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前期,承唐及五代之制,贡举科目主要有进士、明经、诸科。其中诸科又包括九经、五经、三礼、三传、三史、学究、开元礼(后改为开宝通礼)、明法等科。这里有两点需要加以说明。第一,诸科之中,增加了九经一科。九经科始置于后唐初年,是以考试《周易》、《尚书》、《毛诗》、《礼记》、《周礼》、《仪礼》、《春秋左传》、《公羊传》、《谷梁传》等九部儒家经典取士的贡举科目。此科在诸科中科等最高,宋代此科也的确选拔了一些博学通经之士,如宋初孔维、孙]、李觉等名儒,皆为九经及 第。
第二,宋代明经科与唐代有很大的不同。唐代明经包括五经、三经、二经、学究一经及三礼、三传、三史、开元礼等,以试 帖经、墨义为主;宋代则将九经、五经、学究、三礼、三传、三史、 开元礼(通礼)、明法等科统称之为"诸科",亦主要试帖经、墨义。宋代的明经科是 在诸科之外,于仁宗嘉v二年(一五七),为了革除"诸科徒专诵数之学,无补于时"的弊病,特设的一种科目。据《宋会要辑稿·选举》三之三四载,嘉v二年十二 月五日诏曰:"其明经科并试三经,谓大经、中经、小经各一也。……每经试 墨义、大义各十道,仍帖《论语》、《孝经》十道,分八场,以六通为合格。又试时务策三道,以文词典雅者为通。其出身与进士同。"次年三月,又改为"试墨义、大义各二十道,帖小经十道,试策三道。……御试明经大义十道"(同上书三之三五)。由此可知,宋与唐之明经科的主要区别有二:一是考试重点由帖经、墨义变为大义,二是提高了及第者的地位。其待遇与进士相同。大概由于经书大义难通,故明经科取士不多,每榜不过三五人。
北宋中期,经过王安石变法,贡举科目发生了重大变化。熙宁四年(一○七一)二月日,王安石改革贡举,其重要内容之一,就是罢明经、诸科,专以进士一科取士。其具体做法是:(1)立即废罢明经,使之改应进士科。(2)诸科在经一次科场即熙宁六年(一○七三)科场之后,除旧应诸科人外,不得新应诸 科举,这也就是让诸科随着旧应人的销尽而消亡。(3)熙宁六 年,又改明法科为新科明法,只允许曾于熙宁五年以前应明经 及诸科人应试,目的在于以待诸科之不能改进士者,亦即销明 经、诸科旧额。结果,到徽宗崇宁元年( 一一○二),诸科基本消亡;到政和六年(一一一六),随着旧应诸科曾得解者的销尽,诸科及新科明法彻底消亡,完全变为进士一科取士了。
王安石断然废除诸科,是因为诸科主要以帖经、墨义取士,专取记诵,不询义理,难以选拔通经致用之材。那么,他为什么连同明经也一并废除呢?王安石之所以废罢明经,并非此 科不善,而是因为既然进士科罢诗赋、帖经、墨义,专以经义、论、策取士,进士科与明经科就没有什么大的区别了,也就是说,实际上是将明经科改称为进士科,明经科也就没有必要再 继续存在下去了。
需要说明的是,北宋哲宗元v年间及南宋时,进士科又曾分为经义进士和诗赋进士(或称经义兼诗赋进士)两种名目。有人误以为是两种科目。其实,二者的区别仅在于:经义进士解试、省试三场考试项目为经义、论、策;诗赋进士解试、省试 三场考试项目为诗赋、论、策。而殿试仍统一试策;在及第、授官及迁转等方面也都没有任何区别。因此,可以说,王安石贡举改革之后,宋代贡举科目即为进士一科了。这是科举史上的一个重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