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网 - 成语词典 - 图像的像字还是图象。 在数学教材上。 北师大用的是图像,华东师大用的是图象。 纠结…… 求统一 求正确

图像的像字还是图象。 在数学教材上。 北师大用的是图像,华东师大用的是图象。 纠结…… 求统一 求正确

根据现行国家规范,“图像”是正确的,“图象”是错误的。“像”与“象”是有区别的。要点如下:

1.“象”是“像”的古字,“像”是由“象”引申而得的后起字。“象”本义是一种兽类,《说文解字》:“象,南越大兽。”由此引申出自然界的“形状”“样子”“外貌”等一系列意义。现代汉语中,“象”只承担“自然界、人或物的形态、样子”这一意义,如“现象、形象、印象、意象、迹象、假象、表象、物象、景象、气象、天象”,都是自然界表现出来的。

2.“象”在语言发展历程中引申出“临摹”“酷似”意义,这时出现了分化字“像”。“像”由于加了人字旁而更有表意功能,它分担了“象”原来具有的“用模仿、比照等方法制成的人或物的形象”以及“模仿”等一系列与人类活动有关联的意义。如“人像、画像、肖像、遗像、图像、实像、虚像、录像”。在古汉语中,“象”与“像”在这类意义上常常混用。

3.清代学者段玉裁为《说文解字》注:“按古书多假象为像。”《说文解字》:“像,似也。”段玉裁注:“凡形像、图像、想像字皆当从人,而学者多作象。象行而像废矣。”在汉字改革初期,汉字简化方案中曾规定以“象”代“像”。1964 年公布的《简化字总表》将“象”作为“像”的繁体字处理,并在脚注中注明“在‘象’和‘像’意义可能混淆时,像仍用像”。这个将“像”“象”混用的规定在学术界引发了很大争议。第二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仍坚持用“图像”而不是“图象”。后来1986 年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重新公布《简化字总表》时,综合考虑段玉裁的意见和古汉语语料,将“象”与“像”分化,确认“像”为规范字,不再作为“象”的繁体字。由“像”承担“象”的部分后起意义。(但段玉裁主张“形象”作“形像”不被支持)只有在部分词中保持历史原貌,如“象形字”。

4.1990 年全国科技名词委曾经作出了“关于科技术语中‘象’与‘像’用法的意见”的规定,其中有一条是:在作形状,作名词性词素构成的复合词时用“象”,如:图象、录象、摄象等等。但90 年代中后期几种权威性语文辞书在修订或出版时都反对这种处理,而依照语文规范改为 图像、录像、摄像等等。迄今为止,仍有部分理科教材使用“图象”,这是历史原因造成的。

5.2001 年 10 月 18 日,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召开“关于‘象’与‘像’用法研讨会会议纪要”,据语文界专家意见分化,现象、形象、印象、意象、迹象、假象、表象、物象、景象、气象、天象、星象、浑象、蚀象、体象、危象、心象、想象等用象,人像、画像、肖像、遗像、图像、实像、虚像、声像、摄像、录像、放像、显像、视像、像章、像片等用像。“想象”推荐作“象”不作“像”。2002年,国家语委发布规范《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将“图像”“录像”“显像管”等定为推荐词形,再次引导社会规范使用。

6.即使是在繁体字使用地区,混用“象”与“像”也被看作不规范。在1998年版台湾《国语辞典》中明确指出,以“象”代“像”只是古汉语中的通假用法,在现代汉语中是错误的。

7.有的现代汉语语词中,有“象”也有“像”,如物象、物像都有,但注意两者意义不同!!至于想像-想象一组,汉语改革初期曾依段玉裁意见推荐“想像”,部分旧版科学类书籍用“想像”不用“想象”就是这个道理。后来的《辞海》《现代汉语词典》均选“想像”为推荐词形。但最近语言学家考虑到“想象”因1964年的失误而为广大群众所用,词频远远高于“想像”,且在古书《韩非子》中亦有对“想象”词源的说法,因而重新选择“想象”(及“想象力”)为规范的科学名词,2005年新版《现代汉语词典》依此将“想象”处理为推荐词形。

最后再强调一遍,“图像”的“像”表示“用模仿、比照等方法制成的人或物的形象”,和“好像”的“像”表示“模拟”意义一样,是坚决不能写成表示“自然界、人或物的形态、样子”意义的“象”的!owod说的“将来”毫无根据!汉语词汇规范化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保持其稳定性,不会随随便便将已推行了几十年(况且台湾地区不用简化字,“象”“像”照样不能混用)的规范再改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