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和中国科普研究所主办的“科学文化译丛”新书发布会,在中国科技会堂举行。发布会上,多位学者就科学文化的起源与兴起,科学文化与启蒙运动,工业启蒙与科学文化的关系等问题做了探讨。凤凰网主笔张弘整理。
不要把科学视为正确
李斌(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科学和文化这两个词,在我们的语言中比较宽泛和模糊,词义变迁也比较频繁,外延随着不同的语境和不同的人群有变化,甚至内涵在不同的时代也会发生一些变化。
从1912年开始到今天大概有100本字词典,科学的词义,在工具书中基本上保持一定的稳定。词义包含三个要素,第一个是关注自然、社会、思维,第二反映的是客观规律,第三必须是知识体系。1912年民国的新词典,前面两个要素有,但是没有客观规律这一条,1956年的新华词典基本上具备这三个要素。今天对于科学,在工具书中一般都强调这三个要素。
考察科学作为形容词的用法,对判断科学一词在社会上的使用和影响,有一定的意义。1927年左派的作家就开始写了这样的话:我不相信恋爱是如此的理智如此的科学,这可能是较早把科学当作形容词使用的例子。毛泽东在1929年《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和1933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都把科学作为形容词来使用。1971年,《新华词典》明确的出现了形容词的释意。当前对科学形容词词义的使用可能很多,比如说你的方法不科学,要科学地看问题,等等,这些用法基本上是合乎情理经验的。
有科学家在批评中国民众科学观的时候,说民众总是将科学视为正确,但是科学界应该没有多少人认为正确是科学词义的选项,科学做的是有关真假的事实判断,词典也没有出现过正确这样一个译项,这种批评是因为不同人群对词义理解不同。为了让讨论和批评有效,就有必要在最基础的地方形成***识。
对于文化,我比较认同较为明确和可操作的定义,那就是价值观念及其在社会系统当中的制度化表达。人们心目当中的价值观念,如果不能制度化,便不能够成为文化。相应的,科学文化就是科学的价值观念及其在社会系统当中制度化的表达。
科学的价值观念,核心就是探求真理,揭示普通自然法则。这是它核心的价值理念,其次增进人类福祉,满足好奇心和求知欲,以及作为一个体面的职业等等。求真的价值理念核心,尽管在古希腊已经出现,但是第一次真正形成制度化表达,却是在17世纪的英格兰。虽然科学知识具有普遍性,但是科学文化却具有鲜明的地域性,这是因为不同的地域对于科学的价值理念的认知各有侧重。同时,不同的社会系统也是千差万别,在不同的社会系统当中,其制度化的表达肯定会呈现出特色各异的科学文化。
至于科学文化与工业启蒙的关系,有学者认为工业革命系科学文化扩张的结果,正是科学文化的积淀,孕育出了一批连接科学兴趣和工业导向的地方性社团或研发组织,从而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大幕。我翻译的《工业启蒙》这本书,就是对这个观点的理论重构。这本书描述了工业启蒙这一概念,它是美国的一个经济学家提出,是指两种有用知识,及其二者关系发生根本性转变的社会变迁过程,这一过程孕育了工业革命。
使用工业启蒙的概念有几个好处,它打破了科学与技术之间无用的纷争,采取了对工业发展有用的命题知识和指令知识的概念,着重突出了两种知识的作用。第二点是,借助于这样一个工业的视角,打破了科学文化以自然哲学家为主的编史路线,采取了工匠和制造商的编史概念。第三是借助知识获取成本,打破了科学文化框架下,知识向中下阶层扩散这种居高临下的视角,采取了更符合经济发展和中下层的需求视角,突出了知识获取方式的重大变化。第四点是借助于启蒙运动这样的一个理论视角,打破了科学文化理论资源不足,逐渐走向自我封闭的倾向,采取了更为积极主动的态度来整合启蒙运动已有的研究成果,着力突出工业启蒙运动在英格兰启蒙运动中发挥的作用。
对于科学文化,摆脱东西方的两分法
李正风(清华大学教授):第一个,我们要把作为社会亚文化形态的科学文化,和我们一般意义上所讲的科学当中所包含的文化因素,或者是历史上曾经出现的对于科学的发展可能有利的这种文化因素,适度区别开来。科学文化本身作为社会亚文化的出现,实际上和科学建制化的过程非常密切地联系在一起,是我们16、17世纪以来科学知识生产方式发生重大转变这个历史过程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
我们从这些书里面也可以看到,国外关于文化探讨有名的著作,大多不约而同把目光集中到了16、17世纪近代科学革命之后历史的分析,这个历史可以延续到更久远的时代,也可以延伸到未来,但是实际上它是和我们近代科学建制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我们理解科学文化的时候,有个比较明确的目标,就是怎么样使这种更适宜现代的科学知识生产方式,能够和我们文化的建制有机融合起来。
第二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走向知识化,是人类发展的***同趋向。这个过程当中,现代科学建制的出现和现代科学文化的出现,尽管发源于西欧,但实际上它是人类***同的财富。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对于科学文化的理解,要摆脱长期以来形成的东方和西方,中国和外国之间的这种简单的两分法。
