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网 - 成语词典 - 惟在文言文是什么意思

惟在文言文是什么意思

1. 文言文两则中的“惟”是什么意思

惟(wéi)[动]

⑴ 形声。字从心,从隹(zhuī),隹亦声。“隹”意为“鸟头”、“锐头”、“尖头”。“心”与“隹”联合起来表示“心尖起来”(心像鸟头一样形成了尖头,有了明确指向)。本义:心思集中于一点。转义:用为副词,相当于“仅”、“只”。英译为on(e)ly

⑵ 同本义think

惟,凡思也。——《说文》

臣窃惟事势。——贾谊《治安策》

吾惟之,坚子固不足遣。——《汉书·张良传》

⑶ 又如:惟思(思虑);惟度(思考忖度);惟念(思念;考虑)

⑷ 为,是be

万邦黎献,***惟帝臣。——《书·益稷》

不变惟何。——英赫胥黎著、严复译《天演论》

⑸ 有have

相亦惟终。——《礼记》

⑹ 听从,随从obey

大国苟不以为然也,则亦惟命耳。——刘献廷《广阳杂记》

⑺ 又如:惟惟(听从顺服的样子)

⑻ 愿,希望hope

若草庵见毁一节,成功之后,万惟留心。——《英烈传》

⑼ 又如:惟所欲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任意而为)

⑽ 在于lie in

德惟善政,政在养民。——《书·大禹谟》

副词

惟(wéi)[副]

⑴ 用来限定范围,相当于“只有”、“只是”only

惟明克允。——《书·舜典》

惟士为能。——《孟子·梁惠王上》

惟闻女叹息。——《乐府诗集·木兰诗》

惟吾德馨。——唐·刘禹锡《陋室铭》

惟有乳下孙。——杜甫《石壕吏》

惟手熟尔。——宋·欧阳修《归田录》

惟送死可以当大事,长公(袁可立子袁枢)无愧斯语矣。——明 陈继儒《大司马节寰袁公家庙记》

夫植物之中,禀真刚之气者,惟松为独多。——明·宋濂《看松庵记》

惟,独也。常语也。或作唯、维。——清·王引之《经传释词》

⑵ 又如:惟一惟精(精诚专事,毫无杂念);惟义是从(只要有道理就坚决服从);惟口起羞(谓言语不慎,招致羞辱);惟利是求(一心为利,别的什么都不顾);惟精惟一(精纯专一)

⑶ 表示动作、行为的重复,相当于“又”again。如:惟新(更新)

⑷ 相当于“犹”、“还”still

惟,犹犹也。——裴学海《古书虚字集释》

连词

惟(wéi)[连]

⑴ 表示并列关系,相当于“与”、“和”and

告尔四国多方,惟尔殷侯尹民。——《书·多方》

⑵ 表示顺承关系,相当于“则”then

德威惟畏,德明惟明。——《书·吕刑》

⑶ 表示让步关系,相当于“即使”、“虽然”even if

惟信亦为大王不如也。——《史记·淮阴候列传》

介词

惟(wéi)[介]

由于,以because

亦惟汝故,以丕从厥志。——《书·盘庚中》

助词

惟(wéi)[助]

⑴ 用在年、月、日之前

惟二月既望(既望:农历每月十六日)

⑵ 用于句首,无实义

惟士无田,则亦不祭。——《孟子》

⑶ 用在句中,起调整音节的作用

无疆惟休,亦无疆惟恤。——《召诰》

2. 文言文中的"唯是"是什么意思

“唯……是……”没有具体的含义,只是文言文中的一种宾语前置格式。

如:唯你是问,”是“把宾语”你“前置了,意思是”只问你“、”只追问你的责任“、”只问责于你“。

又如《左传·襄公十四年》: ”唯余马首是瞻!“(意思:只看我马头所向而行动。瞻:看)

再如《孙子·地形篇》: ”故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民是保。“(意思:因此,作将帅的带兵前进不追求名利,后退不逃避罪责,只为了保护老百姓。)

扩展资料:

副词“唯”,限制动作行为的范围,助词“是”标志宾语前置。可译为“只……”。

唯, 读 wéi,是形声字。本义为恭敬的应答声,表示应允,如“唯唯诺诺”。

唯,假借为范围副词, 读 wéi,用来限定事物或动作的范围,相当于“只”“只有”。.如“唯独”、“唯恐”、“唯利是图”、“唯命是从”、“唯命是听”、“唯我独尊”、“唯一”、“唯有”等。

