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网 - 成语词典 - 和仄押韵这四个字怎么读

和仄押韵这四个字怎么读

和(hé)仄(zè)押(yā)韵(yùn)

关于押韵

韵是诗词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诗词中的用韵叫做押韵(压韵),也叫“叶(xié)韵”,是语音学上的名词.

从《诗经》、《楚辞》到后来的诗、词、曲,包括民歌、歌词、戏曲,只要是吟咏歌唱的,没有不押韵的.韵又叫“辙”,押韵又叫“合辙”,所以人们常说“合辙押韵”.

所谓韵,大体就是汉语拼音音节中的韵母,押韵就是把同一个韵部(韵母相同)中的字,放在诗歌(包括词曲)规定的固定位置,一般都用在偶数句最后一个字末尾,这样就构成了押韵,所以又叫韵脚.

汉字大都是拼音字母拼出来的,一个字(音节)一般都有声母、韵母、声调三部分.声在前,韵在后,比如“忠”字,用拼音字母表示,写成“zhōng”,还有一些字和它的韵母是相同的,如“童”(tōng)、“弓”(gōng)、“空”(kóng)等,所以它们都是同一韵部里的同韵字.凡是同韵字就可以用为韵脚押韵.(字下带点的字是入声字,下同)例如:

陆游(宋)《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āi),尚思为国戍轮台(tái).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lái).

句中的“哀”、“台”、“来”,它们的韵母都是“āi”,构成押韵.第三句按格律是不押韵的.

在汉语语音单韵母a、o、e的前面,还可以有i、u、ü这些韵头,有了韵头又可以组成若干韵母:ia、ua、uai、iao、ian、uan、üan、iang、uang、ie、üe、iong、ueng等,它们虽然韵头不同,但主要的韵母(韵腹)相同,也是同韵字.例如:

范成大(宋)《四时田园杂兴》

昼出耕田夜绩麻(má),村庄儿女各当家(jiā)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徬桑阴学种瓜(guā)

杜牧(唐)《金谷园》

繁华事散逐香尘(chén),流水无情草自春(chūn).

日暮东风怨啼鸟, 落花犹似坠楼人(rén).

“尘”、“春”、“人”,都是押韵的平声字.其中“春”(chūn)字的韵母“ūn”是“uēn”的略式.都是平水韵中“上平声”的“十一真”里的字,读起来也是押韵的.

押韵是为了声韵的和谐,构成诗词的音乐美,也便于吟咏、歌唱、记忆和传诵.

但是有时候我们诵读古诗时,觉得诗中的韵脚读起来并不押韵,感到有些别扭.应该知道这是因为语言的发展,语音有了变化的缘故,如果按过去的语音读,那是押韵的、合辙的.当然今天让现代汉语诵读,自然就觉得不押韵了.

诗歌押韵自古就有,但将它格律化是从齐梁时期讲究四声开始,逐渐形成的,到了唐代,更是达到了高峰.同韵相押(即音节中主要元音和韵尾相同)是诗人根据当时的语音用韵,后来语音的变化越来越大,用韵也就有所不同了.

古人写近体诗是严格依照韵书用韵的,汉字的音节,都有三个重要的因素:声、韵、调.韵书就是依照音节声、韵、调的不同情况把汉字编排起来的工具书.按字韵分部编排,每一个韵部收有若干同韵的字,以便写作用韵时查阅,这样的韵书实际上就是查阅诗韵的字典.

关于韵书据文献考证,我国最早的一些韵书,因为历史的原因多已散失,并未流传下来.到了隋代,陆发言继承和总结了前代韵书的精华,编写了《切韵》一书,盛行于世.这部书***二百零六韵,因太繁细,不便于使用.唐人孙缅把《切韵》改为《唐韵》,规定相近的韵可以同用,成了当时作诗用韵的官书,用韵的标准.到南宋时平水刘渊把同用的韵和并起来,编成一部《壬子新刊礼部韵略》,分成一百零七韵.其后又有金人王文郁(山西平水)合并为一百零六韵,被称为“平水韵”,也就是一般人说的《诗韵》,成为后世用韵的依据.康熙时代编辑的《佩文诗韵》和后来的《诗韵集成》、《诗韵合璧》等都是根据“平水韵”整理而成的.

