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网 - 成语词典 - 和尚的佛学名词

和尚的佛学名词

和,为三界统称。尚,乃至高无上的意思。“和尚”之称华藏世界只有释迦能称得,但后世确把比丘都称为和尚了,也许是因为释迦涅槃之后,在世比丘为世间第一福田的缘故吧。

和尚一词,纯由于西域语言的音转而来,在印度,通称世俗间的博士为“乌邪”,到了于阗国则称和社或和沙(Khosha),到了中国则译成了和尚(见寄归传及秘藏记本)。所以在印度的外道也有和尚及和尚尼的(杂阿含卷九.二五三及二五五等。)

和尚或和阇羯磨。疏云:自古翻译,多杂蕃胡,胡传天语,不得声实,故有讹僻。传云:和尚,梵本正名邬波遮迦。传至于阗,翻为和尚,传到此土,什师翻名力生。舍利 弗问经云:夫出家者,舍其父母生死之家,入法门中,受微妙法。盖师之力,生长法身,出功德财,养智慧命,功莫大焉。又和尚亦翻近诵,以弟子年少,不离于师,常逐常近,受经而诵。善见云:和尚外国语,汉言知有罪知无罪也。明了论本云:优波陀诃,翻为依学,依此人学戒定慧故,即和尚也。义净云:邬波陀耶,此云亲教师,由能教离出世业故。故和尚有二种:一依教,即受业也;二依止,即禀学也。毗奈耶云:弟子门人,才见师时,即须起立;若见亲教,即舍依止。

FROM:《翻译名义集》南宋·法云着

古印度称师长为Upadhyaya,音译为邬波陀耶或邬波遮耶,省音为乌社、和尚等。意为亲教师、博士等。又意译为近诵、力生。其义为弟子受业于师,经常近随于师受经诵经,仗师之力而生法身、智慧功德。

“和尚”本是一个尊称,要有一定资格堪为人师的才能够称和尚,不是任何人都能称的。这个称呼并不限于男子,出家女众有资格的也可以称和尚。但是后来习俗上这个字被用为对一般出家人的称呼,而且一般当作是男众专用的名词,这是和原来的字义不合的。如今一般对出家人的尊称为:“法师”。

元杂剧中称之为“洁郎”。 在尼泊尔和印度交界的一个释迦族部落里,王子乔达摩·悉达多离家修行,7年后觉悟成佛,开始在恒河流域布教,广收门徒。佛教认为世界是虚幻的,人生是苦难的,只有断除一切烦恼修行成佛,才能达到永恒的幸福。佛祖释迦牟尼最初对迦叶等5人说法时,亲手为他们剃去了头发,表示接受他们做自己的弟子。和尚剃发有三重含义,一是按佛教的说法,头发代表着人间的无数烦恼和错误习气,削掉了头发就等于去除了烦恼和错误习气;二是削掉头发就等于去掉人间的骄傲怠慢之心;去除一切牵挂,一心一意修行。在我国古代,人们把头发看得十分重要,认为头发是从父母那里得到的,必须保护好,不能有损害,否则是对父母的不敬。而佛教要求断除这些无谓的亲情牵挂;三是为了区别印度其他的教派教徒。当时的印度,教派林立。可人们一见到剃光头的就知道是佛教徒了。后来剃头就成了加入佛门的一种仪式。

佛教刚刚传入中国时,其他仪式还没有发展起来,所以只要剃掉头发,披上类似袈裟的粗布衣服就可以当和尚了。

那叫戒疤,表示受过戒.也不是每年一个.是三个,六个,九个或十二个。 请参考:《谈和尚头顶上的戒疤》

有的和尚头顶上有一些经香火烧灼而留下的疤痕,这是汉地佛教出家人的一种明显的外在标志,于是很多人都误认为凡和尚都要烧戒疤的。在一些扮演唐宋时代故事的电影或电视片里,出现在银幕或屏幕上的和尚们都煞有介事地“烧”上了戒疤,凡稍有佛教历史知识的人看了,都感到十分可笑。

其实,佛教是不兴烧戒疤的,佛教的戒律中,并没有在受教人头顶上烧戒疤的规定。因此,除了汉地的和尚以外,世界各国和中国少数民族的和尚是看不到戒疤的;即使是中国汉族出家人,凡是在宋朝以前受戒的,头顶上也不会出现戒疤。

戒疤的起源与终结

有一位志德和尚(1235—1322年)曾受到元朝皇帝世祖忽必烈的尊重。他在天禧寺主持传戒时,规定受戒的人部必须用香火灼烧头顶和手指,以显示虔诚信佛的决心。这就是中国汉地僧人受戒时烧戒疤的开始。

