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网 - 成语词典 - 大蓟简介

大蓟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拉丁名 5 英文名 6 大蓟的别名 7 大蓟的处方用名 8 大蓟的来源 9 大蓟的产地 10 大蓟的原植物形态 11 大蓟的采收与初加工 12 大蓟的生药性状 13 大蓟的炮制 13.1 大蓟的炮制方法 13.1.1 大蓟 13.1.2 大蓟炭 13.2 成品性状 13.3 炮制作用 13.4 炮制研究 13.5 贮存方法 14 大蓟的性味归经 15 大蓟的功效与主治 16 大蓟的化学成分 17 大蓟的药理作用 18 大蓟的药典标准 18.1 品名 18.2 来源 18.3 性状 18.4 鉴别 18.5 检查 18.5.1 杂质 18.5.2 水分 18.5.3 酸不溶性灰分 18.6 浸出物 18.7 含量测定 18.7.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18.7.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18.7.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18.7.4 测定法 18.8 大蓟饮片 18.8.1 炮制 18.8.2 鉴别、含量测定 18.8.3 性味与归经 18.8.4 功能与主治 18.8.5 用法与用量 18.8.6 贮藏 18.9 出处 19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大蓟的方剂 2 用到中药大蓟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大蓟 1 拼音

dà jì

2 英文参考

Cirsium japonicum [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Cnicus japonicus [朗道汉英字典]

Japanese thistle herb or root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CIRSII JAPONICI HERBA [中华人民***和国药典(2010年版)]

Herba seu Radix Cirsii Japonici (拉)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Japanese thistle herb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Japanese thistle root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大蓟

大蓟为中药名,出自《本草经集注》[1]。大蓟为菊科植物蓟Cirsium japonicum DC.的干燥地上部分或根[2]。大蓟茎呈圆柱形,基部直径可达1.2cm;表面绿褐色或棕褐色,有数条纵棱,被丝状毛;断面灰白色,髓部疏松或中空。叶皱缩,多破碎,完整叶片展平后呈倒披针形或倒卵状椭圆形,羽状深裂,边缘具不等长的针刺;上表面灰绿色或黄棕色,下表面色较浅,两面均具灰白色丝状毛。头状花序顶生,球形或椭圆形,总苞黄褐色,羽状冠毛灰白色。气微,味淡。大蓟炭形如大蓟段或片,表面焦黑色,质松脆,具焦香气,味苦[2]。

大蓟味甘、苦,性凉[2][3]。归心、肝经[2][3]。具有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肿的功能[1][3][2]。用于衄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痈肿疮毒[3]。生大蓟以凉血消肿力胜,常用于热淋,痈肿疮毒及热邪偏盛的出血证[2]。大蓟炭凉性减弱,收敛止血作用增强[2]。用于吐血、呕血、咯血、嗽血等出血较急剧者[2]。

《中华人民***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药的药典标准。

4 拉丁名

Herba seu Radix Cirsii Japonici (拉)(《中医药学名词(2004)》)

5 英文名

Japanese thistle herb(《中医药学名词(2004)》)

Japanese thistle root(《中医药学名词(2004)》)

6 大蓟的别名

马蓟、虎蓟、野红花、牛刺芳菜、鸡姆刺、大刺儿菜[1]。

将军草、牛口刺、马刺草 。

7 大蓟的处方用名

大蓟、大蓟炭[2]。

8 大蓟的来源

大蓟为菊科植物蓟Cirsium japonicum DC.的干燥地上部分或根[2]。

大蓟的根亦入药,功效同地上部分。

9 大蓟的产地

我国大部分地区均产[1]。

10 大蓟的原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0.5~1m。根簇生,圆锥形,肉质,表面棕褐色。茎直立,有细纵纹,基部有白色丝状毛。基生叶丛生,有柄,倒披针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15~30cm,羽状深裂,边缘齿状,齿端具针刺,上面疏生白我丝状毛,下面脉上有长毛;茎生叶互生,基部心形抱茎。头状花序顶生;总苞钟状,外被蛛丝状毛;总苞片4~6层,披针形,外层较短;花两性,管状,紫色;花药顶端有附片,基部有尾。瘦果长椭圆形,冠毛多层,羽状,暗灰色。花期5~8月,果期6~8月。生于山野、路旁、荒地。产于全国大部分地区。

