赦免权,国家元首或国家权力机关在司法方面宣布对刑事犯所犯罪行的宥免和对刑罚免于执行而发布赦免令的权力。
赦免是政府给予一个特定团体的囚犯或特定类别的囚犯的免罪,权威性的法律词典《布莱克法律词典》解释“赦免”:政府给予一个特定团体的囚犯或特定类别的囚犯的免罪。
赦免分为大赦和特赦。大赦适用范围广泛,可以免除刑罚的执行,也可以免除刑事追诉,即同时消除刑和罪,被赦免之罪不能作为刑事前科和累犯的理由。特赦范围小,仅免除特定人的刑,不免其罪。
扩展资料:
古希腊:
公元前404年雅典海军将军和民主领袖色拉西布洛斯(Thrasybulus)领导雅典人民对抗当时的寡头政府“三十暴君”,获取胜利后色拉西布洛斯赦免大部分统治阶层的贵族,但把“三十暴君”排除在赦免名单之外。
古罗马:
凯撒大帝统治时期,凯撒大帝多次赦免他的敌人。当时的罗马人为了表示对凯撒的赦免心存感激建了一个寺庙。凯撒却死在一个曾几次赦免的部下参与者的刺杀中。
中国:
在《周礼》中提到了西周的审判原则“三赦”,即“壹赦曰幼弱,再赦曰老耄,三赦曰惷愚”。“幼弱”为8岁以下幼童,“老耄”为80岁以上老人,“惷(chǔn,同‘蠢’)愚”为有精神疾病的人。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统治历史上皇帝即位、改年号、册皇后、立太子、平叛乱、开疆土、遇灾异、有疾病都能成为赦免的理由。
1954年,中华人民***和国其宪法中规定了大赦和特赦,而宪法中只有特赦规定:“中华人民***和国主席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发布特赦令”。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