大学生形成攀比心理,虽然大学生们出身于贫富不等的家庭,但他们无一例外基本上都是靠父母的资助完成学业。这样使很多家长不堪经济重负,纷纷喊累。大学生作为一个纯粹的消费者,一个月该花费多少钱,已经不仅仅是他个人的事情。时下,在许多大学里,已经开始弥漫一种攀比、奢侈之风,有些大学生的消费已高出自己的生活所需,但是看到许多同学打扮时髦,在攀比心的驱使下,她也开始买名牌服装。像高档手机,名牌衣物,有些上班族在买的时候还要慎重地考虑考虑的东西,有些大学生买这些东西竟然毫不犹豫。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在学校里不受委屈,希望自己的子女在学校里生活得更好一些或者有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因此,许多学生家长对子女的无理要求往往都听之任之,给学生的生活费用越来越多,家庭的负担也就越来越重。有的父母甚至要将每月的大部分工资收入支付给学生做“生活费”,可是这些父母并不知道自己的子女在学校都过着怎样的生活。大学生如此离谱的攀比消费观念实在让人担忧。
调查显示,大学生搭伴用餐成风,零食更是天天吃。另外,拥有电脑已经不再是大学生的一种“奢望”,电脑品牌的档次与功能的好坏则成了他们相互间攀比的重要内容。
再有,大学生普遍追求时尚,崇尚时髦,从头到脚尽显“气派”。调查显示:有48.6%的大学生表示喜欢自己购买服装;大多数学生表示自己注重服装的品牌,认为服装的品牌比较重要的学生占58.8%。
当被问及购买名牌服装和鞋子的原因时,大学生中认为品牌服装、鞋子质量比普通的好,穿着显得气派的占75.6%;而也有8.2%的学生是因为看到别人都买品牌产品,自己也不能掉价;13.5%的大学生感到不穿品牌产品会被人瞧不起;只有2.7%的学生回答是因为家中有钱消费得起,所以购买品牌服装。由此可见,部分大学生高消费的出发点在于效仿富裕人群的生活。
可见,互相攀比之风甚烈。他们为了拥有手机、电脑、MP3、电子词典等而绞尽脑汁,不惜任何代价。大学生的攀比之风,尤其令许多家在农村及低收入的家长们苦不堪言。其次,一些名目繁多的“人情”消费也让大学生不堪重负。目前在大学生消费中,种类繁多的这宴那会,令人应接不暇。比如今天生日,我请你;明天你获奖,你宴我,此外还有什么同学聚会、兴趣沙龙、考试过关……总之只要能找个理由,就聚在一起吃喝一番。殊不知这种礼尚往来的应酬,让许多大学生卯粮寅吃,成了“月光王子”和“月光女神”。还有,爱情消费在大学里也超前得惊人。
大学生把家长给的学费,拿去买手机、电脑、找女朋友……就是交学费没有钱。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大学老是催交学生的学费的一个不得不提及的原因了。有些大学生毫无理财概念,往往在每学期初就很快花光了半年的生活费用,以后只有靠借债度日。而有的甚至走上一些偷、骗等不该走的道路。
大学生中出现的过度消费现象有多种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三方面。
首先是家长纵容。近几年城市居民的收入不断提高,家庭条件日渐宽裕,许多家长主动购买和子女要求接近的物质,纵容子女追求物质享受。加上大学生活动量大,爱惜度差,他们的消费品易损坏等特点,使得家长们更趋向于选择高档的消费品,以期有质量保证。而面对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高消费问题,家长也有自己的苦衷。许多家长说,他们总认为自己小时候过着贫苦的生活,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再不能让子女和他们小时候一样受苦了。但令他们想不到的是,这种溺爱却无形中滋长了子女的高消费心理。其次,高消费现象可以归结为大学生的从众消费心理。“大学生自身思想的偏差、从众心理、摆阔心理、攀比心理和享乐心理,是导致大学生过度消费的又一主要原因。”现在的学生在一起很少探讨学业,也很少交流时事,他们谈论最多的内容就是明星、流行歌曲和时尚品牌。此外,在大学生高消费现象的背后反映出的是消费教育的滞后。目前,学校和家庭对学生消费缺乏正确的引导和教育,一些教师和家长甚至无形中助长了学生的高消费。
尚待合理消费引导
随着大学生过度消费现象的日益突出,学校和家庭的消费和理财教育显得格外重要,这不但关乎学生的行为习惯,还关乎其道德修养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合理引导大学生消费,使其形成合理、文明、健康和理性节约的消费理念和消费方式,尤为重要。