其实,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不同国家和民族会在不同的时期,对于人类知识进步做出各有特色的贡献,相互的学习是非常必要的。增强文化自信,不是要论证我们古代文化中有多少现代科学的因素,不是去论证我们古代曾经对现代科学的发展,做出来了多么重要的辉煌(这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是在未来科学发展过程和科学建制化过程当中,我们如何做出对世界有重要贡献的新成就。
宋以后中国对人类文明的贡献比较弱
张大庆(北京大学教授):我们原来向往美国,认为美国是主张自由和平公正引领未来的,但是现在它不太愿意再引领了,要收缩,这个也是蛮有意思的反省。这和科学文化有密切的关系,其实科学文化问题至今依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比如说在上个世纪30年代,著名的科学史家就提出来,科学文化将会是未来人类文化的引领,但是经过了二战以后,再经过了七八十年代的发展,我们的确看到了人类非常宏伟的全球化,但是目前又出现了反全球化的浪潮,要各顾各的。比如说环境问题关系到人类未来的发展,现在很多大国开始不愿意付更多的责任。
刚才提到了一带一路,我在去年10月份参加了摩洛哥一个科学史的会议,他们问中国为什么在1000年前引领了世界后来落后了?而阿拉伯问在中世纪的1000年,世界文明的导向在哪里?他说在他们那里,现在我们又要问,未来的1000年或者是未来的几百年,人类的文明向何处生?
中国在五四以后提倡新文化,就是科学文化,包括陈独秀先生讲科学要传播,但是至今这个问题也没有解决好。比如说现在传统和创新的问题,一直在两边走,北京大学讲了守正创新,什么叫做守正,其实解释是不一样的。怎么守正?
还有,中华文明对世界文化的贡献,我们怎么衡量?我们的四大发明,甚至讲五大发明,是宋代以前的贡献。在宋以后,中国对人类文明的贡献是比较弱的。只有很好的科学文化建设氛围,才能够为科学创新提供坚实的基础。
科学文化成就如何来衡量,如何来评价,在人类历史上大家都非常的清楚,但到现在反而模糊了。现在我们对科学成就的评价,变成了数量化的统计,变成了SCI影响因子的评价,这是非常搞笑的问题,你做出来了一个大家都认为是好的贡献,但是在评价的时候,要去统计数据。这就是科学文化的问题。
科学文化建制化的三个条件
王春法:这套书的跨度有八九个世纪,从历史发展来讲,科学革命、启蒙、现代科学的发展,从纵向的维度上展现了近代文化兴起的过程。第二,理论和实际结合的比较好,遴选这套书的过程当中,我们不但选择了对学术界的科学文化理性探讨相关的著作,比如说《现代科学的起源》、《科学文化的兴起》等等,也有一些操作性的。第三,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考和模式,现代科学起源于西方,进入到19世纪特别是20世纪以来,对社会影响的程度越来越全面深入。科学文化的认知功能和创造功能、整合功能、渗透功能体现得越来越充分,而且在教育模式、思维方式诸多方面,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比之下,科学文化的制度化,在科学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更具有决定意义,因为只有把价值理念固化在具有一定约束力的制度规范之中,才能通过一定标准识别、评价和指导科学活动参与者的科研行为和交往方式,并通过一定的教化、规训程序,使新进入者理解并身体力行科学活动的要求,进而有效调节和规范科学活动的认知行为和社会行为,保证科学文化以至科学活动作为整体的延续性。
一般来说,科学文化的制度规范,是多层面、多维度制度的总和,既包括正式的制度规定,也包括非正式的行为规则。一是科学***同体内部的制度规范,包括对科学家科研过程和结果的要求,比如观察的可靠性、推理的严密性、结果的可检验性等等,这些要求在某些情况下,甚至进一步细化为对实验设计的规定、对实验过程的规范、对重复试验的强调等等。
二是关于科学家之间合作、交流、评价、监督的行为规范,包括关于科学知识***享的安排,同行评议的质量保障机制,优先权的确认,科学奖励制度等等。
三是关于科学***同体与社会之间的制度规范,包括国家对科学活动的法律规定,如宪法保证思想自由和言论自由;专业机构的特殊组织原则,如把研究和人才培养结合起来的大学制度等等。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科学文化在价值理念层面的内容,往往具有总括性、模糊性、多义性,不可能通过条理清晰、整齐划一的制度充分表达出来,有关科学活动的各种制度规范,并不完全是从科学文化的价值理念中简单推演出来的,也不是来自某些聪明人的整体设计,而是在科学实践中不断试错、改进而来的,至今仍处于调整完善之中。正因为如此,科学文化的制度规范,不能完全代替科学文化的价值理念,对科学文化的践行不仅包括遵循制度规范,同时也包括对价值理念的理解把握。这些价值理念和制度规范***同构成了科技界必须遵守的普遍规则,具有广泛的行为约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