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网 - 成语词典 - 心决定世界——为什么真诚待人换来的却是恶意回应?

心决定世界——为什么真诚待人换来的却是恶意回应?

? 中午爬山闲聊天中,谈到了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一名乘客因坐过站而与司机争执,最后因司乘双方互殴导致车辆失控坠江造成车上15人全部遇难。闲聊中,谈到了乘客中的悲惨,有的再坐一站地就到家了,有的救援人员发现自己家人就在车上,有的是要去给家人过生日,等等。又谈到了对公交车司机应当加强防护,也谈到了应当详细明确规范法规,对肇事者“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安全罪”进行刑事追诉。这些建议我们可能都曾想到过,然而聊着聊着大家 不约而同都聚焦到肇事者的心理上 ,不知是不是受《犯罪心理》电视剧的影响。 但不可置否的是,因为一个人一站地的距离,却牺牲了一车15个人的生命,这是何等的代价,这又是何等的恶意啊?

由此,想到了很多类似的事件:高考报考志愿被别人替换,最好的闺蜜抢走了男友,自己的爱人却成了好友的情人,等等。它们的***同特点就是为了个人目的而牺牲了别人的利益。如果仅仅是不相干的人也可以理解,人嘛,都有自私的一面,都会为自己的利益考虑。但是, 给你造成伤害的,有时往往是你所谓的亲人、好友、同事、闺蜜等之流,让你一时半会儿都缓不过劲儿来,甚至一生都没有想明白,为什么他们要那样做? 在这些事例中,不得不提的,最为惨烈的,就是杭州保姆纵火案。

女主人的善良、宽容和好意,换来的却是34岁保姆毫无人性的杀戮,四个鲜活的生命毁在一个保姆邪恶的手中。想起杭州保姆纵火案,联系到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很多人都久久不能平静—— 为什么他们会有如此的恶意?为什么女主人的善意会遭到保姆如此恶毒的回报?为什么乘客会傻到去抢公交车司机的方向盘 !这种意想不到,深深地震惊了很多处在平静生活中的人。

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时候: 你以真诚相待,对方回应的却是猜忌?你以善良相待,对方回应的却是怨恨?你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善意帮助,对方却认为你是有目的的,甚至给你贴上一些恶意的标签定位? 答案是肯定的,有的。曾经听不同的人苦恼着诉说:“我真诚待人往往得不到真诚以待,不知道是我太单纯幼稚,还是我搞不懂这世界的复杂?”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这两件事让我想起了最近读完的东野圭吾的那本书——《恶意》,也许读完了这本书,你就会理解很多问题。当然,我不是推销这本书,因为东野圭吾不会给我任何提成的。

在《恶意》里,野野口和日高从小就是同学,日高才华横溢、出身优越,有着可贵的品质,他对家境不如自己的野野口没有丝毫嫌弃或者距离感,总是不遗余力地帮助野野口,他也这样对待他所遇到的所有人,真诚、热情、阳光、以德报怨。

而野野口,他没有日高的家境也没有他的才华,更重要的是,他没有日高那样的人格,即使他的工作也是这位朋友努力为他联系,朋友知道他见不得光的秘密也没有拆穿他,但野野口却在内心极度憎恨这位朋友。

他恨朋友写出了世人瞩目的作品而他的能力就只能做儿童杂志的工作;他恨朋友年少时面对恶势力就能挺身而出,而自己只能胆小地缩在一边;他恨朋友总是对他这么善良而他自己却没有半点善意——野野口把所有对朋友的嫉妒和对自己的恨都一并化成毁灭的力量。

他设计了一个巨大的阴谋,从杀死朋友开始,到一步步让外界以为是朋友剽窃了他的作品,他的目的不只是要夺走日高的生命,还要毁掉日高充满了正义和爱的人生,让人们误以为日高是个品质恶劣的坏蛋。

日高的满腔善意,得到的回报却是野野口恶意的回报。

这是一个让我们充满了寒意的故事。日高的真诚没有换到野野口的真诚,日高的善良没有换到野野口的善良,日高的付出没有换到野野口的回报……

回到刚才的问题,为什么你真诚待人却得不到别人真诚的回应,为什么你对别人那么好,有时却能感受到对方对你隐隐的敌意? 就像小说《恶意》中所说的,有必要认识一下,嫉妒这种情感。

嫉妒是人们内心常常都会体验到的情感,它非常普遍。 如果你说我从未嫉妒过谁,这基本是不可能的,但很多时候因为嫉妒会让我们体验到强烈的羞耻,并且外露的嫉妒也会给社交带来很大的障碍。