很多大学都规定学生不许携带手机等通讯工具进入教室,这样的规定确实从某种程度上约束了大学生的不良消费行为。但同时,有关专家建议,对大学生的高消费行为不妨“疏堵兼顾”。在明令禁止他们的某些行为的时候,不妨开展消费、理财方面的专题讲座和讨论,广泛倡导健康、文明、勤俭节约的消费理念,提倡适度消费,并积极培养学生对社会和他人的爱心,增强他们真善美的意识。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家长的溺爱为子女的攀比行为提供了经济基矗另外,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例如以金钱来作为衡量成功的标准,使缺乏辨别是非能力的子女形成了不良的价值观。张教授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当前中小学生高消费的心理:希望通过穿名牌而得到周围同学的认可,家境不好的学生以追求名牌来掩饰自己家境的贫寒。
学校、家庭应该引导学生合理消费,社会环境包括舆论导向尤其要注意,不要迁就和助长子女的拜金主义。
互相攀比的现象让子女们不能将精力完全放在学习方面,这种比吃、比穿的做法会越来越膨胀,家长们会感到承受不了,无论对大学生本身还是对家长都会造成心理压力。因此,要早培养子女艰苦奋斗的作风,抵制这种互相攀比的风气。
学校也应在这方面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大多数学校将如何消费这样的事,视为学生自己生活上的事,根本就不管。其实学校应针对学生开展消费道德及理财教育,在校园内形成良好环境,帮助大学生合理、适度消费。家长也要改变传统的子女观念,树立现代教育观念,从各方面培养子女的独立意识和成才理念。具体到子女的消费上,该严格的就要严格,该监管的就要监管。而更重要的还是大学生自己,应知作为自己父母亲的艰难,“一粥一饭来之不易”,对于超前消费,坚决说“不”,量力而行。把更多精力用在学习上去,掌握一身过硬的本领,为今后的人生道路扎扎实实打下基础。
下面的是恋爱报告。。
大学恋爱的普遍,是什么使得恋爱之火如此旺盛的燃遍校园呢?赞成者的看法分为以下几种:
多数的被调查者认为是因为学业压力不大,空闲时间太多,内心空虚寂寞,需要慰藉,引发了爱情。的确,进入大学后,摆脱了高中重压式的机械学习,时间变得随机而灵动,假如不擅长安排时间,就会感觉有了过多空闲,似乎无事可做。而且大学生活中,人际交往、学习考试等都可能给大学生造成身心压力。长期如此,内心的空虚日益加重,压抑开始充满心头。逃避痛苦是人的本能,而恋爱是建立一种比较亲密的关系,可以造成注意力的转移。
少数的同学则认为虚荣心有一定的关系。认为谈恋爱、有朋友,或被异性追求是有本领、有能耐,反之则是无能、落后、跟不上时代潮流的表现。如一个寝室的的大部分人多已经谈恋爱了,那剩下的人就会觉得自己很没面子,即使不怎么想找,也会随便找一个来满足自己。或看到他人的甜蜜想到自己的孤单,就会萌生恋爱的想法。
一部分的同学认为在大学中不谈恋爱便是对不起自己的大学时光。大学有三大事:谈恋爱、上网、逃课,认为没有经历过这些事的大学生根本不是真正的大学生。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了,到了该恋爱的时候了,他“恋爱”看作是人生必须完成的任务,对恋爱有一种使命感。
有的随缘者认为如果能遇到与自己有***同语言的,志同道合的人可以谈,可以爱。但是不会把“恋爱”看成一种任务,一种消遣的工具。并且在相处时,要掌握一个“度”,要及时调整好自己的控制力,使自己不沉迷于其中,因为在大学里,还有一个比恋爱更加重要的任务——学习。同时他们认为,“恋爱”是注重过程的,是享受过程中的酸甜苦辣,无所谓结局;认为有缘的爱情是一种神秘的,甜美的经历。本人也比较赞成这种观点
而只有个别的同学反对大学谈恋爱。他们认为在校园里恋爱,将来能生活在一起的概率很小,那样又何必浪费感情呢。而且恋爱是一种精神、物质双投入的工程,它既浪费时间、金钱,又磨损人的精力,且个人自由时空也会大大的缩小。认为谈了恋爱就多了一份牵挂,少了一份自由自在。况且在工作时,生活稳定了,好的人选也很多,那时再寻找也不迟。这些同学则把爱情看成一种累赘,一种浮华的物质。
而对于恋爱条件的选择,男女同学都把自己理想爱人的条件转向注重有内涵,注重人品,是普遍的一个大趋势。在本次调查中,男、女生均把“人品”作为了第一要素,而经济状况、身高等不再是择偶的主要因素。这反映了广大同学成熟的爱情心理。但其中,我们又可以看到男、女生的一些不同:对于相貌的要求,男生要高于女生不少;而对于知识能力的要求方面,女生又要比男生看中的多。
对于失恋的问题,被调查者绝大多数都认为顺其自然比较好,有大多数同学能够对自己自我调整,转移注意力,而有一部分的同学则认为自己不能很轻松得从失恋的阴影中走出来,甚至有小部分的人选择报复手段、自杀等一些不成熟的行为。
爱情是个古老而又永恒的话题,一直是大学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适当的爱情我们相信可以促进双方的学业,但我们要说的不要过度的沉溺在爱情的河流中,不要在热恋中迷失自己的前进方向,毕竟大学生活是我们学习专业技能的黄金时期,是决定我们未来方向的关键阶段,不能为了一时的快乐而把一生的幸福都抛弃了。对于爱情我们要始终保持一种平稳心,不能为了一时的不快,而做出令自身、对方、家人和社会伤心欲绝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