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不注”就是“花骨朵”的谐音。
从音韵学的角度,将“华不注”三个音节合起来理解,问题就简单得多。那么,从古音韵学的角度讲,老济南们说的华不注是“花骨朵”的谐音是否合理呢?既然“华不注”在春秋时期就已见于文献记载了。
那么,我们就应该用上古时期的音韵系统(西周初年至汉末的声韵系统)来解释才合理。
“华”释“花”没有问题,上文已有解释。关于“注”字的上古读音,则需要科普一下上古音韵学知识了。清代学者钱大昕提出了两个上古声母发现,一个叫做“古无轻唇音”,大致意思是说上古时期的唇音声母中,只有双唇音b、p、m,还没有发展出唇齿音f、w。
也就是说,当时的“跗(fu)”“柎(fu)”“趺”都读作类似bu的音,与“不(bu)”的读音相同或十分相近。释“不”为“跗(或柎或趺)”,符合同源字音近义通的考释规则。
依据这条语言学发现还可以断定,百度百科“华不注山”条下的“古时称‘华不(fū夫)注’”,也是错误的,因为上古音时代的人还不会读f这个音。
钱大昕的另一个发现叫做“古无舌上音”,通俗地讲就是,上古时期的舌音声母系统中,还没有发展出现代舌上音声母zh、ch、sh,而只有舌头音声母d、t、n。根据这个发现,上古音时期的“注(zhu)”也与“花咕嘟”的“嘟”或“花骨朵”的“朵”读音相近,大致为du。
这样,我们就可以将“华不注”的读音还原到上古音时期,应该读作“花不朵”或“花不嘟”。老济南们说“华不注”就是“花骨朵”的谐音,之所以还有人质疑,是因为“不”和“骨”的形音义毫无联系。
“不”是古唇音(双唇音)字,“骨”是古牙音字,即便是在现代汉语读音中也无任何关联。我们又如何来解释这个问题呢?
其实,方言中保留了许多古汉语读音。在山东方言中,“花骨朵”又读作“花不朵儿”,还读作“花不嘟儿”。后两种虽然不见于词典收录,但在口语中仍十分常见。了解了这个知识,“华不注”就是“花不朵”或“花不嘟”,亦即“花骨朵”谐音的解释就合理了。
“华不注”“花不朵”也罢,“花骨朵”也罢,都是不可拆的词,凭语音判断则合理,硬是逐字拆开分析后再合起来理解,就误入歧途了。明白了上面的解释,再去看看济南的华不注山,是不是越看越像一个尚未绽放的“花骨朵”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