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2001年第10期“教材扫描”栏目刊阎会才先生《刘海仙是八仙之一吗》,对当时高中语文教材第五册的注释“刘海蟾……是八仙之一”表示怀疑:“《汉语大词典》所介绍的八仙里,并没有刘海仙。教材中所说刘海仙是八仙之一,不知有何根据。” 应该说,作者是非常细心的,遗憾的是他似乎只参考了《汉语大词典》一种说法,而没有意识到,历史上的八仙有多种版本,最后才形成今天所谓的“八仙”。 道教所称的“八仙”大致产生于元代,元人杂剧中的八仙似乎都是男仙,有的无张果老、何仙姑,而有风僧寿、元壶子;有的无何仙姑,而有余徐神。成书于明代的《列仙全传》中,刘海蟾(刘海)赫然名列其中。直到明人吴元泰著《八仙出处东游记》(即《东游记》),才以张果老替换了刘海蟾,此说传诵甚广,家喻户晓,八仙的姓名才最终确定。笔者手上有几种印有八仙图画、名字的吉祥钱照片,上面的八仙都是《汉语大词典》介绍的八位神仙。 尽管如此,在“下八仙”中,还有刘海蟾的名字。而在莆仙,每逢城隍爷诞辰,戏班在庙里演出《弄八仙》。表演时八仙的上场次序是李铁拐、汉钟离、吕洞宾、何仙姑、曹国舅、张果老、蓝采和、刘海蟾。在戏中刘海蟾头戴方巾,腰扎布带,手提用绳子系着的金钱。 刘海蟾成为八仙之一并非是毫无依据的。实际上,道教八仙的说法最早是全真教徒提出的,而刘正是全真供奉的五祖之一。所谓的全真五祖,在至元六年(1269),被忽必烈诏封为“真君”,分别是王玄甫(即东华帝君)、钟离权、吕洞宾、刘海蟾、王重阳。这五个人中,钟离权、吕洞宾都是各个版本的八仙传说所***有的。此外,民间还有刘海蟾拜钟离权、吕洞宾为老师的的故事,种种迹象表明,他具备成为八仙之一的可能。但最终,他还是从八仙中独立了出来,成为象征欢乐、富贵的神,为人供奉。 《汉语大词典》提到了“八仙”的三个义项,实际上也是不全面的,就笔者所知,还有如下的“八仙”。一是“唐八仙”,《太清玉册》卷八:黄帝时人也,至唐尧之时八人游于终南,人见之以唐尧之世,故称唐八仙。他们是天皇真人、广成子、洪崖先生、籛坚、赤松子、宁封子、马师皇、赤将子舆。二是“汉代八仙”或“淮南八仙”,即所谓汉代淮南王刘安的八公,分别是苏飞、李尚、左吴、田由、雷被、毛被、伍被、晋昌。三是“蜀中八仙”,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记唐末道士张素卿曾画“八仙图”,这八仙分别是李阿、容成、董仲舒、张道陵、严君平、李八百、长寿仙、葛永瑰。四是“上八仙”、“中八仙”与“下八仙”,北京延庆县龙庆峡神仙院,同时供奉有上八仙、中八仙、下八仙,上洞八仙为东方朔、长眉大仙李长庚、云梦山王禅老祖、王敖、金眼毛遂、白猿、杨二郎、李太白;中八仙即是通行的八仙人;下八洞仙是罗祖、张蹇、鲁班、刘伶、杜康、和合、刘海、济公。刘海蟾便是下八仙之一,崆峒地区有“刘海本是下八仙,身背葫芦撒金钱。金钱撒在宝庄内,荣华富贵万万年”的说法。或说“上八仙”、“中八仙”、“下八仙”分别指“八洞仙”、“八仙人”、“暗八仙”,其中暗八仙是指吕洞宾等人的法器:葫芦、扇子、玉版、荷花、宝剑、箫管、花篮、鱼鼓,也称八宝。此外还有其它说法。五是暗八仙。六是八仙花,又名绣球花、阴绣球、斗球,系虎儿草科八仙花亚科的灌木花卉,简称八仙。等等。当然,最常说的“八仙”,还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八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