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网 - 成语词典 - 幼儿园教材如何选择?课程怎样安排比较合理?

幼儿园教材如何选择?课程怎样安排比较合理?

什么是课程?1983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把课程解释为“学校教学的科目和进程:课程表”①。1990年出版的《教育大辞典》(第1卷)把课程解释成是“为实现学校教育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的总和。包括学校所教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活动”②o我国学者钟启泉在2003年出版的专著《现代课程论(新版)》中指出,“传统的课程是分别以各自学校的所有年级的各科时间表的形式表现的。但是,现在所用的‘课程’这个词,不但指这种外部轮廓,指教学的内容——教材的划分与构成,而且还包括了计划化的教学活动的组织乃至评价在内,其范围大大扩充了”。

可见,课程的涵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地变化,既包括教学内容,又包括教学组织和教学评价。了解课程的涵义及其变迁对于我们理解幼儿园的课程是十分有益的。

一、幼儿园课程编制模式

(一)目标模式

目标模式即:课程目标的确定、学习经验的选择、学习经验的组织和学习结果的评价,它以现实社会生活的需要为其基本立足点,反对“形式训练说”严重脱离社会与儿童实际生活的倾向,确定对社会有实用价值的目标,并在此基础上选择、组织和评价学习经验,就这一价值定位而言,是基于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思想,特别是他的工具主义知识观。 

泰勒认为,在课程编制过程中,编制者必须回答四个问题,它们是:(1)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2)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3)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4)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这四个问题解决的正是课程目标的确定、学习经验的选择、学习经验的组织和学习结果的评价这四个问题。

泰勒建立的目标模式被不断的修正和改造。惠勒对泰勒模式的课程编制程序的排列方式予以改造,将直线型的目标模式改为圆环型的目标模式,即确定目标——选择学习经验——选择学习内容——组织、统合学习经验与内容——评价——调整目标、确定新一轮目标。

目标模式采用行为目标的方式设置课程目标,并以此为出发点编制课程,使整个课程的运作成为了一个具体化的和结构化的操作程序,这样做能提高幼儿园教育、教学过程的计划性、可控性和可操作性。但是,也正是目标模式的这种特征,会使依据目标模式编制的幼儿园课程由此而产生很多弊病:

1、课程目标是由课程编制者确定的,而到目前为止,人们对儿童的发展水平、学习规律以及他们的兴趣和需要还认识甚少,特别是儿童富有创造性的行为在更大程度上具有不可预知性。

2、课程目标以儿童行为来确定,课程就会自然地强调那些可以用儿童行为明确识别的方面,而忽略那些难以转化为行为的方面。

3、按行为目标的方式确定课程目标,使课程目标被分解成了各个独立的部分,这种将儿童的学习经验分割成“碎片”的做法,强调的是通过训练而达成预期的目标,这与学龄前儿童从其自身已有的经验出发,整体的学习知识和获得经验的学习方式之间存在距离。

(二)过程模式

过程模式是建立在与目标模式完全不同的教育观、知识观以及方法论原理的基础之上的。

斯坦豪斯反对目标模式的工具主义的教育观和知识观,倡导一种立足于教育内在价值的,旨在培养儿童智慧、教养和自由品质的教育观,以及注重理解与思维的价值的知识观。

斯坦豪斯认为,教育最终目的在于增进人的自由及创造力,而教育的重要机制在于引导人们探索知识。他认为技能、信息与知识不同,它们是工具性的东西,是在某些知识背景中学到的,对这些浅表层的东西的掌握可以单纯依靠讲授加以完成。

过程模式吸收了现代儿童发展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理论中的一些合理成分。斯坦豪斯并没有绝对地反对目标,但是,他所提出的过程模式的目标与目标模式的目标有着本质的区别:

第一,过程模式的目标只是总体教育过程的一般性、宽泛的目标;

第二,这些目标不构成评价的主要依据;