11 大蓟的采收与初加工

夏、秋二季花开时采割地上部分,或秋末挖根,除去杂质,晒干[2]。

12 大蓟的生药性状

大蓟茎呈圆柱形,基部直径可达1.2cm;表面绿褐色或棕褐色,有数条纵棱,被丝状毛;断面灰白色,髓部疏松或中空。叶皱缩,多破碎,完整叶片展平后呈倒披针形或倒卵状椭圆形,羽状深裂,边缘具不等长的针刺;上表面灰绿色或黄棕色,下表面色较浅,两面均具灰白色丝状毛。头状花序顶生,球形或椭圆形,总苞黄褐色,羽状冠毛灰白色。气微,味淡。(《中华人民***和国药典》(2010年版))

13 大蓟的炮制

唐代有切制(《千金翼方》)、“捣取自然汁”(《食疗本草》)、酒渍(《外台秘要》)的方法[2]。

宋代有焙法(《圣济总录》)[2]。

元代有烧灰存性(《十药神书》)[2]。

明代有碎(《本草品汇精要》)、童便浸后曝干(《奇效良方》)之法,并有“消肿捣汁,止血烧灰存性”(《炮炙大法》)的记述[2]。

清代有酒洗后童便拌炒(《本草汇》)以及捣汁入童便和酒饮(《得配本草》)等法[2]。

现在主要的炮制方法有炒炭等[2]。

13.1 大蓟的炮制方法 13.1.1 大蓟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抢水洗净,润软,切段(全草)或切薄片(根部),干燥,筛去碎屑[2]。

13.1.2 大蓟炭

取大蓟段或片,置炒制容器内,用武火加热,炒至表面焦黑色,内部棕褐色,喷洒少许清水,灭尽火星,取出晾干[2]。

13.2 成品性状

大蓟为不规则的小段和少量圆形薄片,茎、叶、花及根的混合物[2]。茎圆柱形,表面绿褐色或棕褐色,断面髓部疏松或中空[2]。叶皱缩,多破碎,边缘有针刺[2]。头状花序,总苞黄褐色,羽状冠毛灰白色[2]。茎、叶均被有丝状毛[2]。气微,味淡[2]。大蓟根片呈类圆形薄片,表面灰白色,周边暗棕色,质硬而脆,气微,味甘[2]。

大蓟炭形如大蓟段或片,表面焦黑色[2]。质松脆,具焦香气,味苦[2]。

13.3 炮制作用

生大蓟以凉血消肿力胜,常用于热淋,痈肿疮毒及热邪偏盛的出血证[2]。如用鲜大蓟根洗净捣汁,加热水炖1小时,饭前服,治热结血淋(《福建民间草药》);治心热吐血及衄血、崩中下血,均可用本品捣后绞取汁内服(《太平圣惠方》)[2]。

炒炭后凉性减弱,收敛止血作用增强[2]。用于吐血、呕血、咯血、嗽血等出血较急剧者[2]。如十灰散(《十药神书》)[2]。

13.4 炮制研究

大蓟主含生物堿、挥发油等成分[2]。

动物实验表明,大蓟炭确能缩短出血和凝血时间[2]。有人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大蓟炭的炮制工艺进行优选,结果表明,大蓟炭的最佳炮制工艺为220℃,炒制10分钟[2]。

13.5 贮存方法

贮干燥容器内,大蓟炭密闭,置通风干燥处[2]。

14 大蓟的性味归经

大蓟味甘、苦,性凉[2][3]。归心、肝经[2][3]。

甘、微苦,凉。入肝、肾经[1]。

15 大蓟的功效与主治

大蓟具有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肿的功能[1][3][2]。用于衄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痈肿疮毒[3]。