唯,又假借为语气助词,表示肯定、强调,也可起调整音节的作用。如“唯其”、“人心唯危”,也写作“惟其”、“人心惟危”。惟妙惟肖,最初写作“维妙维肖”。“维妙维肖”的“维”,是语气助词,用法与“唯其”的“唯”近同。

3. 文言文中的“惟”和“唯”怎么区别

唯:<;象>;形声。本义:急声回答声

<;副>;只有,只是

以,因为

<;连>;虽然,纵使

<;助>;表示肯定

用于句首,无实义

惟:<;动>;形声。本义:思考;思念

<;副>;只有,只是

表示动作、行为的重复,相当于“又”

相当于“犹”、“还”

用在句首,表希望、祈使

<;连>;表示并列关系,相当于“与”、“和”

表示顺承关系,相当于“则”

表示让步关系,相当于“即使”、“虽然”

<;介>;由于,以

惟独:就单单的意思

唯独:

具有在其他人中所不能找到的根本特点的

排除任何他人或他物的;再没有别的人或别的东西的

唯独他到达了

单单;只有

古汉语虚词词典中:

唯,可用作副词、连词、助词。先秦时已有用例,后一直沿用于文言中。现代汉语书面语也使用。

惟,可用作副词、连词、助词。先秦已普遍使用,后一直沿用于文言中。

《说文》中对两个字的本意解释:(可以看最前面的词霸上找的内容.)

“唯,诺也。”

“惟,凡思也。”

在字的本意上,二者是有差别的“唯”表一种应答,“惟”表示思考。

像“唯唯诺诺”就不能用“惟”。而且作为副词时“惟”没有表示“应答”的意思。

而“惟妙惟肖”就不能用“唯”

“唯”并不能完全取代“惟”,只是,在现代汉语中,用到只能使用“惟”的情况并不多

4. 者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是什么

助词 1.用在形容词、动词或形容词性词组、动词性词组后面,表示有此属性或做此动作的人或事物. 例子:、老~、读~ 2.用在某某工作、某某主义后面,表示从事某项工作或信仰某个主义的人. 例子:文艺工作~、***产主义~ 3.(书面语)用在数词或方位词后面,指上文所说的事物. 例子:、二~必居其一 4.(书面语)用在词、词组、分句后面表示停顿. 5.用在句尾表示希望或命令的语气(多见于早期白话). 例子:路上小心在意~代词 指示代词,“这”(多见于早期白话). 例子:番,边常见含义 备注:加粗例句为中小学语文课本中的例句代词 1.同现代汉语解释助词1 例:①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塞翁失马》 ②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 ③后遂无问津者.——《桃花源记》 ④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醉翁亭记》 ⑤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触龙说赵太后》 2.用在名词后,相当于“.的人” 例: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愚公移山》 ②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 ③以君为长者——《唐雎不辱使命》 3.用在时间词后面,表示“.的时候” 例:①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明夷待访录》 ②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 4.放在数词之后,指代上文的几个人或几件事. 例:①或异于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②此数者用兵之患也. 5..……的原因 如::①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在也 6.判断语句 如: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助词 1.用在假设复句或因果复句中表停顿,以提示下文. 例: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诸将吏敢复有言当迎曹者,与此案同!——《资治通鉴》 2.放在疑问句末,表示疑问. 例:何者?上下之分也. 3.与“若”之类字组成某种词组,或单用,表示比拟,相当于“.的样子”、“.似的”. 例:①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唐·柳宗元《黔之驴》 ②言之,貌若甚戚者.——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 4.放在主语后,引出判断.构成“者。

也”的结构. 例:陈胜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生僻/不确定含义 1.(不确定)助词,放在假设复句中,表示假设,相当于“如果.”、“.的话”. 例:①入则无法家弗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②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③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2.(不确定)放在陈述句末,表示陈述结束. 例:①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②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 3.(生僻含义)通“也”:----《韩非子·八经》:“任事也无重……处官也无私.”《说苑·政 也理》:“鲁无君子也,斯焉取斯.”也均作“者”义解,而见古书中“者”“也”可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