第三,这些目标是非行为性的,可以依此为依据确定课程编制的指导性原则和方法,使教师明确教育过程中内在的价值标准及总体要求,而不是课程实施后的某些预期结果。

从幼儿园课程编制的角度评价过程模式,能够从该模式的长处和不足中发现很多与幼儿园课程编制和改革有关联的启示。

二、幼儿园课程目标

(一)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取向及其表述

1、行为目标

行为目标是以儿童具体的、可被观察的行为表述的课程目标,它指向的是实施课程以后在儿童身上所发生的行为变化。行为目标具有客观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

2、生成性目标

生成性目标是在教育过程中生成的课程目标。如果说,行为目标关注的是结果,那么生成性目标关注的则是过程。以生成性目标为取向的学者认为,教育是一个演进过程,课程目标反映的应是此过程的方向的性质,而不是此过程某些阶段或外部东西的性质。生成性目标反映的是前者,它反映的是儿童经验生长的内在要求,反映的是问题解决的过程和结果。

生成性目标取向在人本主义课程理论中发展到了极点。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就认为,凡是可以教的东西,相对而言都是无用的,对人的行为基本上不会产生什么影响,而真正能够影响人的行为的知识,只能是他自己发现并加以同化的知识。因此,课程要为儿童提供有助于个人自由发展的学习经验,应强调儿童个人的生长、个性的完善,而不是关注如何界定和测量课程本身。

3、表现性目标

表现性目标是艾斯纳提出的一种目标取向。表现性目标多被运用于艺术领域中,它强调的是个性化,指向每一个儿童在教育情境的种种"际遇"中所产生的个性化表现及反应的多元性。

表现性目标的目的:艾斯纳认为,只要儿童的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那么他在教育情境中的具体行为表现和所学得到的东西是无法准确预知的,因此,表现性目标追求的不是儿童反应的同质性,而是反应的多元性。

表现性目标和教学性目标的关系:艾斯纳在阐述教学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的关系时指出,教学性目标针对的是表现所必需的某种技能的发展,这些技能一旦得到,便可用于表现活动之中。

(二)课程目标取向在幼儿园课程中的互补作用

各种课程目标取向各有其长处,也各有其短处。应该说,从行为目标取向发展到生成性目标取向,再发展到表现性目标取向,体现了课程发展对人的主体价值和个性解放的追求,反映了时代精神的发展方向。但是,这并不是说,后者可以取代前者,每一种目标取向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在幼儿园课程的编制中,应兼容并蓄各种课程目标取向,以每种课程目标取向的长处,弥补他种课程目标取向的短处,为达成学前教育的目的服务。

行为目标适用的方面:行为目标具体、明确,便于操作和评价。在幼儿园课程中,某些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行为习惯的训练可以运用行为目标的方式表述课程目标,期望通过课程的实施过程,全体儿童或大部分儿童都能够发生行为目标所规定的行为变化。对于一些非高智能性的认知活动、文化传递性质的活动以及养成性的习惯,等等,采用行为目标取向编制课程,往往能收到较为直接的、理想的效果。

应该看到,生成性目标或表现性目标创导者也并不主张完全取消行为目标,或者说都注意吸收行为目标中的合理成分,只是他们认为行为目标只能指向人的较低层面的教育要求,而不能反映高层次的教育要求。

三、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

(一)幼儿园课程内容的取向

1、课程内容即教材

将课程内容看作教材的取向,是与将课程内容看作为向儿童传递的知识这一基本点联系在一起的,而知识的传递是以教材为依据的。

2、课程内容即学习活动

将课程内容看成是学习活动的取向,把其关注点放在儿童做些什么方面,强调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强调儿童在学习中的主动性。

课程内容即学习活动的取向关注了儿童的活动,但是,这往往是儿童的外显活动,尽管这些活动在表面上可能很活跃,但是,这往往不是儿童对课程内容的同化,不会从根本上引起儿童深层次的心理结构的变化。

3、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

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的取向把课程内容看成是儿童的学习经验,认定儿童是主动的学习者,决定学习的质和量的主要方面是儿童而不是教材,换言之,儿童是否能够真正理解和获得课程内容,主要取决于儿童已有的心理结构,取决于儿童与环境之间的有意义的交互作用。根据这种取向,知识是儿童自己“学”会的,而不是教师“教”会的;课程内容应由儿童决定,而不是由学科专家支配。

