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网 - 成语词典 - 怎样引导学生学好初中语文

怎样引导学生学好初中语文

1要让学生掌握常用字的既定意义,掌握准确理解字义的基本原则

字的义项是既定的,比如前面说的“就”字,有“靠近、到”、“成”、“趁便”等若干基本意义,都是既定的,不是任意加给它的。在用“一蹴而就”这个成语时,“就”字还可能被讲成“办成”、讲成“完工”、讲成“大功告成”等等,但都在“成”这一既定的基本意义以内。对字义的准确理解,必须在其既定的基本意义以内,同时又要切合语言环境。脱离字的既定意义,属望文生义,是掌握字义的大忌;脱离具体语境,则胶柱鼓瑟,不能致用。这两个不可脱离,是准确理解字义的基本原则,不能只顾一头。在文言教学中,学生常犯的毛病是把串讲一概当成解释字义的根据,这种本末倒置的方法十分有害。例如“至于劝善规过足矣”一句,课文下面注解为“能够做到规劝行好事不行坏事就不坏了”(高中语文第二册《问说》)。这仅是串大意,但学生常据此对号入座地去释义,误以为:至于=能够做到,足=不坏,这就脱离了字词的既定意义,造成错误概念。其实“至于”和“足”不解释也行。而若认为这里的劝=规劝,就又脱离了具体语境,因为“规劝”与行善搭配不起来。这个“劝”应是“劝勉”的意思,与“劝学”,“劝业场”的“劝”同义。对串讲(或翻译)和字义的准确解释不加区分,很容易违背理解字义词义的基本原则。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注解,分清哪是释义,哪是串讲大意或翻译,否则不可能提高字义的认知层次。

2贵在精要管用,防止烦琐哲学

字义是一门大学问,包罗万象,让学生走进这扇大门,就要随时想到“少则得,多则惑。”

即使是常用字,也不是个个都有释义的必要。有些字义本不难掌握,但解释起来很困难。比如“想玩就玩,想睡就睡”的“就”怎么讲?非要去讲,就只能以艰深言浅易,浅入深出。作为研究专门学问,艰深大约不可避免;但作为教学,一脱离学生的实际就没有生命力,作为母语学习,则更要注重实际应用。还有些字义,如果解释一番,可能也有某些好处,但若不解释,也完全不会影响语意的理解,是有弹性的,如学生已满负荷,就要割爱。对字义要有“不释”这条原则,否则终究要把学生引入误区。我不止一次遇到学生提这样的问题:

“老师,‘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的‘大’当什么讲?”“老师,‘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这两个‘在’当什么讲?”听到这样的问题,真是既心疼学生的求学精神,更深恶烦琐哲学之误人不浅。

应选择那些使用频率高、学生一见就认得但意思却并不清楚,而又容易成为障碍的字为释义重点,反复加强训练。其中有的义项太多,要认真筛选,以简驭繁。比如前面多次说到的“就”字,《现代汉语词典》上***列出18个义项,但若把引申距离不太远的适当合并,把可以“不释”和学生一般用不着的那些删掉,那么剩下的大约就是前面说的“靠近、到”、“成”和“趁便”这三条。词典上义项的划分未必不科学,但对学生管用的知识必须精要。只有精要的知识才有可能“活”在他们的语言应用当中。

3联系实际,突出应用。

掌握字义的知识,不能不靠字典,但必须紧密联系实际,联系语言应用。脱离应用的需要,让学生给字词去下定义,“是劳而无功的事情”(《吕叔湘语文论集》318页)。只有在听、说、读、写的时候懂得得关注字义,文字修养才会有效地提高。因此,要积极引导学生联系语言应用的实际来质疑。老师的用语、教室的墙报、学校的专栏,都应允许学生质疑,并予鼓励;同时还要提倡学生在读书看报时咬文嚼字,存是去非。如果对文字应用持马虎甚至麻木的态度,不去积极排除干扰,那么好不容易弄清楚的一点语言知识势必付诸流水。所谓“一傅众咻”,正是对这一规律的形象说明。

联系应用,最利于激发学习的主动性,也最易于使学生学到有用的知识。下面试举学生在读报时发现的三例:

1)英国王妃戴安娜去世,有关报道说某处“决定全国降半致哀”(《环球时报》97年9月14日2版)。“致哀”应为“志哀”。因为降半旗只能是“以志哀悼”的意思;如果发唁电,则可说“致以哀悼”。

2)同一版另一篇文章说“英国王权的尊严已发生衰变”。应说“已经衰落”。“衰变”是个专门用语,指一种放射性元素就了另一种元素,是“蜕变”的意思。这里的王权尊严,说“衰”是对的,强调“变”则难讲通。

3)介绍某商品说“可以减少故障突发的机率”(《精品购物指南》97年9月12日)。《现代汉语词典》只有“几率”而不收“机率”,说明这个字是不能任意换用的。因为“几率”(即“概率”,亦称“或然率”)指的是一种相对于无穷来说的量,表示的是一种发生的可能性,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是逼近于准确,然而又不能说一定准确,但却又是准确的。这样的内涵,用“几”表示最恰当。这里的“几”,就是几乎的“几”,是“近乎”、“接近于”的意思,读过“学之所以不能几于古者,非此之由乎”(《问说》)之类的句子,高中学生对这个意思能体会得比较清楚。如果改用“机会”的“机”,对这个复杂概念的体现就不够好,最初翻译这个词的时候定为“几率”是很有道理的。

从这几例也不难看出,用字正误优劣的问题与多方面文化素质的培养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提高对字义认知的层次,既是语文课的一项基本任务,又是体现“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的重要环节。

总之,使学生不断提高字义认知水平以适应现代化的要求,不单要改进语文课的教学方法,还要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特别是中学语文知识框架的改造等方面全盘设计。同时,也可以去在校教育平台,比如,分之道网校,轻松高效有技巧学习语文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