所以很多人不会把嫉妒表达出来,也有很多人根本体会不到自己潜意识涌起的嫉妒的情绪,就用防御机制把它改头换面了。

嫉妒是什么?嫉妒Envy的词源是拉丁语invidia ,来自动词“invidere”,这个动词的意思就是“有敌意地看着”。牛津英语词典把嫉妒定义为“ 在注视着另一个人拥有一些高于自己的优势时产生的屈辱感 ”;而韦伯词典则把嫉妒定义为“ 在看到别人的优秀或好命运时感到的气恼、羞辱、不满或不安,同时感到一定程度的厌恶,以及占有相同优势的渴望。 ”

当你看到了嫉妒的含义,你也许能够体会发生在《恶意》里面的那个故事,尽管极端得难以想象,却存在着一些奇妙的合理性。

? 每个人心里都有光明和黑暗,光明和黑暗如何转化,要看我们的人格具有怎样的转化功能,有多大的转化力量。

? 野野口最终彻底走向了黑暗,化成了魔。

很多人,时不时也会释放嫉妒的情感来攻击一下别人,这个时候,被攻击的人往往会觉得莫名其妙或者受伤—— 为什么我对你这么好,你却不能以同样的好来回应我,我招你惹你了?

而实际上,对于那些人格本身就比较狭隘阴暗,或者某些边缘人格障碍以及人格特别弱小无法用“自我”来整合“本我”中那些本能的糟糕情绪感受的人来说, 有时你的这种好、这种真诚、这种善意和宽容就是“招惹”——因为你的好反衬了他的不好,你的真诚反衬了他的不敢真诚,你的善意宽容反衬了他的自私狭隘,他对于你拥有的这些他做不到无法拥有的可贵品质而感到嫉妒(屈辱)。

他看到你拥有这些优秀也拥有帮助他人的能力,而自己什么都没有。于是乎,这种嫉妒和不甘心逐渐变成了一种怒气,全然不顾的把矛头全部冲向了你。

你对他的好,让他的卑微无处躲藏;你对他的付出,让他感到无法偿还;你对他的善意提醒,让他感到你无权干预或者指点别人的人生;你不惜代价的维持关系,让他感到你绝对是有目的所图,因为在他看来,他以为他太了解你了,他全然是带着有色眼镜和对你的标签定位去看待你所做的一切!所以,纵使你再痛苦难受、痛哭流涕、伤心欲绝,你的真诚不可能换来理解和回应,相反却是恶意中伤或者敌意的回复,从而陷入尴尬的处境。

如果认识到了这个层面,你就会明白,无论是什么人,每天都会运用很多次不同的心理防御机制,来让自己感觉好一些。比如经过了“合理化”的防御,即使是坏人,也不会在自己的世界里觉得自己是个坏人。他会觉得他做一切都是对的,即使是错的,也有其背后不得不的苦衷。

? 所以,当被扯破了防御,会让人感到愤怒,会激起人巨大的敌意。

当你真诚地、善良地、不计回报地去对待一个人格有问题的人时,你的真诚善良照出了他的卑微,扯破了他编织的防御。在你的映照下, 他发现原来世界还真的有这么好的人,有时想不明白他为什么会对自己这么好,为什么对别人好却不求回报,为什么明明做到这个程度就已经很好了却要做的“过度”呢?

于是过去给自己编的“所有人都很坏都很自私所以我也可以冷血一点”的“合理化”理由碎裂了,你让他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其实确实是一个并不真诚也不温暖的人。同时,在你的好的基础上, 他认为你的好绝对是有目的的,因为在他看来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好,甚至觉得这是不正常的。 其实,最主要的还是他自己心理狭隘,见识短浅,待人不诚所致,根本没有领会到为人处世、立身做人的真谛!

但是,他并没有意识到这个层面,在和不同的人之间相处比较之后,他也会有一些自己的感触,究竟谁好谁坏?同时,在这个时刻他不得不去面对真实的自己——而他一直不能接纳这个真实的自己,于是他对这个逼他看到真实自我的你,产生了巨大的敌意。

正如《恶意》中,日高的一切都让野野口嫉妒,尤其是在公众面前,这种屈辱感,是一种非常强烈的感情,与此同时,日高无可挑剔的高尚品质的现实存在,撕破了野野口为自己构建的世界,他建立的防御崩塌了,在日高面前,他觉得自己就是个LOSER,这令野野口无比愤恨,并最终疯狂。

在《恶意》里,东野圭吾写了这样一句话: 但如果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无论是强烈的嫉妒还是防御体系的被摧毁,都会激发人巨大的恨意。

恨意是有其源头的,而人性,也的确是复杂的。 “恨不知所起,深入骨髓,是最冷的人性。”