(二)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

课程内容的不同取向会对课程内容的选择有决定性的影响作用。

课程内容即教材的取向,将课程内容看作是向儿童传递的知识和技能,那么在选择幼儿园课程内容时必然会注重内容的基础性,将经过认真筛选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编入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这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应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人类文化遗产中的精华,又是发展中的儿童适应未来社会生活所必须的。

课程内容即学习活动的取向,强调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强调儿童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参与,那么在选择幼儿园课程内容时必然会注重使课程内容贴近社会生活,以有益于儿童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并初步学习一些与自身社会生活相贴近的知识和技能。

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的取向,把课程内容看成是儿童的学习经验,那么在选择幼儿园课程内容时必然会注重课程内容与儿童发展特征相符合,使课程内容能够通过儿童与环境之间的有意义的交互作用而被儿童同化,这就是说,在选择课程内容时,要充分顾及儿童的兴趣、需要和能力。

(三)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组织

1、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组织原则

(1)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

逻辑顺序指的是根据学科本身的系统及其内在的联系组织课程内容;心理顺序指的是以适合儿童心理特点的方式组织课程内容。以逻辑顺序组织课程内容,或者以心理顺序组织课程内容,这是历来很有争议的问题。

(2)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

纵向组织指的是按照课程组织的某些准则,以先后顺序排列课程内容;横向组织指的是按"广义概念"组织课程内容,即打破传统的知识体系,使课程内容与儿童已有经验联为一体。

(3)直线式组织与螺旋式组织

直线式组织指的是将课程内容组织成一条在逻辑上前后联系的直线,使前后内容互不重复;螺旋式组织指的是在不同的阶段,课程内容会重复出现,但是这些重复出现的内容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所加强。直线式组织与螺旋式组织对儿童思维方式有不同的要求,前者要求逻辑思维,后者要求直觉思维。

2、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

(1)学科中心课程

学科中心课程强调按知识内在性质及其内在结构组织课程内容。学科中心课程认定,学科是传递知识和技能的最为有效的方式,能以最为系统、最为经济的和最为合理的方式为儿童提供社会文化遗产。

(2)儿童中心课程

儿童中心课程强调根据儿童的兴趣、需要和能力组织课程内容。从这种课程的命名就可以看出,这种课程关注的不是学科,而是儿童,课程内容的组织以儿童为中心,而且内容可以根据儿童兴趣和需要的变化而变化。

四、幼儿园课程的评价

(一)幼儿园课程评价的要素

1、幼儿园课程评价的作用

幼儿园课程评价的作用大致有两个方面,其一是可以满足教师、课程专业人员、幼儿园行政管理人员以及其他负责课程编制人员的需要,通过课程评价,检验或完善原有的幼儿园课程,或者开发和发展新的幼儿园课程;其二是可以满足幼儿教育政策制定者、幼儿园行政管理人员以及社会其他成员获得教育方面信息的需要,以便管理课程,制订出影响课程的各种决策。

幼儿园课程评价可被用于3个方面:其一是对课程方案本身的评价;其二是对课程实施过程的评价;其三是对课程效果的评价。

对课程效果的评价也是课程评价的一个重要功用。课程效果,有的是显性的,有的是隐性的;有的是长效的,有的是短效的;有的是预期的,有的是非预期的。

2、幼儿园课程评价的人员

幼儿园课程的评价人员由谁承担,取决于课程评价的目的、种类、评价人员与被评价者的利益关系等因素。

3、幼儿园课程评价的标准和指标

在评价课程时,需要有能衡量课程设计、课程实施状况和课程效果的标尺。课程评价的标准就是这种衡量的标尺,而评价指标则是评价标准的具体化。

从一般的意义上说,课程评价理当客观、公正和标准化,课程评价的标准和指标也应规范化。项宗萍(1995)根据因果关系模型及一些相关因素分析,提出对教育过程进行评价的一些指标:

