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网 - 成语词典 - 善在古文中的意思

善在古文中的意思

善在古文中的意思如下:

一、含义

善为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西周金文,古字形由表示吉祥的“羊”和“誩”组成,合起来表示吉利话、吉祥的言辞。“善”的基本义是美好,特指人的言行、品德符合道德规范。

“善”又作动词用,表示使事情向好的方面发展,把事情做好,由此引申为善于、擅长,又引申为容易出现的或经常发生的。“善”也用作意动,表示认为好之义,由此引申为表示同意,为应对之词。“善”还指双方关系融洽,作形容词。“善”也用作副词,指尽心尽力地。

二、补充资料

会意字。“善”在古文字中写作“譱”。甲骨文里没有此字,最早发现的“譱(善)”字是在西周金文中(图1)。“善”的形体,是上面一只“羊”,下面是两个“言”组合成的誩(jìng)。“善”从“羊”,这与羊的某些品格有关。

传说“羊”既是美好、吉祥之物,又是一种能判断善恶是非的为人所爱的动物。而“誩”,从二言。《说文解字·言部》:“誩,兢言也。从二言。”饶炯部首订云:“言之通义为直言。誩,犹二人直持其说,各不相让,盖争言也。”

这就是说,“誩”代指二人各执一词,争讼不止。那么“善”的造字意义就是:两人争讼不已,而羊介于其中进行评判。

三、古籍释义

又《诗·鄘风》:女子善怀。笺:善,犹多也。《礼·文王世子》:尝馔善,则世子亦能食。注:善谓多于前。又《礼·曲礼》入国不驰注:驰善躙人也。疏:善犹好也,车驰则好行刺人也。又《礼·王制》注:善士谓命士也。又《礼·学记》:相观而善之谓摩。疏:善犹解也。

又《礼·少仪》:问道艺,曰:子习于某乎,子善于某乎。疏:道难,故称习。艺易,故称善。又《前汉·西域传》:鄯善国,本名楼兰王。又与单通。《前汉·匈奴传》:单于曰善于。又《广韵》:姓也。《吕氏春秋》:善卷,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