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郎自大是个贬义词,也是汉语圈认识率最高的成语之一。几乎所有的汉语工具书都把“夜郎自大”释为对妄自尊大者的讽喻,如《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的释义为“妄自尊大”,《辞海》第六版的释义是:比喻狂妄地自高自大,《古代汉语词典》的释义为:“妄下雌黄,反而对自己无益,后多引申为自高自大。”我们的语文老师也根据汉语工具书的释义,教我们千万不要做一个夜郎自大的人。很多人也正是通过“夜郎自大”这个成语,知道了中国古代的西南,还有个夜郎国的存在。
那么,历史上的夜郎国真的妄自尊大吗?答案是否定的。
夜郎故事首见于司马迁的《史记》,原文是“及元狩元年(前122年),博望侯张骞使大夏来,言居大夏时见蜀布、邛竹杖,使问所来,曰:‘从东南身毒国,可数千里,得蜀贾人市’。或闻邛西二千里有身毒国。骞因盛言大夏在汉西南,慕中国,患匈奴隔其道,诚通蜀,身毒国,道便近,有利无害。于是天子乃令王然于、柏始昌、吕越等人,使间出西南夷,指求身毒国。至滇,滇王尝羌乃留,为求道西十余辈。岁余,皆闭昆明,莫能通身毒国。
滇王与汉使者言曰:“汉孰与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自以为一州主,不知汉大。”
这段话告诉我们,张骞出使西域时,在大夏(今阿富汗)市场上有两个重大发现。一是发现了蜀郡的蜀布,二是发现了邛竹杖。当时,这两种商品在当地卖的十分火爆。张骞向商人询问:“这两种商品来自何处?”商人告诉他,来自身毒(今印度)。张骞猜测,从身毒到蜀地,一定有一条秘密的贸易通道。否则,来自蜀地的商品就不可能经由身毒中转到大夏。张骞把他这个猜想汇报给朝廷,汉武帝即派王然于、柏始昌、吕越等人为使,到西南夷寻找通往身毒的贸易通道。汉使到了滇国后,滇王尝羌招待了汉使。接下来,汉使开始寻找西去通往印度的道路。但找了十多年,却都因为昆明不让汉使者通过而无法找到西去之路。这里的昆明不是指现在的云南省会昆明,而是古滇国的邻国昆明国。昆明国是云南最早生产和使用青铜器的国家,拥有“可数千里”的地方,可谓财大气粗。也正因为此,“昆明之属无君长,善寇盗,辄杀掠汉使,终莫得通”。
回到“汉孰与我大”的话题,汉使在滇国逗留期间,滇王向汉使提出一个问题:“汉孰与我大?”汉使者离滇返京途经夜郎时,夜郎王也向汉使提出了同样的问题:“汉孰与我大?”
在《史记》中,司马迁说的很清楚,由于道路不通的原因,汉与西南地区的诸侯国缺乏沟通。汉使来到西南时,滇王和夜郎侯先后向汉使提出了“汉孰与我大”的问题。人家不知道自己的国家与汉朝相比谁大谁小,向汉朝的使者打听一下就成了妄自尊大了吗?再说了,首先向汉使提出“汉孰与我大”这个问题的人是滇王,然后是夜郎王提出了相同的确良问题。若追本溯源,“汉孰与我大”的专利应属滇王,夜郎王不能专美。还有,如果夜郎王只是问一句话便成了妄自尊大,昆明王直接“杀掠汉使”的行为又如何解释?
夜郎王既没有首先提出“汉孰与我大”的问题,也没有杀掠汉使,怎么就被戴上了夜郎自大的大帽子呢?其实,夜郎王之所以成为“妄自尊大”的代表人物,要归功于清朝的两位在作家。首先是大家都熟知的柳泉居士蒲松龄,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玩了一场笔墨游戏,将滇王和夜郎王“汉孰与我大”的问题演绎成这样的场景:“……古有贤豪,乘而破者万里;世无高士,御以行者几人?驾炮车之狂云,遂以夜郎自大;恃贪狼之逆气,漫以河伯为尊……”而随着聊斋故事的传播,“夜郎自大”也不胫而走。接下来,清光绪年间的曾朴在《孽海花》中又让夜郎“自大”了一回。曾朴在《孽海花》第二十四回中写道:“饿虎思斗,夜郎自大,我国若不大张挞伐,一奋神威,靠着各国的空文劝阻,他哪里肯甘心就范呢?”由于白话小说的流传面更广,“夜郎自大”也终于演变为一成语。接下来,《辞海》等各种词典也纷纷将“妄自尊大”的帽子赠送给夜郎王。夜郎子也被迫背起妄自尊大的黑锅,直到现在也未能摔掉这口黑锅。
关于“汉孰与我大”的问题,汉武帝很快便拿出了标准答案。前122年,滇王向汉使提出“汉孰与我大?”的问题。前111年,汉王朝发兵征服南越,并平定“南夷”,加封归顺的夜郎侯为夜郎王。前109年,汉武帝兵临滇国,滇国举国投降,并请置吏入朝。至于敢掠杀汉使的昆明人,汉武帝更是以武力征服,并提前备战。前120年,“发谪吏穿昆明池”(在今陕西长安西南,周围40里),用于训练水兵“以习水战”,准备进攻昆明。前109年,“于是汉发三辅罪人,因巴蜀士数万人,遣两将军郭昌、卫广等往击昆明之遮汉使者,斩首虏数万而去。”(《史记?大宛列传》)。昆明人虽然没有屈服,但家园遭受破坏。由于“昆明复为寇”,前105年,汉武帝再次“遣拔胡将军郭昌以击之”。
看到了吗?这就是汉武帝对“汉孰与我大”的答复。只不过夜郎王有点冤,就因为问了一句话,便成了“妄自尊大”的形象代言人。夜郎自大的背后,是一段误读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