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品行教育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道德律,然而当今感恩意识的缺失已是普遍现象,应引起广泛的关注.感恩教育是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从认知层面、情感层面、实践层面,通过行之有效的措施对学生进行识恩、知恩、感恩的教育,使学生知恩于心,报恩于行.
关键词:感恩意识;感恩教育;德育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感恩思想一直占着主流的地位.儒家讲求的“忠、孝、节、义”等思想引发出来感恩意识,并以此作为“人性”的本根、秩序的来源和社会的基础.儒家文化将其最大化渗透于政治、社会、家庭等各个层面,成为传统文化的基本要求.而今感恩意识的缺失,特别在处理人际关系上,学生普遍缺少感恩意识,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固然有很多,但我们的教育难辞其咎.我们必须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培养学生感恩意识,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
一、感恩意识是传统文化的基本道德律
“感恩”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里解释为“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感恩是人类精神生活中的重要主题,是一个人正常的、被世俗社会所认可的一种思想感情状态.有学者提出所谓感恩,就是“对自然、社会和他人给自己的恩惠和方便由衷认可,并真诚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感和行为.”[1](P13)感恩犹如心灵的泉水,它源源不断地滋润着心田,让生命充满生机,遍洒阳光,享受生活的美好和幸福.感恩来自心灵,不假外求,近在咫尺,关键只在一念之间,也就是感恩意识.“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陈寿《三国志·吴志·骆统传》)指的就是感恩意识.任现品博士认为“感恩意识是指人们感激他人对自己所施的恩惠并设法报答的心理要求,是一种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中的行为规范,也是任何文化公认的基本道德律.”[2](P93)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中华民族是最懂得感恩的民族,我们的文化里记载了数不尽的诸如“忠孝双全”、“望云思亲”、“上书救父”、“彩衣养亲”、“哭竹生笋、”“打虎救父”、“笼负母归”、“鹿乳奉亲”(郭居敬《二十四孝图》)等关于感恩的故事,诠释了中华民族的淳朴民风;从汉朝一直流传至今的《孝经》集中反映了中国古代的孝文化,在中国历代的家庭道德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留下了“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的动人诗句;广传着“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弟子规》)的经典话语,集中地反映了古代人对“报恩”的认同和崇尚.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种处世哲学,是一个人对自己和他人以及社会关系的正确认识;感恩也是一种责任,知恩图报,有恩必报,不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人生境界的体现.“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此君子也;“以怨报德,忘恩负义”,此小人也.
在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儒家经典著作中感恩的准则比比皆是,“这里流露的反哺之情与报恩之意实乃涤荡心弦,感人肺腑.它既体现了一种生命的根源意识,又表征着人类源于动物而又超越动物性的关系与情感.”[3](P20)人区别于一般动物就在于人有感情、有道德、有思想、有正义之感.没有感恩意识,就丧失了做人的最起码道德.由于中国社会的主体文化始终是儒家文化,所以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皆以儒家的伦理思想为出发点和归结点.从所谓的“三年之丧”到孟子和王船山所谓的“人禽之别”;从孟子的“明人伦”为中心的教育目的到张居正的“感恩图报,当有激于衷矣”(《答蓟镇巡抚周乐轩书》);从血缘亲情家庭领域的孝道到政治领域的忠君;从汉代的察举孝廉到对孝妇的彰表……把感恩看成是根本的道德原则,感恩意识成为中国传统的根本价值信念与基本文化立场,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道德律.
诚然,封建的感恩意识的最大化导致了“吃人的礼教”,存在一些封建迷信和封建糟粕.但“知恩感恩”等这些感恩意识其中不乏合理的成分和因素,依然是我们要继承并超越的优秀文化.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准则不应该完全被抛弃,作为维系和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的纽带,仍然应该发扬光大.
