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网 - 成语词典 - 学习主动性 准确的名词解释(急,在线等)

学习主动性 准确的名词解释(急,在线等)

一、 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含义。

“主动”一词《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为:“不待外力推动而行动(跟被动相对)”。是内在动力的外在的表现。主动性是指个体根据一定的目的,在主体意识的积极支配下探索的活动。所谓“学习的主动性”是指学生在主体意识的支配下,有目的的自觉自愿的学习。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以教师的科学指导作为前提条件,是学生主体性的要求。学生主动地创造性的学习,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中心,是教育的基本方式和途径,是素质教育本质的要求。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培养出来的,不是教出来的。我们要营造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环境。主动性作为潜伏在人的生理和心理层面的特质,作为特定的一种积极探索的精神,无法从A传到B。

二、学习主动性的发展目标

培养学习的主动性的目标是什么呢?根据河北省“自主学习”的研究与实验,应该包括五个方面。(1)适应性。要使学生学会适应,主动适应,而不是被动适应。要适应生活,适应学习,适应环境。(2)选择性。允许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素质和兴趣发展自己的特长。允许学生有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方法的权利,按照全面发展的要求,对学生的偏科倾向科学引导,并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优势和特长。要改善办学条件,为学生进行选择性学习提供更多的图书、报刊、信息、学习技术及学习手段。(3)竞争性。鼓励学生追求与自己情况相适应的较高目标,培养他们的进取心和成功欲望,鼓励竞争。在文化学习、体育比赛、技能训练、生活适应能力等方面鼓励竞争。(4)合作性。主动合作、乐于助人是人类赖以存在与发展的社会基础,是人的良好品质。要创造环境,使儿童和青少年增强合作意识,培养合作精神。(5)参与性。鼓励所有学生都成为学校内一切活动和积极参与者和主动参与者,通过参与,达到主动学习、主动锻炼、主动发展与提高的目的。

三、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基本原则

首先,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发展学生的主动性。顾明远教授撰文提出“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也是教育的主体。”在现代信息社会中,学生的学习空间越来越广泛,学习者始终是主体,教师的指导作用则是相对的。实际上,人们往往认为学生的主体地位是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实现的,没有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就不存在。而我们在理解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时候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是由学习者从事主动学习这种实践活动本身决定的。认识到这一点,有利于青少年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其次,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应该尊重和接受学生,坦率待人,努力营造一种自由,无拘无束的氛围。教学并非是纯粹的知识传授过程,而是包含了大量情感的过程。每个学生都有主动学习的愿望。学生出于自己的思想,热情和感觉,每个学生创造地阅读和思考,吸收有益的东西。传统教学缺乏真诚、亲密的人际关系,充塞着威胁和恐惧,特别是“班级活动中的管理主义倾向”严重。“班级活动中管理主义不利于青少年的个性发展。这种管理主义片面强调青少年社会倾向身心发展过程中社会方面的要求,在班级活动中,过分地强调‘听话’和‘遵守纪律’,不恰当地突出教师的权威,甚至把教师在班级活动中的权力绝对化,由此使青少年学生在心理上对教师和管理者产生畏惧,惟恐自己的行为出现各种错误和不当。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有时我们的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也的确认识到青少年学生个性发展的意义和要求,也的确力求通过各种办法和措施来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但是由于这种班级活动中管理主义思想的潜在影响,这些办法和措施有时恰恰反过来成为了不利于青少年学生个性发展的因素”。(《教育研究》2000年第6期,谢维和《论班级活动中的管理主义倾向》)“也常常是自觉和不自觉地把自己的愿望和意志强加在青少年学生的个性过程中,以至于在一定程度上把青少年学生的个性发展变成了教师或管理者自己的个性发展”。(同上)

再次,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个体主动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为学生提供日益增多的自我指导机会,甚至要学生去犯错误,而不能过分关心规则和统一。因为它所强调的不是一种简单的规范和服从,而是一种个性和主动,它强调的不是一种同一性,而是更多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获取新体验,就难免犯错误。如果剥夺了学生犯错误的权力,就等于限制了他们主动探索的积极性。

四、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策略。

营造轻松、自然的外部环境,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条件。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应追求教学艺术。在现代化的教育理论指引下,用幽默的语言,亲切的态度,以及精心的课前准备,与学生***同营建和谐的课堂气氛。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敢想、敢说。学生主动性的发展主要取决于“外部世界对个人才能的实际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没有外部世界以人的主体性发展的要求和提供丰富的物质条件,人的主动性发展将是一句空话。值得注意的是,我们要改变传统过分控制学生个性发展的作法,“比如不允许左手写字,要求上课时把两手放在桌上,或背手坐直等,过于鼓励‘角色行为而抑制‘独立行为’,过于重视角色教育,而忽视对人自身的教育,过于重***性而轻个性,过于重义务而轻权利,过于重服从而轻自主,过于重外在的纪律而轻内在的能动,等等。”(《素质教育在美国》黄全愈,广东教育出版社)

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关键。“当客体相对丰富的情况下,人的主动性发展取决于主体自身的条件,包括唤醒人主动发展自身的意识即主体意识和驾驭外部世界对其才能实际发展的推动作用的能力即主体能力。主体意识是指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主体的人对于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是主体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观念表现。学生主体意识愈强,他们参与自身发展、在学习活动中实现自己的本质力量的自觉性就愈大,从而也就愈能在教育活动中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力量,不断地调整、改造自己的知识结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学生主体意识的强弱,在某种意义上决定着学生对自己身心发展的自知、自控、自主的程度,从而决定着其身心的发展水平。”(《教育研究》2000年第8期,《试论主体性教育的基本理念》作者:张天宝)

着重培养学生学习习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根本保证。不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提高学习能力,学生主动学习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学生的主体能力发展水平越高,就越能充分利用外部条件去发展自身;反之,主体能力发展水平越低,他在自身身心发展上就越感到无能,也无法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主动性,要从小事做起,如书写的习惯,要仔细认真,整洁;讲效率的习惯,做事不拖拉,科学安排;培养阅读能力、预习的能力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