“平水韵”(佩文诗韵〉的韵目,***有一百零六个韵部,现分列如下:

上平声(十五韵)

一东 二冬 三江 四支 五微 六鱼 七虞 八齐 九佳 十灰 十一真 十二文 十三元 十四寒 十五删

下平声(十五韵)

一先 二萧 三肴 四豪 五歌 六麻 七阳 八庚 九青 十蒸 十一尤 十二侵 十三覃 十四盐 十五咸

上 声(二十九韵)

一董 二肿 三讲 四纸 五尾 六语 七麌 八荠 九蟹 十贿 十一珍 十二吻 十三阮 十四旱 十五潸 十六铣 十篠(筱)十八巧 十九皓 二十哿(ge) 二十一马 二十二养 二十三梗 二十四迥 二十五有 二十六寝 二十七感 二十八琰 二十九豏(xian)

去 声(三十韵)

一送 二宋 三绛 四置 五未 六御 七迂 八霁 九泰 十卦 十一队 十二震 十三问 十四愿 十五翰 十六谏 十七霰 十八啸 十九效 二十号 二十一个 二十二祃 二十三漾 二十四敬

二十五径 二十六宥 二十七沁 二十八勘 二十九艳 三十陷

入 声(十七韵)

一屋 二沃 三觉 四质 五物 六月 七曷(he) 八黠 九屑

十药 十一陌 十二锡 十三职 十四缉 十五合 十六叶 十七洽

说明:

(一)在韵书里平声分为上平声、下平声,这是因为平声字多,故分为上下两卷,无其他含义.

(二)韵部表示韵母的分类(种类),把同韵母的字归在一起,找出其中一个字做为代表,就是所谓的韵部,如“一东”、“二冬”等等.

“平水韵”在金、元以后的知识界,影响很大,直到今天写近体诗有时还要按照“平水韵”用韵.至于某一韵部中有哪些常用字,可参考后面的附录《古诗韵常用字简表》.

诗韵有宽有窄,韵部里同韵字数量多的是宽韵,使用时有更多选择的余地,用韵方便.字数少的叫窄韵,也叫险韵,使用时没有更大的回旋的空间,不大方便,故没有坚实的基础和出人的才华,会感到有较大的困难.

我们今天写近体诗,如果通晓古韵,自然可以依照《诗韵》用韵,否则就不一定用古韵,可以按照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声韵用韵.

目前我国诗词界的宿老、专家们,在继承“平水韵”的基础上,通过***同研究集思广益,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发表了《中华新韵》,把一百零六个韵部合并为十四个韵部,大大方便了近体诗的用韵.尽管《中华新韵》还在逐步完善中,但它已经为诗韵改革、繁荣诗词创作,做出了重大贡献,这是我国诗词界的一件大事.

附: 关于《中华新韵》的韵部,现简介如下:

中华新韵(十四韵)韵目

一麻 a ia ua

二波 o e uo

三皆 ie üe

四开 ai uai

五微 ei ui(uei)

六豪 ao iao

七尤 ou iu(iou)

八寒 an ian uan üan

九文 en in un ün

十唐 ang iang uang

十一庚 eng ing(ieng) ong(ueng) iong(üeng)

十二齐 i er ü

十三支 (-i) (★)零声母

十四姑 u

这十四个韵部中的汉字,刊登在二零零四年第六期《中华诗词》上.《中华新韵》(十四韵)常用字简表,见后面附录二.

近体诗在用韵上我们主张“平水韵”和《中华新韵》双轨并行,互不排斥和影响,作者有自由选择的权力,同时我们大力提倡使用新韵.但应注意的是:在一首诗作中新旧韵不能混用,用新韵要注明.如用旧韵仍要求不能邻韵通押,不能出韵,否则就是混韵,这在创作时应引起重视.

关于平仄

诗词格律的第二个要素是要讲平仄,毛泽东同志说:“律诗要讲平仄,不讲平仄,即非律诗.”

什么是平仄呢?

平仄是就汉字的声调说的,是汉语音节声调的研究.要学习平仄,首先必须知道四声,所以要先从声调说起.

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这是汉语的特点,语音的高低、升降和长短,构成了汉语的声调,而高低、升降是声调的主要因素.汉字读音古代就有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四种声调,并把它们分成两大类.平声自成一类,叫做“平”;上、去、入合为一类,叫做“仄”.“仄”是不平的意思,“平”、“仄”是相互对立的两大类.