(1)教师对儿童活动的安排

(2)教师行为

(3)儿童活动的积极性

王坚红(1994)从多方面提出评价指标和评价工具,用于评价幼儿园课程的独特性。

(二)幼儿园课程评价的取向

在幼儿园课程评价中,最为常见的取向是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一种过程评价,旨在通过对课程发展过程中所获得的材料的分析和判断,调整和改进课程方案,使正在形成中的课程更为完善。形成性评价可以在课程设计阶段和早期试验阶段进行,通过评价,使课程设计和编制者获得有关信息,在教育理论探讨、课程框架构思、教育目标确立等方面发现问题和诊断问题,及时加以修正;形成性评价可以在课程实施阶段进行,通过评价,检查课程在实施中的有效性,逐步修正或改革,逐步使课程定型;形成性评价还可以在课程推广过程中进行,通过评价,使课程的示范和推广过程由于调整和巩固而更切合课程采纳者的教育实践。

总之,“形成性评价关注的是课程问题的起因,总结性评价关注的是课程问题的程度;形成性评价的结果主要是为课程编制者改进课程所用,总结性评价的结果主要是为课程决策者提供制定政策的依据;形成性评价关注的是课程计划的改进,总结性评价关注的是评定课程计划整体效果。”

(三)幼儿园课程评价的模式

1、目标评价模式

目标评价模式主要是在泰勒的“评价原理”和“课程原理”的基础上形成的。泰勒的"评价原理"是以目标为中心而展开的,大致可以分为7个步骤:

(1)确定目标;

(2)根据行为和内容界定目标;

(3)确定使用目标的情境;

(4)设计呈现情境的方式;

(5)设计获得记录的方式;

(6)确定评价时使用的计量单位;

(7)设计获得代表性样本的手段。

2、背景、输入、过程、成果(CIPP)评价模式

背景、输入、过程、成果评价模式是决策类型评价模式,它由4类评价组成,它们是背景评价(Context Evaluation)、输入评价(Input Evaluation)、过程评价(Process Evaluation)和成果评价(Product Evaluation)。

3、外观评价模式

外观评价模式是由斯塔克提出的。斯塔克批评基于随机贯彻、主观判断、含蓄目标和直觉常模等非正式评价和一些正式评价所存在的不足,主张教育者要考察评价的全貌,倡导了教育评价的外观评价模式。

外观评价模式要求评价者从3个方面收集有关课程的资料,其一是前提因素;其二是过程因素;其三是结果因素。外观评价模式要求评价者对3个方面的因素既要做出详尽的描述,又要进行适宜的评判,因为描述和评判都有各自的价值,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完成对课程的全面评价。

4、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目的游离(goal-free)评价模式是由斯克里文提出的。针对目标评价模式只考虑预期效应,而不考虑非预期效应的弊病,斯克里文认为,评价者应该注意的是课程设计的实际效应,而不是其预期效应。

5、差距评价模式

差距(discrepancy)评价模式是由普罗佛斯提出的。差距评价模式旨在揭示课程计划的标准与课程实际运行状况之间的差距,以此作为改进课程的依据。差距评价分五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是设计阶段,即界定课程计划的标准,如教育的综合性,课程内部的一致性和系统性,课程的可行性,等等,以此作为评价的依据。

第二阶段是安置阶段,此阶段的任务是收集课程的运行资料,包括所采用的课程目标、前提条件和教育过程,并与界定的评价标准进行对照,了解所执行的课程与计划的课程之间的符合程度。

第三阶段是过程阶段,即要了解导向最终目的的中间目标是否达成,并进一步了解前提条件、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之间的关系,以便根据情况对它们做出调整。

第四阶段是产出阶段,在此阶段,要评价课程的实施所产生的实际结果是否完成了最终的目标。

第五阶段是成本效益分析阶段,此阶段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已完成的课程与其他相当的课程作比较,确认哪种课程最为经济有效。

(四)幼儿园课程评价的过程

在幼儿园课程评价中,人们对课程存在不同的价值取向,对课程评价的取向也有不同的看法,因此,在评价过程中会运用不同的评价模式,采用不同的评价技术。这就是说,评价过程无法完全被规范化。

从较为宏观的层面上看,幼儿园课程评价的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5个阶段:

1、确定目的,即课程评价人员要确定他们要评价什么,并由此决定如何设计评价方案。在这一阶段,课程评价人员要详细说明评价的目的,要识别评价是在哪些政策和限制条件下进行的,要决定评价在哪个课程范围中进行以及如何安排评价的时间,要认定在实施评价后所达成的决策程度,等等。

