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对推动社会发展的意义如下:
工匠精神在企业管理中有着重要的学习价值。
在当今社会,追求“短、平、快”(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带来的是立竿见影的效益,忽视了产品的灵魂品质。因此,企业更需要工匠精神,才能在长期的竞争中取得成功。
当其他公司热衷于“圈钱,做一个产品,一个产品,然后钱”的循环,坚持企业的“灵魂”,依赖于信仰,信仰,看产品持续改善,不断提高,最后,通过训练后的高标准要求,成为许多用户的骄傲,无论成功与否,这个过程中,他们的精神是完全享受,是脱俗的,积极的。
企业不应该盲目地学习和引进日本管理。学习日本管理最好的方法是精神,而不是实践。这种精神就是工匠精神。
所谓工匠精神,首先是热爱自己所做的,而不是热爱自己所带来的金钱;二是不断提高。精益管理是“精”与“易”的结合。用日语来说,从60%提高到99%从99%提高到99.99%是一样的。他们不与他人竞争,而是与自己竞争。
扩展资料:
李克强对工匠精神的评论:
李克强2016年3月5日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工匠精神”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让人耳目一新,有媒体将其列入“十大新词”予以解读。古语云:“玉不琢,不成器”。工匠精神不仅体现了对产品精心打造、精工制作的理念和追求,更是要不断吸收最前沿的技术,创造出新成果。?
工匠精神落在个人层面上,是一种认真的精神、敬业的精神。其核心是:不仅要把工作当作赚钱养家的工具,还要树立对职业的崇敬、敬业、对产品负责的态度,极度注重细节,追求完美和完美,给客户完美的体验。
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将融入每一个环节,打造出一流的产品,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与工匠精神相反,它是“近乎”的精神——满足于90%,近乎足够,但不追求100%。
我国制造业规模大而不强,产品整体水平不高,自主创新能力弱等现象,或多或少带有工匠精神的稀缺性,“近乎精神”的表现。
百度百科-工匠精神 (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