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作为政府公文、教科书,其文字表述要求通俗易懂,力求“通用”,否则,就会给人的阅读、理解和执行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障碍,甚至产生歧义。中国的文字博大精深,表述方法灵活多变,选择多多,所以,机关公文和教科书没必要非使用网络词汇不可。
当然,机关公文教科书禁用网络词汇,不代表在其他文体中不能使用网络词汇。不管你是否喜欢、是否认同,互联网的发展势不可挡,各种网络新词汇会喷薄而出,不断丰富我们的语言和词汇,并且逐步为公众所接受,成为“大众化”语言。比如,PM2.5、CPI、NBA等外文词汇,“宅男”、“宅女”、“劈腿”、“房奴”等网络热词,就被第六版的《现代汉语词典》收录,成为通用文字。可见,语言文字不是静止不变的,从没有文字到结绳记事,从文言文到白话文,再到今天的网络词汇,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文字只有不断地“新生”和创新,我们的表达才能越加饱满和精确。
具体到网络词汇,注定不会恒久地存在于网络,随着时间的流逝,有些可能会消失,有些可能会成为人们日常语言的一部分。同样,河南省实施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部分网络词汇经过数年的“沉淀”渐被“大众化”后,或许就能“走进”机关公文和教科书里。但现在显然还不到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