1.治衄血,吐血,咯血,尿血,便血,月经过多,崩漏,乳痈,肠痈,高血压,肺结核。煎服:9~15g(鲜品30~60g)。止血炒炭用[1]。

2.鲜品捣敷痈疖肿毒,外伤出血[1]。

生大蓟以凉血消肿力胜,常用于热淋,痈肿疮毒及热邪偏盛的出血证[2]。如用鲜大蓟根洗净捣汁,加热水炖1小时,饭前服,治热结血淋(《福建民间草药》);治心热吐血及衄血、崩中下血,均可用本品捣后绞取汁内服(《太平圣惠方》)[2]。

大蓟炭凉性减弱,收敛止血作用增强[2]。用于吐血、呕血、咯血、嗽血等出血较急剧者[2]。如十灰散(《十药神书》)[2]。

16 大蓟的化学成分

全草含生物堿、挥发油[1]。根含生物堿、乙酸蒲公英甾醇酯、α香树脂醇和β香树脂醇、β谷甾醇等[1]。鲜叶含柳穿鱼苷、柳穿鱼素等黄酮类[1]。

大蓟主含生物堿、挥发油等成分[2]。

17 大蓟的药理作用

水或醇浸剂对猫、狗、兔有降低血压作用。大蓟尚可止血,有效成分为柳穿鱼苷[1]。

动物实验表明,大蓟炭确能缩短出血和凝血时间[2]。

18 大蓟的药典标准 18.1 品名

大蓟

Daji

CIRSII JAPONICI HERBA

18.2 来源

本品为菊科植物蓟Cirsium japonicum Fisch. ex DC.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花开时采割地上部分,除去杂质,晒干。

18.3 性状

本品茎呈圆柱形,基部直径可达1.2cm;表面绿褐色或棕褐色,有数条纵棱,被丝状毛;断面灰白色,髓部疏松或中空。叶皱缩,多破碎,完整叶片展平后呈倒披针形或倒卵状椭圆形,羽状深裂,边缘具不等长的针刺;上表面灰绿色或黄棕色,下表面色较浅,两面均具灰白色丝状毛。头状花序顶生,球形或椭圆形,总苞黄褐色,羽状冠毛灰白色。气微,味淡。

18.4 鉴别

(1)叶表面观:上表皮细胞多角形;下表皮细胞类长方形,垂周壁波状弯曲。气孔不定式或不等式,副卫细胞3~5个。非腺毛4~18细胞,顶端细胞细长而扭曲,直径约7μm,壁具交错的角质纹理。

(2)取本品粉末lg,加甲醇lO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大蓟对照药材l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2μl,分别点于同一聚酰胺薄膜上,以乙酰丙酮一丁酮一乙醇一水(1:3:3:13)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三氯化铝试液,晾于,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测。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主斑点。

18.5 检查 18.5.1 杂质

不得过2%(附录ⅨA)。

18.5.2 水分

不得过13.0%(附录ⅨH第一法)。

18.5.3 酸不溶性灰分

不得过3.0%(附录ⅨK)。

18.6 浸出物

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附录X A)项下的热浸法规定,用稀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15.0%。

18.7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ⅥD)测定。

18.7.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0.1%磷酸溶液(21:79)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30nm。理论板数按柳穿鱼叶昔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

18.7.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柳穿鱼叶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70%乙醇制成每1ml含55μg的溶液,即得。

18.7.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粉末约0.5g,精密祢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70%乙醇l00ml,称定重量,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再称定重量,用70%乙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18.7.4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l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柳穿鱼叶苷(C28H34015)不得少于0.20%。

18.8 大蓟饮片 18.8.1 炮制

除去杂质,抢水洗或润软后,切段,干燥。

本品呈不规则的段。茎短圆柱形,表面绿褐色,有数条纵棱,被丝状毛;切面灰白色,髓部疏松或中空。叶皱缩,多破碎,边缘具不等长的针刺;两面均具灰白色丝状毛。头状花序多破碎。气微,味淡。

18.8.2 鉴别、含量测定

同药材。

18.8.3 性味与归经

甘、苦,凉。归心、肝经。

18.8.4 功能与主治

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用于衄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痈肿疮毒。

18.8.5 用法与用量

9~15g。

18.8.6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

18.9 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