二、感恩意识的缺失及其原因探究
当前,感恩意识的缺失非常普遍.人们享受着大自然赐予的阳光和雨露,却在肆意破坏着朝夕相处的环境;面对父母的哺养之恩,孝心和赡养观念在许多人的心目中已大打折扣,甚至很淡漠,只知受惠,不知感恩;享受着别人带给自己的快乐,只知索取,不知奉献;在处理人际关系中惟“我”为中心,人情味淡薄,不能与人为善,只知被爱,不知回报;在祖国的滋养中成长,对国家、社会给予的关爱认为理所当然,只知接受,不知责任……感恩意识在逐渐淡化.“感恩意识”已经淡化到匮乏的程度.孩子们不知道感谢自然的滋养之恩,不知道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不知道感谢老师的教导之恩;不知道感谢祖国、社会对自己培育之恩.到底是什么使我们失去了感恩之心呢?
笔者认为,感恩意识的缺失,社会、家庭、学校的教育难辞其咎.儒家的传统观念中,感恩是基于自然性血缘关系的原始情感,是以血缘、情感来维系的实体性关系.现代意识强调的是权利义务关系、契约关系,这恰恰与我们传统观念中以血缘、情感来维系的实体性关系相左.加之当今社会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金钱和利益的权衡代替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情相助,在蚕食了他们的良知,感恩意识在现代发展观中势必被削弱.
当前的社会环境缺乏产生感恩意识的土壤.加上社会处于转轨换型时期,一些基本的人之常情在道德缺失下遇受挑战.人们普遍太自我关注,不在意与别人的关系,也不在意社会的发展,渐渐地淡忘了我们永远不可能孤身取得幸福.如果我们周围的人不爱我们,我们不可能永远成功,如果整个社会落后,我们也不可能永远幸福.
当然我们首先要反思的是我们的家庭教育极少教孩子感恩.在家里,孩子是家人关注的中心,权利无限,义务是零.在现实生活中,父母紧紧盯着的只是孩子的学习,一切围着智能转,视上重点、读名牌、成大业为头等重要,却忽略了最基本的道德和感恩教育,忘记了如何教育孩子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孰不知物极必反,习惯成自然的孩子,长此以往认为父母奉献、自身索取乃理所当然,丝毫没有内疚之感,孩子就会觉得别人为自己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也根本就没有感恩之类的情感体验.孩子们处在过于宠溺的家庭环境中,受人恩惠不懂得知恩图报,不懂得感激和珍惜,不愿用自己的付出回馈他人和社会,这就是“感恩”意识缺失的体现.反思孩子感恩意识缺失的深层次根源,关键是“爱”的泛滥所致.如今,孩子们所获得的“爱”太泛滥、太单向、太单一,使他们处于爱的麻木之中.家长们在“爱”的问题上,只尽“给予”的义务,不讲“索取”的权利,宁可自己千辛万苦,再穷也不穷孩子.久而久之,家庭小环境促成了孩子们以自我为中心、唯我独尊、目中无人的心态和习惯.
学校教育又都是“填鸭”式的知识教育,而德育上往往拿一些“高、大、全”的人物来给孩子做榜样,孩子养成的是茫远的英雄主义与理想主义,对身边的生活与小事情缺乏感受,体验不到“感恩”的情绪.因此,我们的教育系统没有在孩子们的心中播下对身边的人与事感恩的种子.这样长大的孩子,没有机会学会为他人着想、去关心他人,也就不具备感恩之心.
一些人追求西方的所谓“个性”和“自由”,认为人的自由就是单纯的个体化,将“张扬个性”扩大化,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信奉自由自在、无牵无挂,认为孝顺父母是文化糟粕的体现.“感恩意识”的缺失从根本上讲就是优秀传统文化被遗弃的结果.
构建和谐社会首先应当是人际关系的和谐,人与人之间自觉做到明礼诚信,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情同手足,爱意融融.“一个人活着不只是在为自己而活着,由于一些千丝万缕的情愫,使得人在某种程度上乐意为别人而活着,不得不为别人而活着”.这情中之一便是恩情,由于恩情的存在,你不能只为自己考虑,“恩情是连结人与人之间的一个良好的纽带,更是连结大到国与国、地区与地区,小到家庭与家庭、人与人,进而支撑起一个社会”.[4](P196)所以,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应该心存感恩.感恩作为和谐社会的基本道德价值取向,是道德价值的源泉,家庭、社会和谐的根基.所以开展“感恩教育”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培养现代公民的关键环节.因此,进行感恩教育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