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圣母院的批注:
巴黎圣母院耸立在塞纳河的西堤岛上,是法国巴黎的地标性建筑之一。西堤岛是巴黎的中心,也是巴黎的历史发源地。“巴黎”这个名字,最早来源于公元前3世纪西堤岛上的渔民巴黎斯人(Parisii)。
巴黎圣母院不仅珍藏着大量13-17世纪的古老艺术品,其本身更是世界建筑艺术史上的精品,以哥特式的建筑风格闻名于世。在它之前,教堂建筑大多数笨重粗俗,沉重的拱顶、粗矮的柱子、厚实的墙壁、阴暗的空间,使人感到压抑。
巴黎圣母院冲破了旧的束缚,创造一种全新而轻巧的骨架,这种结构使拱顶变轻,空间升高,光线也更加充足。这种独特的建筑风格很快在欧洲传播开来。
扩展资料:
巴黎圣母院对法国人的历史文化价值不言而喻。这座建筑已经有约760年的历史,见证了法国从古代、近代到当代的诸多重大历史事件。
对于法国、对于巴黎这座城市,巴黎圣母院都早已成为不可或缺的标志性建筑,深深地融入了当地人的生活,也融入了他们的情感。因此失火之后,整个巴黎都为之哀伤,为之祈祷。
而在遥远东方的中国,巴黎圣母院的火情也牵动人心。毫无疑问,在所有的法国历史文化建筑当中,巴黎圣母院在中国的知名度是最高的,在很多中国人心目中有特殊的位置。这得益于一位法国作家的一部作品。这位作家就是雨果,这部作品就是《巴黎圣母院》。
1923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了维克多·雨果同名小说的中译本《活冤孽》。几年后《孽海花》作者曾朴又推出译作《钟楼怪人》。
1949年前后,陈敬容译本《巴黎圣母院》出版,这个名字被沿用下来。但《巴黎圣母院》真正的“火”,却是在中国刚刚结束了那个特殊的年代之后的一段时期。
那时,《巴黎圣母院》因为雨果左翼的立场,以及该书对于资本主义的批判,成为改革开放之后在中国公开出版发行的最早一批西方文学作品之一。同名电影也在这一时期重新公映。这对当时的中国读者、观众以及这部作品,都是幸事。
刚刚走出禁锢年代的读者和观众,就像呼吸新鲜空气那样,贪婪地欣赏着、感受着来自异域的文化,感受着那些久违了的价值和情感。于是《巴黎圣母院》就成为一代人的集体记忆,巴黎圣母院也因此在一代人的思想上和情感上有了特殊的意义,成为人们心驰神往的地方。
巴黎圣母院失火,焚毁了标志性的塔楼,实际上也焚烧着万里之外一代中国人心中一些宝贵的东西,那些关于爱情,关于人性,关于忠诚,关于博爱的宝贵记忆。就这样,巴黎圣母院成为了中国人的巴黎圣母院。
人民网-中国人心中的那座巴黎圣母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