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题:《使用网络语言的利与弊》
主持人:只剩骨头的猫
评委:南浔小施、sunyu929 、韦爵爷、烈云(Yesky社区频道)、广安龙独(Yesky下载频道)
正方:菜鸟之家
口号:“爱我所爱,我行我素。”
队长:东华寻欢1号
副队:公平2001
队员:coffeelulu 、明月几时有 、紫云、冷月照孤魂、no194 、黑龙主人
反方:花雨夜
口号:“岁月流逝,花雨夜品位友情。”
队长:神一样的儒生
副队:水晶小龙龙
队员:断桥、衣冠禽兽、浙江的乐乐、月光帅哥、米老虎、晓雨
比赛实录:
(主持人)只剩骨头的猫:
今天的辩题是《使用网络语言的利与弊》。正方的观点是使用网络语言利大于弊,反方观点是使用网络语言弊大于利。如今网络语言可以说是随处可见,例如:"美眉"、"斑竹"、"7456"(气死我了)、"大虾"、"粉丝"等等,现在网上流行着这样两种说法:有的人认为网络语言是对传统语言的补充,有的人认为网络语言不利于语言规范,对于网络语言的使用一时间出现了严重的分歧。那么网络语言的使用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下面有请双方辩手进场,我宣布首届Yesky网络辩论赛决赛正式开始,双方辩手可就你方观点进行阐述和辩论。同时,预祝两支代表队在决赛中有出色的表现,并取得好的成绩!
自由辩论
(反)神一样的儒生:
我方的观点是使用网络语言弊大于利。
众所周知,自因特网诞生以来,便以其高效,即时,信息量大的优势席卷了整个世界,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种社会体系。有社会体系,就存在互动。从这点上看,语言便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社会互动,人们籍由语言传递思想,情感与欲望。语言不单是人类自主且有意识的行为,也与文化有关。而现今网路语言的出现,却有颠覆文化的嫌疑。
我们知道文字是文化的有形载体。而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文字(书写)的存在只是为了记录口语。文字是口语或者说是语言的视觉符号,相信大家都认同这个观点。基于这样的一个***识,我想就下面几个网路语言现象和正方同学做个讨论,同时亦请正方同学为我们释疑。
中文文字的形成是结合形意音三个方面。在形成文本的时候,多半以形意为主,语音为辅,而在解读文本的时候则强调文字本意与语意的结合。可网路语言却显得极为混乱,似乎是先淡化字意与字形,接下来强化语音。本末倒置。
试举例:
1、请问GG几点啦?
2、请介绍几个有趣的摄取给我。
3、3Q3Q
以上几个例子,都是在相同的语音下变化字形。所以“GG”是“哥哥”,“摄取”是“社区”3Q3Q是英文谢谢你。这些情况相信大家经常碰到,在我们会心一笑的同时,可否想到这其中隐含的更深层次的严峻问题呢?那就是参与者视网路视语言为一个可颠覆场所和主题。对于文字和文化的权威性及正确性提出了挑战,并带有蔑视的意味。构词学中的简缩法。是这样的一种情况,即为建立在语音基础上的构词方式,透过语音的近似性进行变化使原本较长或者是较复杂的词汇变的简单。而在网路上这种变化却无任何的章法。如:“酱”,请问正方同学能从这里面看出“就这样子”的意思来吗?再如“ur”,您又能从中看出英文“you are”来吗?
以文本为主要形态的网路语言,不但在语法上有改变,同时还存在语音的转换,就社会学的角度上看,是一种符码转换。而此种转换不可避免地会影响人际间的价值及规范。如:“你的协姐素随?”“你素不素出企玩?”等等,这些句子就字面意义来理解是相当令人困惑的,试着念出来,也还是无法了解其意。原因是书写者可以依照自己的喜好来选择用字。上面前一句讲的是“你的学姐是谁?”后句是“你是不是出去玩?”打出的话和要表达的意思相差万里。而从这点上,我方认为网路语言已经完全背离了语言的初衷和作用,走上一条不归路。
以上三点,也只是揭示了网路语言的冰山一角,相信更多的不利于语言发展的情况会慢慢在后面浮现出来。
在这篇文字最后,我想援引一位国家教育部首长讲的一段话。,他说:现在的学生开口“哇塞”,闭口“酷”的,让人不知所云。更可怕的是,有些学生在作文中,尤其是日记、周记里面充斥着大量的类似语言。
据了解,学生们的类似语言相当一部分是从网上学来的。这位首长呼吁,现在学生上网的越来越多,而学生们又正处于打基础的时候,如果对网络语言不加以引导,就可能会对正规语言的学习产生负面影响。
谈到这里,相信这一切已经能有力地支持了我方的论点:使用网路语言弊大于利。正方同学以为然否?