现代汉语普通话也有四个声调,它们是:

(一)阴平声 高平调

(二)阳平声 中升调

(三)上 声 降升调

(四)去 声 高降调

古代汉语的四声和今天普通话的四声不完全相同,它高低、升降的具体形状和读法,现在已无法详细知道了,但按传统的说法,平声是个中平调,上声是个升调,去声是个降调,入声是个短调.《康熙字典》前面有一首歌诀,名为“分四声法”,说明了古四声的读法特点:

平声平道莫低昂,

上声高呼猛烈强,

去声分明哀远道,

入声短促急收藏,

这种描述虽然是不明确、不科学的,但从中我们也可了解古四声读法的大概,那就是:平声要平读,不上扬也不下降,尾音自然延长;上声从下向上读,猛烈高亢,没有尾音;去声从上往下读,尾音哀远简短;入声发音板滞短促,出声即收,毫无尾音.

古代的平声,现在已分为阴平和阳平;上声字,现在有一部分变为去声字;只有去声字,现在仍为去声;入声字在某些地方方言中仍然保留着,但在普通话里已经消失了.

我们现在以普通话为标准来划分平仄,通过古今四声的对比就十分清楚了:

普通话四声:平声(阴平、阳平)

仄声(上声、去声)

古代的四声:平声(上平声、下平声)

仄声(上声、去声、入声)

普通话里没有入声,古代入声字都转到普通话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中去了,这就是人们说的“平分阴阳,入派三声”.入声字派入去声的最多,其次是阳平,变为上声的最少.

这样看来,古平声字尽管现在分为阴平和阳平,但仍然是平声;上声、去声仍是仄声,这些都不必用心去记.只剩下一个入声,入声派入上声、去声中的仍然是仄声,也可不去理睬,要辨认的是入声派入到阴平、阳平中的字即可,而这类字数量并不太多,不难记忆.更何况《中华新韵》(十四韵)中把入派三声的入声字都整理得很清楚,已附在相关的韵部中,查用起来极为方便,入声的问题从根本上得到了解决.

诗词是一种可以咏唱的文学形式,讲究平仄可以构成声调高低、升降和长短轻重、抑扬顿挫、优美动听的节奏感和强烈的音乐美,增强了诗词声情并茂的表达效果.

知道了四声,平仄就好解释了.平,就是平声(上、下平声);仄,就是上、去、入三声.平仄是诗词格律中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平和仄这两种声调在诗词语句中交错使用着,使声调多样化,避免了平淡和单调,因而诗词作品读起来铿锵悦耳、优美动听.

但平、仄在诗词中是如何交错使用的呢?简单地说:

第一:平仄在本句中是交互(交错、交替)使用的.

第二:平仄在对句中是对立使用的.

如 杜甫(唐)《春望》首联两句: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它们的平仄是: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 平.

第一句是仄起,仄仄(国破)后面跟着平平(山河),最后一个音节又是仄声(在).这就是平仄在本句中的交互使用.

第二句是平起,平平(城春)后面跟着仄仄(草木),最后一个音节又是平声(深).这也是平仄在本句中的交互使用.

但如果这两句做为一联成为对句的话,那么“国破”对“城春”,是仄仄对平平;“山河”对“草木”,却是平平对仄仄;句末的“在”对“深”又是仄对平.这就是平仄在对句中的对立使用.

不仅近体诗讲究平仄(有些古体诗,像入律的古风也讲平仄),就是词、曲也离不开平仄,所以懂得了近体诗的平仄,学习词和曲的平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第三节 关于对仗

(一)什么叫对仗

对仗又叫对偶、骈偶,古代的仪仗队都是两两相对的,这就是“对仗”这个词语的来源.对仗是一种修辞方法,也是诗词格律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仗就是把同类的概念或对立的概念并列起来,相互映衬、对比,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

一般来说,对仗是指上(出句)下(对句)两句相对,构成一联,所以诗中对仗的一联也可叫“对联”(对子).

诗中的对仗,主要是字面相对,不一定句子结构也完全一致(当然结构相同更好,只是有时难于做到而已),一联中上下两句字数相等,平仄相对,词性相同,意思相类、相关或相反.出句、对句的字,尤其是同一字位上的字和句尾押韵的字不能重复(相同).

