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97年版《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中注释一,师傅是工、商、戏剧等行业中传授技艺的人。注释二显然是延伸义,“对有技艺的人的尊称”。
最早的对师傅的记载大约在先秦春秋时期,《梁传昭公十九年》:“羁贯成童,不就师傅,父之罪也”,在这里师傅等同于老师,他们“传道、授业、解惑”。师傅还有其他更为丰富的含义:指旧时衙门的吏役,僧道出家人等。至于后者,看《西游记》的孩童们会告诉你:唐僧不就是孙猴子他师傅(父)嘛。
工厂师傅最多,不是学徒的,便是师傅。师傅们手沾漆黑的油污,心眼却十分踏实,脸上还维持挂着谦虚的笑容,技术故障来了熟门熟路多能“了难”。年纪大的是老师傅,年纪轻点的,在姓前加个小也是师傅一个,工厂里的车厂师傅,路边的修车师傅,驾驶室里坐着的司机师傅,技术就是师傅哪。但也有例外,比如说,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忽然全中国都师傅了:不管你是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干哪行有技术没技术的,见了面、问个路、买件东西,都统一口径喊师傅,到派出所报个案,不再是警察同志,而是警察师傅了。
“泛尊称是在最广泛的场合下,社会成员普遍使用的带有一定敬意的称呼语,它最能集中体现人们在特定社会时期的整体价值倾向和当下社会心态的变化。”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李明洁说。无疑,在当时“师傅”称呼得以泛化不是偶然的。直到八十年代,沿海一带先改了“师傅”口音,见面称呼:先生、小姐(女士)。
1996年底,“师傅”称呼在上海市民心里的接受率是21.73%,远在落在“小姐”(38.80%)、“同志”(29.82%)和“先生”(27.22%)之后。生活中时常被别人称作“师傅”的只有13.26%,更有54.88%的人明确表示不愿意被人称为师傅,显示出个体归入社会某一阶层(即某个由多项社会特征构成的集合体),“社会归位”安装完成。
那么到了21世纪的今天,被人喊作师傅的有:五十岁的修照相机的伯伯;建筑工人;食堂师傅等。随着人们交往思路的拓宽,出国留学成为现象,更多丰富自身素养的人,进驾校学开车,参加各种语言短期班的培训,在获得这更多技能的时候,就会有更多的师傅涌现出来。而师傅不永远是师傅,学徒也不永远是学徒。
师傅作为称呼不会消失,但不断变化的社会文化、政治、经济因素,使它具有不同于以往任何时代的新内涵。
希望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