(正)明月几时有:现在很多语文老师看重的是语言的规范性,这是对的,它可以保证语言的纯洁性,但这种规范性要有弹性 ,是动态的不应是僵死的规范。
(反)浙江的乐乐:你凭根据什么来区分什么是动态的规范,什么是僵死的规范。
(反)衣冠禽兽:不错,我对明月几时有的观点表示赞同。谢谢您站在了我们这真理的一边。语言自诞生之日起,就一直是处于变化和发展之中的。这点应该对你我双方来讲没有分歧。只是我想请教的是,如果弹性到了极致,反儿失去了它的弹性怎么办?大家都知道,这就好象弹簧一样,在它的弹力到了极致的时候,也意味着它要么断裂,要么变成一跟铁丝。请注意,我们双方辩论的是主题是利大弊大,而不是存在的是不是合理。发言完毕,谢谢。
(反)断桥:请问对方辩友,如何动态?事物是发展的,我们看事物也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但是不是任何事情都可以用动态来描述的,比如照片。
(正)coffeelulu:语言的发展是社会变化的体现,它是动态的,活的、在社会发展的同时,相应的规范不应停滞不前,做出适时调整比将网络语言一棍子打死更重要。
(反)断桥:“做出适时调整比将网络语言一棍子打死更重要。”我方没有任何人试图将网络语言一棍子打死,再次提醒对方辩友别跑题。另对方辩友认为“做出适时调整更重要”,这个观点我方非常赞同,请问,为什么要进行调整呢?
(正)coffeelulu:调整的目的正是为了让它更能为大多数人所用,会的发展必然产生新事物,新事物的产生也必然将引发一场讨论。我们能看到网络语言新奇,幽默,网络文学的大量出现就为一些有生命力的网络语言提供了一个流传下来的平台,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室正在编纂一部《新词词典》,一些网络语言,比如“菜鸟”、“大虾”、“灌水”之类能够反映出新事物,又能被大家所接受,使用频率较高的词将收录进来。
(正)coffeelulu:网络语言是汉语语言在网络环境下的一种语言变体,是汉语词汇的外围部分,它可与内核部分的基本词语相辅相成,互不取代。网络语言中一部分词汇在经过长时间考验被人们接受后也可以进入基本词汇,因为当代汉语中每年大概出现1000个左右的语文性新词语,也是时代的产物,人们的创新使用。
(反)月光帅哥:但也有一部分是输入法“智能ABC”的错误结果吧?正方的观点该不会是创新使用的一半要去学不正确的东西?
(反)神一样的儒生:coffeelulu偏题了,谁也没说要完全推翻网络语言,我们要辩论的是他的弊大于利。 (正)东华寻欢1号: 很多网络语言是创新,比如:mm。由“妹妹”或“美眉”一词拼音字母“mei mei”的首字母组成。但是并不作为“妹妹”使用,其含义是“女孩”(包括已经不能算作女孩但仍然被称为“女孩”的年轻或不年轻女性)。
(反)水晶小龙龙:这就是对方辩友所说的快捷方便么?一个MM都要这么麻烦去理解?80年代的“小姐”,就是这么被糟蹋了,你们还想糟蹋多少传统文化?
(正)明月几时有:你不觉得MM这个词是创新新词吗?而小姐一词是本来就有的!我不明白MM一词如何能和传统文化联系在一起?谢谢对方辩友。
(反)神一样的儒生:MM可以立即理解为妈妈,可以理解为麻木,可以理解为马母。这样的创新你敢用么?
(反)浙江的乐乐:我觉得MM这个词是创新,但是请注意,汉字是以形为主的。你所创新出来的MM算是英文还是汉语?
(反)衣冠禽兽:引用一下对方辩友coffeelulu的话,“网络语言是汉语语言在网络环境下的一种语言变体,是汉语词汇的外围部分,它可与内核部分的基本词语相辅相成,互不取代。”您的话是大有道理。但是我不明白的是,现在的网路四处充斥着诸如“各个你好啊”、“这摄取有点意思”此类的语言。那他们的互不取代体现在哪里?相辅相成又体现在哪里?请您别告诉我“摄取”=“社区”;“各个”=“哥哥”啊!如果是这样的话,我立马赶回去学校找我那些个中文教授要学费去!
(正)东华寻欢1号:网络语言的利是有目***睹的。大家都用过。我方主要是说网络语言利大于弊。
(反)浙江的乐乐:我用过才知道是弊大于利的,所以我用的很少。因为并非毫无利可言,所以在有些场合也偶尔用用。
(正)东华寻欢1号:那我告诉你,我也用过,而且好用,大家一直在用,衷哥,PLMM,等到处可见。(反)浙江的乐乐:我知道你也用过,并用你认为是利大于弊,但我真的很不明白,你为什么到现在为止还有用一下,让事实证明你的观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反)衣冠禽兽:呵呵,这话真有意思。如果依照你的逻辑思维来考虑的话,我是不是可以这么说:小偷的好处是有目***睹的,我们都做过。我现在的意思就是要告诉大家,小偷是一种很高尚的职业!呵呵,对方辩友,存在的就是合理这话有些偏颇,但存在的未必就是正确的这话却是大大的真理啊!这话不是我说的,是毛主席他老人家说的。不服找他去。嘿嘿。
(正)东华寻欢1号:对,这是不可排斥的,网络语言随着网络人群的加大而推广,和你的“小偷理论”没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