? 回过头我们再看杭州保姆纵火案, 这个悲剧中的女主人,面对保姆偷窃三十多万的名表去典当的行为,只是说:“你别这样,缺钱跟我们说。”这是女主人的人格的体现,但是这句话对于这个保姆有什么作用?对于早已沉入黑暗,或许有着边缘人格障碍,或许已经被金钱逼得走投无路的保姆,“缺钱就开口,就能解决问题,而不要想着偷偷摸摸干坏事只要不被抓到就好”, 保姆没有这样的认知,她也不具备在她破碎的内心短期内建立这样的认知和相信的能力。 尽管善良的女主人给了她一条可以通向光明的路,可是她还是选择残忍杀戮铤而走险。这就是保姆的选择。

我想,看到这里,或许前面探讨的问题已经有了答案。

不是这个世界太复杂,你太单纯,而是,你的真诚不一定会给那个得到你真诚的人带来快乐舒服的感受。因为你不是他,你体会不到他的感受;他也不是你,他更不会按照你的做人标准去做。所以,有时你想着怎么样可能会很好,在他看来可能就是一种侮辱;有时你努力去帮他,在他看来可能是一种恶意的屈辱……

感受是复杂的,因为人的心理更复杂。

就好像受人恩惠的人,向人借钱的人,没错他确实很需要这个恩惠这个借款,心里也的确对你感到感谢,但是与此同时,他的内心也可能会有不得不开口向你寻求帮助的屈辱感,他也可能对有能力帮助他,借钱给他的你产生嫉妒和敌意,因为他自己不拥有这样的能力。 还有,不管因为什么原因你没有借给他,嘴上再不说什么,其实在心里已经萌生了一种莫名的恨意。如果你把他向你借钱的信息向别人透露了甚至打听有没有向别人借钱,无意中可能已经失去了信任之基,心中的愤怒感可能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消去的。

? ? 他可能怨恨出身的糟糕或者际遇的不公,而对于看起来一帆风顺或者能够战胜命运的你,感到嫉妒,并将对于自己命运的愤恨一并转移给你。

截然相反的情感,同时存在于人的内心。这就是人的复杂之处。

所以, 你的行为不一定会得到别人相同的对待,回应的分量可能会改变,甚至连性质都会改变。

合理情绪疗法的创始人、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创造过一条 “黄金规则”—— “像你希望别人如何对待你那样去对待别人”。 换句话说, 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别人。

这句话的重点是说, 怎样对待他人才是合适的,这是教我们做人的态度。

但很多人却误以为,我如果想“别人怎么对待我,我就怎样对待别人就好了”,“我对别人怎样,别人就必须对我怎样”——抱着这样的执念去生活,就是所谓“反黄金规则”。这就是我们常常遇到的现象—— 你都这样对我了,我为什么不能这样对你?其实是根本没有学会如何正确做人做事的态度,也就是说把自己对待别人放在第一位,才能得到别人怎样对你!

“反黄金规则”是在“想象”或者试图操控你周围的世界,即使能成功很多次,你也还是会不可避免地遇到失望和伤害。

? 因为黄金规则是不可逆的。

《诗经》有一个词,投桃报李,意思是他送给我桃儿,我以李子回赠他。这是一种美好的情感,是两个人心的交融。但是在实际中,你的桃在他看来是什么呢?恐怕是因人而异的。

如果忽略人与人巨大的差异,比如人格、性格、素养、原生家庭、价值观、生活现状,而 简单地觉得我给你桃了你就一定要回报李,那是你一厢情愿地执着。也就是说,你对别人好,给钱给物给关照、投入时间和精力、吃喝玩乐你全包……,或者“君子之交淡如水”,渴求“心有灵犀一点通”……纵使这样,你心中的桃未必能换来现实中他的李子!!!

? ——这种想法的关键是,忽视了人的感受这个变量。

如果彼此给出的爱意或恩惠是砝码,在天秤的两边,你放上你的爱和恩惠,对方也就自然会放上他对等的爱吗? 可惜人的心,不是天秤。人的心,无法做这样的比较。

很多人在恋爱或者人际关系中受到了伤害,不断问“ 我如此掏心掏肺,你为什么这样狼心狗肺 ”的时候,真的应该跳出自己的情境想一想, 那其实就是因为对方和你不是一样的人啊 。

你的好意可能在另一个人看来就是恶意,

你的真诚可能在另一个人看来就是伤害或者炫耀,

你的优秀可能在另一个人看来就是残忍地攻击。

但是,不得不提的就是, 带着任何目的性的善意,也许对他人来说,才是最大的恶意!

