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妈祖热”的不断升温,“妈祖”一词在各种媒体上的出现也日益频繁。在莆田话中“妈祖”一词读“马祖”,但普通话中,“妈”无“马”音,于是出现了怪现象,在央视台播出的《走遍中国·莆田》专辑以及各种妈祖相关活动中,莆田人读“妈”为上声,而主持人却读阴平。这种歧读还每每让外地人特别是北方人产生误解,总以为莆田人读音有误。因为“妈”被读为阴平,有的研究者还由此联想说“妈祖”意思就是“妈妈的祖宗”,说什么“妈祖”构词法相当于香港话的“妈咪”等等。那么,妈祖的“妈”,究竟怎样读才是正确的呢?笔者认为,无论从历史依据还是从现实状况来说,“妈祖”均应读如“马祖”才是正确的。理由如下。
一、从历史读音来看,“妈”本来就是上声字。从宋代《玉篇》、《广韵》、《集韵》、《龙龛手鉴》直至清《康熙字典》等辞书,“妈”字反切为“莫初切”或“满补切”,读音、意义皆相当于“母”、“姥”。那后来为什么又变读“马”呢?其实这是因为语音的变化。明末著名学者方以智在《通雅》中解释道:“古书‘母’‘马’同音,皆莫古切”,“江南曰阿妈”,或阿姥”,“皆‘母’之转音”。的确,上古“马”属“鱼”韵,合口呼。《楚辞·国殇》:“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木包兮击鸣鼓。”“马、鼓”正是押韵的。上海吴语“马”至今仍存“母”音。故有一个相声叫《马季下蛋》,即是写由上海话“母鸡下蛋”讹传引起的笑话。“妈祖”实即“母祖”、“姥祖”,也就是“祖母”,与妈妈无关。
二、从“妈祖”称呼流传的历史看,读音也都是“马祖”。明万历间由传教士利玛窦主持绘制的《广东沿海图》中的“亚马港”实即澳门旧称“阿妈港”,同样葡文MACAU的转译也是“马交”而不是“妈阁”。清初郁永河《采硫日记》中的“海神惟马祖最灵”、“三月廿三马祖飓”和王士 《香祖笔记》中的“真人多风,马祖多雨”等也都把“妈祖”记为“马祖”,同样连江的马祖岛、澎湖的马公,也分别是来源于“妈祖”和“妈宫”。由此可证,“妈祖”自古以来就是读“马祖”。哪怕外国人也是如此。
三、从现实情况看,“妈”保持上声读法不单是语音继承问题,更重要的是关系到词义解释问题。在莆田话中,上声的“妈”意思是祖母,不是妈妈。妈祖相关的称谓如“娘妈、姑妈、船仔妈、护军妈、湄洲妈、银同妈、大妈、二妈”等等,其中“妈”都与妈妈无关。按照专有名称“名从主人”原则,“妈祖”读音无疑应顺从闽语读法,而不能擅自更改。这就像古人“曹大家”还应读“曹大姑”:“郦食其”还应读“郦异基”的道理一样。
四、鉴于闽语中上声的“妈”具有特殊含义,近年出版的许多方言词典已经收录其音义。如《汉语方音字汇》、《台湾话大词典》、《普通话闽南方言词典》、《汉语方言大词典》等,皆收录读上声的“妈”的音义,这正是“妈祖”读“马祖”的事实和依据。因此,《现代汉语词典》应该增加“妈”读“马”一个读音,同时增加相应释义,这样用普通话读“妈祖”为“马祖”才有个合法依据。才能彻底解决目前“妈祖”读音混乱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