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网 - 成语词典 - 唤起思量,待不思量,怎不思量

唤起思量,待不思量,怎不思量

大致说来吧,笔者对唐诗的喜欢甚于汉赋,对宋词的喜爱又甚于唐诗,而对元曲的痴爱又甚于宋词。

为啥会这样呢?大概跟草根出身有关罢。如果打个比喻的话,汉赋那是婚礼上新郎官拜天地拜祖时穿的衣饰,唐诗则是夫妻对拜时的着装,而宋词是面对闹洞房时的衣衫,而元曲呢,那是最贴近肌肤的那叫内什么来着的......

哈,开个玩笑。下面拈来一首郑光祖的《蟾宫曲·梦中作》瞧瞧。

蟾宫曲·梦中作 ?郑光祖

半窗幽梦微茫,歌罢钱塘,赋罢高唐。风入罗帏,爽入疏棂,月照纱窗。缥缈见梨花淡妆,依稀闻兰麝余香。唤起思量,待不思量,怎不思量!?

字句不算艰深,这也是元曲区别于唐诗宋词的一个特点,本就是供给村野男女来读的嘛。大意为:良夜三更,窗儿半掩,幽深的梦境朦胧迷茫,甚是惬意。好像苏小小的歌声刚刚停歇,余音好在耳畔萦绕;又好像楚襄王才和神女欢会在高唐,朝云暮雨,尚在眼前。此刻,有丝丝夜风透过疏疏朗朗的窗棂,吹入轻罗帐,使人精神清爽,欢愉清醒。月光如水映照着纱窗,一切的景象是如此的温情脉脉。面前隐隐约约出现了她淡雅幽娴的形象,仿佛还能闻到她那兰麝般的清香。软玉温香,娇靥还羞、这一切怎能唤起我对她的无限渴思,强欲按下思绪,只哪里摁得住,放得下,本想不思量,由不得自己呀。

本作品里“歌罢钱塘,赋罢高唐”句涉及到两个典故,前者指向南朝名妓苏小小,北宋词人司马槱《黄金缕·妾本钱塘江上住》有句:“妾本钱塘江上住。花落花开,不管流年度”。钱塘,即杭州,曾为南宋都城,古代歌舞升平,繁华闹市之地。后者指战国末期辞赋家宋玉的《高唐赋》。

这支散曲题目为“梦中作”,梦里写词作曲自然不可能,当是出梦后回忆时所作,再就是有“梦寐以求”的含义在内。

到了清代,有一位叫乐钧的词作家写了首《浪淘沙 ? 昨夜》:“昨夜立空廊,月地流霜。影儿一半是衣裳。如此天寒如此瘦,怎不凄凉? 昨夜枕空床,雾阁吹香。梦儿一半是钗光。如此相逢如此别,怎不思量?”看得出来,其写作契机或创作灵感(包括标题)即来自郑光祖的《蟾宫曲·梦中作》——直白些,说抄袭也不为过。由此亦可见《蟾宫曲·梦中作》的受喜欢程度。尤其是结尾“唤起思量,待不思量,怎不思量”,堪为千古名句。

作者郑光祖(1270前—1324前),著名元代戏曲作家,字德辉,平阳襄陵(今山西襄汾,紧挨着笔者的家乡山西新绛)人。曾任杭州路吏。病卒,葬于西湖灵芝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