不是说,我们因此就要不真诚待人不对别人善良或者给予帮助还要慎选对象,而是说, 要放下你如何就想着对方应该如何的执念。 有这样的执念是因为你不懂人心。有这样的执念,会让你受伤。

如果你以为所有人都应该会像你一样思考问题,对一件事有一样的反应,那么 这个“以为”本身就满含危险 。无论我们对别人做了什么, 我们都不能想当然地要求别人和我们一样。 对人真诚,就希望人对你真诚,这一样是一种控制和要求。

东野圭吾在《恶意》一书中写道: 令他害怕的,并非暴力本身,而是那些讨厌自己的人散发的负面能量。他从来没有想象过,在这世上竟有这样的恶意存在。

我在《心决定世界》中要说的是: 令他不解的,并非问题本身,而是那些对自己好的人散发的正面能量。他从来没有意识到,在这世上竟有这样的善意存在。

有句话说“ 你的心是怎样你的世界就是怎样 ”,请不要误解这句话,这不意味着你可以创造你身边的一切。

它说的是, 如果你看到黑暗仍能相信光明,体验过悲伤仍能追寻幸福,那么你的世界就还会是光明和幸福的。

因为你相信。你不会因为在一个人一件事上得到了预期之外的反应就改变你的心。

? ? 这个才是“心决定世界”的内涵所在。

聊到这里,觉得有几点体会和感悟非常有必要分享出来。

? 第一,余生很贵,别肆意浪费。 费斯汀格在《冲突、决策和失调》中说:“ 生活中的10%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而另外的90%则由你对所发生事情如何反应决定。 ”

正如前文所说,心决定世界。 你心中怎么想,你如何对待人和事,决定了你生活的世界。 有时因为一些不值得的人和事,心中充满了恨意,甚至“你不让我好,你也别想好”,殊不知往往当过分沉浸于某种不好的经历中,也极难再摆脱负面的纠缠。也就是说, 恨了那么长时间,结果只有心中有恨的人最痛苦。

? 尼采在《善恶的彼岸》中说:“与恶龙缠斗过久,自身亦成为恶龙。凝视深渊过久,深渊将回以凝视。”所以, 遇到烂人不纠结,碰到破事别纠缠。因为烂人永远烂,纠缠十有九坏。 不要为不值得的人和事浪费,相反,应当 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自己最珍贵的人和最值得的事上。

第二,为别人着想的善良,是最高级的修养。 当下浮躁的时代,处处充满了个性张扬,人们习惯于“这与我有什么关系啊!”的冷漠,把大把的闲余时间用于刷存在感,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们的认知。有人说,自己玩自己的,开心就好了。有人说,不麻烦别人是一种修养。有人说,我有自己的选择,为什么要你来指教?有人说,不要拿你的认知来教育我,站位点不同,角度不同,选择不同,谁又能说准谁对谁错呢?等等……

? 其实,问题根源的是,没有认识把握住善良的规律——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

在现实生活中,也不乏存在一些善良的事例。兼职发传单的时候,有人拿了传单还会对你笑着说声谢谢;一个人拖着一个到肚脐的箱子赶火车,好心人帮忙把箱子放到行李架;坐大巴车晕车想吐,邻座妹子很快递袋子、纸巾和矿泉水…… 在这个喧嚣的世界,这些静默的点滴,是对那些走在风雨中的人们的关爱和体谅,哪怕微小,也能带给他们无限的温暖和力量。

所以说,你的心决定了你的世界。 千万不要把别人的善良当成无端的恶意,因为人在这个世界上活下去的一个最重要的动力是——被别人需要。 社会生活中好的关系,一定不是单向的,而是彼此互动,“麻烦”出来的。 懂得麻烦别人和被别人麻烦,保持这种善良的举动,才会走的更远。

第三,坚持多读好书,不断提升人性修养。 周国平在《幸福的五个内在方面,你符合几点?》一文中提出“ 一定要读那些真正的好书! ”许多人在上学的时候是有读书习惯的,出来工作,一忙慢慢地就把这个习惯丢了。生命长河有限度,能够用来读书的时间其实是非常有限的,世界上的书是汪洋大海,你不管怎么努力地去读,也只能勺大海里的一瓢水,不可能读穷尽的,所以 你一定要去勺那瓢最好的水。

可是哪一瓢水是最好的呢?对每个人都不一样的,你要自己去发现对你好的那一瓢水。 被时间检验出来的好书,时间所承认的好书,那些经典名著,那些大师的作品,那些作品你读了一般不会觉得上当。

读书一定要读好书,不要读那些平庸的书。因为不是所有的书都是好书,也不是所有的观点都是正确的。

有些人只是处在自己的处境和理解撰写的内容,难免出现偏激和误导,这就需要自己进行辨别。特别是在手机网络成为人人每天必备品时候, 碎片化的阅读,投其所好的推送,带着情绪的偏激引导……,往往会被一些公众号带跑,其背后的利益关系和意识形态的渗透尤其惨烈,需要自己很好的辨别,只有在真正的好书中汲取营养,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中修身养性,才能在自我完善提高中实现人生的价值。

毛泽东在1939年12月21日的纪念文章《纪念白求恩》中写到: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人生之路,漫长又短暂,也许我们做不到白求恩那么高尚无私,但 需要我们始终保持一颗善良之心 。然而, 这也是一件简单却又最难做到的事,需要不断学习思考、修身养性、永远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