2、搜集信息。在这一阶段,课程评价人员要认清评价所需的信息来源,以及能用于搜集这些信息的方法、途径和手段。

3、组织材料。在这一阶段,课程评价人员要对所搜集到的信息进行编码、组织、储存和提取,使之有效地运用于评价。

4、分析材料。

5、报告结果。

重点与难点:

1、幼儿园课程编制中的两种模式。

2、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制定。

3、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

4、幼儿园课程评价的要素和模式。

考点分析:

一、填空题:

1、目标模式以现实社会生活的需要为其基本立足点,是基于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思想。

2、对课程内容,存在三种不同的取向:课程内容即教材、课程内容即学习活动、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

3、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的取向把课程内容看成是儿童的学习经验,认定儿童是主动的学习者,决定学习的质和量的主要方面是儿童而不是教材。

4、幼儿园课程评价的要素包括幼儿园课程评价的作用、幼儿园课程评价的人员、幼儿园课程评价的标准和指标。

5、从较为宏观的层面上看,幼儿园课程评价的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5个阶段:确定目的、搜集信息、组织材料、分析材料、报告结果。

二、简答题:

什么是幼儿园课程编制?

幼儿园课程编制是包括幼儿园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选择、教育活动的组织以及课程评价的实施在内的整个过程。在课程编制的过程中,不同的课程模式,会导致课程的编制以不同的方式展开。在各种课程编制模式中,目标模式和过程模式对幼儿园课程的编制所产生的影响较大。

三、论述题:

1、论述幼儿园课程内容不同取向的选择。

课程内容的不同取向会对课程内容的选择有决定性的影响作用。

课程内容即教材的取向,将课程内容看作是向儿童传递的知识和技能,那么在选择幼儿园课程内容时必然会注重内容的基础性,将经过认真筛选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编入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这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应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人类文化遗产中的精华,又是发展中的儿童适应未来社会生活所必须的。

课程内容即学习活动的取向,强调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强调儿童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参与,那么在选择幼儿园课程内容时必然会注重使课程内容贴近社会生活,以有益于儿童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并初步学习一些与自身社会生活相贴近的知识和技能。

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的取向,把课程内容看成是儿童的学习经验,那么在选择幼儿园课程内容时必然会注重课程内容与儿童发展特征相符合,使课程内容能够通过儿童与环境之间的有意义的交互作用而被儿童同化,这就是说,在选择课程内容时,要充分顾及儿童的兴趣、需要和能力。其实,在选择幼儿园课程内容时,课程内容适合儿童发展特征、贴近社会生活以及顾及基础性这三个方面并不矛盾和相互排斥,只是不同的教育价值取向在涉及课程内容选择的问题时,以不同的方式平衡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而已。

2、论述幼儿园课程内容即学习活动的取向。

将课程内容看成是学习活动的取向,把其关注点放在儿童做些什么方面,强调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强调儿童在学习中的主动性。英国教育家怀特海(Whitehead, A. N.)的话"教育只有一种教材,那就是生活的一切方面"明确地道出了这种取向的本质。课程内容的这种取向对"课程内容即教材"提出了挑战,批评那种取向关心的只是向儿童呈现什么内容,告诉儿童一些基本事实和方法,而不关注儿童自己对活动过程的参与。

在幼儿园课程编制中,课程内容即学习活动这种取向相对中、小学课程容易被人接受和采用,也较为多见。对课程内容持这种取向,会使课程编制者设计和安排大量的活动,并让儿童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去探索和发现。例如,我国教育家陈鹤琴提出的活教育的三大目标,其中"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反映的是这种取向。

课程内容即学习活动的取向关注了儿童的活动,但是,这往往是儿童的外显活动,尽管这些活动在表面上可能很活跃,但是,这往往不是儿童对课程内容的同化,不会从根本上引起儿童深层次的心理结构的变化。在学习过程中,每个儿童都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上获得经验,即使是同样的活动,对于不同的儿童而言,所获得的意义可以是完全不相同的。课程内容的这种取向没有从根本上反映出儿童学习的这一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