1983年12月,中国佛教协会理事扩大会议作出了《关于汉族佛教寺庙剃度传戒问题的决议》。该决议中说:受戒时在受戒人头顶烧戒疤的做法“并非佛教原有的仪制,因有损身体健康,今后一律废止”。从此以后,新受戒的汉族僧人,头顶上再也不会有戒疤了。 就是佛教寺院召集志愿出家为僧尼的人,设立戒坛,举行授戒,使之成为正式僧尼。

从求戒者来说,出家为僧尼是要有许多条件的,比如个人志愿、家庭同意、身无债务、五官端正等等,这在实际上未必都做得到,但佛教要求如此。有志于出家的人,先要和寺院取得联系,在寺院中请求一位比丘作自己的“依止师”。通过全寺僧侣了解和同意,然后寺院就可以收留此人为弟子,为他剃除须发,授沙弥戒(***有十戒),这就叫做“沙弥”了。沙弥,也就是汉地一般俗称的小和尚,其实,还算不得正式的和尚呢!

沙弥在梵文里的原意是勤策、息慈,就是应当勤受师父策励,息恶行慈。沙弥的年龄一般在七岁到二十岁之间。在这期间,他的“依止师”对他有教育和抚养的责任,年满二十岁了,经过僧侣开会研究同意,召集十位大德长老,***同为他举行授戒仪式,这次授戒叫比丘戒,戒条比起沙弥戒来就复杂多了,***有250条,成为正式僧人的条件也因此算是备足了,所以又叫具足戒。从此就取得了正式僧人的资格。受比丘戒满五年后,才可以离开依止师,自己单独修道。除了沙弥戒和比丘戒之外,最后还有一种菩萨戒,有10重戒、48轻戒,但这不是必须受的,根据自愿。沙弥戒必须单独授受,比丘戒允许三人以下同时授受。 素喜禅师,河南省嵩山少林寺第三十代传人,少林寺首座和尚、名誉方丈。河南省登封县城关镇人。(1924年—2006年)俗名耿栓柱,家境贫寒,幼年丧母,十一岁时父亲去世,孤苦无依,十二岁投入少林寺落发出家,剃度师是贞绪禅师,时为民国二十五年(一九三六年) 。

出家不久,师父送他入寺中所办的小学读书,同时练武。十七岁时奉师命到洛阳白马寺参学,十八岁到西安大兴善寺受具足戒,二十一岁回少林寺。二十三岁到江南参访,朝礼普陀山,从此以后,即长住少林寺。素喜从小聪颖好学,由于师父的悉心指导,加以他个人刻苦练习,他的武功造诣日深,尤其是对于齐眉棍、方便铲、大洪拳的造诣,为世人所叹服,被人誉为“少林拳王”。

一九五五年,素喜禅师三十二岁,到北京佛学院进修,从德浩老和尚学习《楞严经》、《法华经》二年。回到少林寺后,任武术教师。改革开放后,素喜禅师以积劳成疾之躯,抱病向徒弟传授佛法和少林武术,培养出一大批禅武僧才,少林寺武僧队队长兼总教头德扬,河北满城北少林寺住持德相,国外如美国、日本、丹麦、澳大利亚、新加坡、朝鲜等国,都有他的徒弟。

一九六六年“文化大革命”开始,素喜禅师与行正和尚二人为了保护佛经、佛像、拳谱等重要文物,采取转移地点、埋藏地下等方法,保存了不少珍贵的文物。

一九八七年,行正和尚示寂,素喜继任少林寺住持,除修缮寺院外,经他口授身教,整理了大量珍贵的拳经、拳谱。此外,他发扬佛教的慈悲精神,捐款参加社会救济、支援灾区等工作。

一九九〇年自住持位退居,由永信法师继任住持少林寺。  (二〇〇六年三月八日十一时二十分示寂,世寿八十二岁)。 延芫法师、俗姓盛、名亚峰、法名延芫、号青灯、河南襄城人、宋文肃公(盛度)之后、依中岳嵩山少林寺西来堂永信大和尚为师剃度出家,得中岳嵩山少林寺永化堂上传曹洞正宗第47世、第33代嗣祖沙门、方丈释永信印可为中岳嵩山少林寺第34代嗣祖沙门。延芫法师对少林禅、武、医、有相当高的造诣,是少林禅武医的当代传承人。

出家人严守六根,六根是眼、耳、鼻、舌、身、意。

戒律藏

戒律藏者,谓佛所制在家、出家及大乘、小乘诸品戒法,如僧祇等律部。是也。

来源:《三藏法数》明·一如等 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