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文中三餐分别叫什么
指一日内的三餐,古代朝食称饔,第二顿饭叫哺(bǔ,)食,又叫飧(Sūn,),请人用餐称飨,晚饭称飧. 现代人都习惯于一日三餐,实际上秦汉以前人们一天只吃两顿饭.由于农业不发达,粮食有限,即使两顿饭也要视人而待.《墨子·杂守》说,兵士每天吃两顿,食量分为五个等级.第一顿称“朝食”或“饔”,在太阳行至东南方(隅中)时就餐.第二顿称“飧”或“食”,在申时(下午四点左右)进餐.对于进餐时间,古人讲“食不时不食”(《论语》).在不应进餐的时间用餐,被认为是一种越礼的行为或特别的犒赏.如《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羽听说刘邦欲王关中,曾怒而下令“且日享士卒”,借此犒劳将士,激发士气.汉代以后,一日两餐逐渐变为三餐或四餐.并且,三餐开始有了早、中、晚饭的分称.早饭,汉代称为寒具,指早晨起床漱洗后所用之小食.至唐代,寒具始有点心之称.《能改斋漫录》云:“世俗例以早晨小食为点心,自唐时已有此语.”至今,我国许多地区仍称早饭为早点.午饭,古人曾称之为“中饭”或“过中”. 一日两餐时,人们认为“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飨而始”(《孟子·滕文公上》),用过飨食,便意味着一日时间的流逝.而今天人们常用“一日三餐”之词来表示对时光的不同情感,其中包括惜时者的感慨.。
2. 请问古文中有句话是说中午吃了饭晚上就不吃了,是出自哪本书呢过午不食。
过午不食
过午不食叫做斋,持斋就是受持斋法而不违越。
释氏要览曰:“起世因本经云:‘乌脯沙陀,隋言增长,受持斋法,增长善根故。’佛教以过中不食名斋。”
大日经曰:“愚童凡夫犹如羝羊,或时有一想法生,所谓持斋。”
真言宗所立十住心的第二为“愚童持斋心”。
关于持斋的功德,达摩祖师在其《破相论》中说:“持斋者,当须会意,不达斯理,徒尔虚功。斋者齐也,所谓齐正身心,不令散乱。持者护也,所谓于诸戒行,如法护持,必须外禁六情,内制三毒,殷勤觉察清净身心,了如是义,名为持斋。食有五种:一者法喜食,所谓依持正法,欢喜奉行;二者禅悦食,所谓内外澄寂,身心悦乐;三者念食,所谓常念诸佛,心口相应;四者愿食,所谓行住坐卧,常求善愿;五者解脱食,所谓心常清净,不染俗尘。此五种食,名为持斋。若复有人,不食如是五种净食,自言持斋,无有是处。唯断于无明之食,若辄触者,名为破斋。若亦有破,云何获福?世有迷人,不悟斯理,身心放逸,皆为诸恶,贪欲恣情,不生惭愧,唯断外食,自为持斋,必无是处。”
3. 文言文中对于“吃饭”怎么说文言文中对于“吃饭”是”用膳“。
注音:yòng shàn 释义:古语,吃饭的意思。 出处:《孽海花》第二回:“二人用膳已毕,洗脸漱口,茶房回说,马车已在门口伺候。”
释义:二人用饮食完毕,洗干净脸漱口,茶房回说,马车已在门口等候。 在中国,用膳这个词语一般是皇家贵族使用,比如皇帝常说:“刚用完膳”。
这里以清朝为例。 清代管理皇帝膳食的机构有内务府下属的御膳房、御茶房、内饽饽房、酒醋房、菜库等。
其中仅御膳房就有正副尚膳、正副庖长以下370余人及太监数十人。宫中膳食有份例规定。
皇帝每日份例为:盘肉二十二斤,菜肉十五斤,猪油一斤,羊两只,鸡五只,鸭三只,时令蔬菜十九斤,各种萝卜六十个,苤蓝、干闭瓮菜各五个,葱六斤。调料玉泉酒四两、酱及清酱各三斤、醋二斤。
扩展资料:
(2) [make a living]∶维持生活。 靠打猎吃饭。
亦作“吃饭”。泛指生活或生存。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二:“ 苏州 薛皆三 进士有句云:‘人生只有修行好,天下无如吃饭难。’” 瞿秋白 《饿乡纪程》三:“各人吃饭问题的背后,都有世界经济现象映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