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心者比劳动者对社会更有贡献
反方一辩:刘萍
主席、对方辩友,大家
首先我想阐述一下劳心者和劳力者的含义问题。现代汉语词典的756页上解释说:劳心者指主要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劳力者指主要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当然,这一点对方辩友解释的非常好。
的确,社会财富的增值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是由劳心者和劳力者***同创造的,二者缺一不可。所以我方并不否认劳力者的贡献,但我方认为,劳心者比劳了者对社会的贡献更大。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对我方观点进行阐述。
第一,意识具有巨大的反作用,特别是正确的意识能更好的指导人们实践。现代社会是什么?或现代社会正朝着什么方向发展?那就是信息社会,信息社会是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社会,生产过程会日趋自动化,生产劳动会日趋智力化,脑力劳动对社会的贡献也会越来越突出。像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他就是信息社会典型的劳心者,他所创造的微软科技,世界人有目***睹。2001年,他还成立了世界最大的慈善基金会,总额达到240亿美元。
第二,我们劳心者掌握着最先进的生产方式,能够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相信大家都听说过这样一句话“中国人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一靠袁隆平,他的杂交水稻使水稻增产20%,到2010年,就至少可以解决10亿多人的温饱问题,这样的贡献还不够大吗?
第三,我们劳心者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科学理论,并且有着更加灵敏的创新能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现代国际间的竞争关键是科技的竞争。“这话不是我说的,是邓小平说的。2005年国务院颁布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纲要》明确指出: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基础。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国家,是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
所以,我方的观点是劳心者比劳力者对社会的贡献更大!谢谢!
反方二辩:朱思华
首先,我想请对方辩友注意几点问题:
对方辩友说:“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生产劳动贯穿于人类社会的始终,为人类创造出所需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可是,基础得就是贡献更大的吗?人活着必须得吃饭穿衣,但人活着就是为了吃饭穿衣吗?明显是劳心者组织社会资源,管理劳力者,创造出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推动社会的发展贡献更大。
对方辩友还说:“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请注意,这里的人民群众并不单指劳力者,也包括劳心者。虽然劳心者在这个群体中所占的比重小,但他们的贡献是不能量化的,不能因为劳心者的比重小就说他们的贡献小。
对方辩友还说:“劳力者是劳动的主体。”可是劳心者也有劳动,劳心者运用智慧或更高的知识去带动劳力者去实现价值,如果没有高智慧的人来指引,纯粹的劳动得到的东西就会非常微小,甚至可以说是贫瘠的。
事物的变化发展最终是通过质变实现的,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如果事物仅仅停留在量变阶段,那还只是同质事物的重复或增减,事物的根本性质并没有发生变化,发展也就无从实现。只有质变,飞跃才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才能使新事物代替旧事物。那么如何实现飞跃呢?关键在于劳心者,劳心者密切关注着事物,当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时,劳心者果断地不失时机的突破其范围和限度,积小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因此,我方认为劳心者比劳力者对社会的贡献更大。
反方四辩:王维
大家好!首先感谢学校给予我们这个机会进行辩论。
历史的书页掀开了当今时代的边角,我们在曾经贫瘠的土地上建筑起了人烟埠盛的城镇,我们探明了似乎深不可测的海洋中的宝藏,我们在高远的苍穹中留下了足迹。这一切都是劳心者与劳力者***同作用的结果,而关于劳心者与劳力者谁的贡献大的问题,从古辩到今,我想,这个答案在当今时代应该更加明确了,那就是:劳心者的贡献更大。
首先,我洗想总结一下对方辩友观点中的错误。
第一,对方辩友强调劳力者是从事生产实践的主体,但是,对方辩友请注意,不能用量化的观点看待问题。
第二,对方辩友一再说劳力者起着基础性的作用,但是基础的不一定是最重要的。这一点,我方已经作了阐述。
劳力者的作用固然很大,但是劳心者的作用更大。
第一,意识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思维着的精神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花朵。这些花朵簇拥着劳心者,人类历史就是在这些花朵的芬芳和娇艳中书写着一个个奇迹。
第二,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同发展的结果,量变是基础,质变才是关键,才是最重要的。而恰是由劳心者促成了这些质变。不论是科技革命的历史,还是改革大潮的历史,都证明了这一点。
第三,知识经济时代已经来临,科学技术成为了第一生产力。我们劳心者代表着最先进的生产方式,掌握着最先进的科学技术,这是最革命的力量,自然为社会发展作出莫大的贡献。
现在,已经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实施了“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战略,相信我国的发展将迈向一个新的台阶。
看吧!前方是一条铺满鲜花的道路,是一条洒满阳光的道路,智慧是我们的向导,知识是我们的启明星。那条道路将会越来越宽阔,越来越明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