律诗和绝句是非常讲究对仗的.如王之涣(唐)《登鹳雀楼》的首联: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出句、对句都是五言句,字数相等.“白日”对“黄河”,是主语对主语,名词相对;“尽”对“流”,谓语对谓语,动词相对;“依山”对“入海”,状语对状语,动宾词组相对,分别修饰和形容动词“尽”和“流”的具体状态.诗句的意思是:太阳依徬着远山落下去了,黄河向大海汹涌奔流.两句的结构和词性完全相对.其平仄格式为: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仄也完全对立,这是最工整、最标准的对仗句.

对仗的基础是词的分类,依照律诗的对仗概括起来,词的分类大致可分为九类:

⒈名词 ⒉形容词 ⒊动词 ⒋数目词 ⒌副词 ⒍虚词 ⒎代词 ⒏方位词 ⒐颜色词.

同类的词才可以组成对仗.

但下面的几种情况要引起注意:

⒈数目词 除数量词一、二、三……万、亿等以外,如孤、半、独、双、单、群、匹等,也是数量词,它们自成一类,一般不和其它的词相对.

⒉颜色词 自成一类,不和其它的词相对.

⒊方位词 自成一类,不和别的词相对.

⒋形容词和不及物动词可以相对,组成对偶.

⒌连绵字只能和词性相同的连绵字相对,如:“鹦鹉”、“鸳鸯”等,这是名词性连绵字;“逶迤”、“磅礴”等,这是形容性连绵字;“踌躇”、“踊跃”等,这是动词性连绵字.不同词性的连绵字一般是不能相对的.

⒍叠字词、双声词、叠韵词,都应是各自为对.

⒎副词、连词、介词、助词等,均应各自为对.

为使对仗工整,名词还可以细分为若干小类:

⒈天文类:天、日、月、星、辰、云、雾、风、雨、霞、宇、霭等.

⒉地理类:山、海、河、野、地、路、岭、江、峰、郊、嶂、洋等.

⒊时令类:时、年、昼、夜、月、分、日、秒、春、晨、秋、寒等.

⒋器用类:舟、船、盘、盏、刀、戈、灯、鼓、屏、棹、镜、杯等.

⒌服饰类:衣、冠、巾、带、盔、衫、裘、鞋、袄、袍、钗、镯等.

⒍动物类:犬、鸡、马、猿、虎、鹰、龙、狮、象、牛、兔、鼠等.

⒎植物类:草、木、桃、梨、书、竹、麦、枝、菊、松、叶、柳等.

⒏人伦类:父、子、儿、孙、友、女、叔、侄、婿、姑、舅、兄等.

⒐人事类:情、名、禄、恩、仇、惭、宠、志、利、妒、德、等.

⒑形体类:身、头、指、法、心、肝、手、爪、唇、眉、胸、足等.

⒒宫室类:房、门、窗、台、阁、坛、宫、楼、殿、亭、榭、阙等.

⒓干支类: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子、丑等.

⒔代名类:吾、我、子、熟、尔、彼、君、谁、伊、余、他、之等.

⒕方位类:东、西、南、北、前、后、左、右、边、角、内、外等.

⒖数量类: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千、亿、群、两等.

⒗颜色类:朱、尺、绿、红、白、黑、紫、青、蓝、灰、丹、黄等.

⒘文艺类:诗、词、歌、赋、书、画、典、章、文、句、简、笔等.

⒙专有名词类:具体的人名、地名等.

这些小类如能组成对仗则更显工稳与巧妙.

这里顺便解释一下,我们平常说的对联(对子),也叫楹联,律诗中对仗工整的一联,也可以用为对联.所以对联也要符合对仗的标准和要求(当然对联更有它自己的格律要求).如我们熟悉的一幅春联:

五风十雨皆为瑞,

万紫千红总是春.

这首春联出句、对句,字数相等,用字对仗工整,平仄相互对立:

仄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就词性和修辞来说,它的对仗很工整:“五风十雨”对“万紫千红”是两个形容性成语相对,也是主语相对;“五风”、“十雨”和“万紫”、“千红”,都是形容性的偏正词组,分别在句中自对,又是两句相对;“皆为”、“总是”,是副词和动词构成的偏正词组相对,也是谓语相对;“瑞”和“春”,是名词宾语相对.

从句子结构看:

五风十雨(主语)皆为(谓语)瑞(宾语),

万紫千红(主语)总是(谓语)春(宾语).

上下两句对仗十分工整、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