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南京广场
浅谈南京广场
作为城市景观的重要载体,广场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关注。如果对比一下上海近五年来的地图,可以非常清楚的看到,一些以广场命名的商用建筑纷纷拔地而起,星罗棋布的散置在上海繁华的市区。而在南京,这样的商用广场是极少的,更多的是市民气息相当浓厚的市民广场,比如近年刚兴建的山西路广场、鼓楼广场就是其中最典型的建筑代表。
在对南京广场巡礼之前,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广场建筑的历史。现代汉语词典上注曰:广场,广阔的场地。现特指城市中的广场。追溯中国历史,最早的广场似乎首先出现在乡村。在古代村落建筑中已经有广场的设置,这种乡村广场最初体现为一种明显的宗族性和宗教色彩。在传统的乡土社会里,宗族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组织,在由这样一个或几个宗族聚居的村落里,宗族祠堂是必不可少的村落景观,而广场则是以祠堂为核心发散开来的一片空阔场地。随着村落经济的发展,广场逐渐成为村民日常经济社会活动的集中场所,有些广场遂发展成典型的集镇。
到了近现代,广场则完全成为城市所特有的景观并不断被赋予各种新的象征意义。从既有的各大小广场来看,一般广场都落址在城市的中心地区,在区位上形成一种交通地理网络的交汇点和枢纽。这样广场在城市中的地位就隐隐约约折射出权威的光辉,其暗含的寓意与城市政治中心的领导地位自然遥相呼应。因此广场所承载的政治功能不言而喻了。
有人对中国现今的广场做过一个很有意思的素描,说“低头是铺装,平视见喷泉,仰脸看雕塑,台阶加旗杆,中轴对称式,终点是政府”,对广场八股的刻画极为形象,的确旧式的广场建筑极为程式化,不过也从一个侧面看出,大多数中国广场的确与政府在位置上贴得很近。它们的功能就主要表现在为庆典和集会提供场所,最典型的当然莫过于天安门广场,许多城市的中心广场即为这一类型提供最好的模本。
但也有例外。比如我们要说的上海。如上所指出,这两年上海的新式广场如雨后春笋。赫赫有名的有瑞安、梅龙镇、中信泰富、时代等等,这些广场大都分布于南京路、淮海路等商业地带。说这些广场新式恰恰因为其功能的蜕变,即完全脱离政治服务的窠臼,而体现为纯粹的经济特征,它们在空间和形式上为上海商业经营的拓展创造了一种新的模式,并逐渐形成以各种广场群为主题的新商圈,形将建成的恒隆广场将与梅龙镇、中信泰富广场一起构建南京路上成熟的国际化的商务区。这可以看作是上海在迈向国际化金融大都市过程中所激发出来的城市痕迹。如果说城市道路的修筑在平行空间上拓展了上海的商业圈,那么高楼尤其是广场式的商务综合大楼的出现则完全可以看作是上海商业在立体空间上的延伸。
有调查显示,到南京的旅行者以及南京本地居民最常使用的几个词之一就是“市民”,的确,在南京你可以鲜明感觉到它蓬蓬勃勃的生活气息,有人说我们南京是个脂粉城市,这个定义是否有价值且不去管它,但它起码指出了一点,就是南京人生活得很惬意,到广场去活动活动,遛遛鸟,跳跳舞,是为生活一大乐趣。故可见南京的广场更为远离政治经济等重大命题,其规划主旨就是为了增加城市绿化面积、拓宽市民休闲空间,更为专业一点的说是创造一个更好的人居环境,这类广场即为城市的大型公***市政建筑,完全体现为一种人文色彩,故其设计有鲜明的市民特色,少了严肃和严谨,多了一些亲切和温馨。同一类型的还有正在规划中其他广场,按南京市政府所言,要让更多的绿色进入我们南京市民的视野,所以这个广场的绿化面积达65%,分为体育健身区、涉水区和林荫区,为市民提供一个乘凉休闲,健身娱乐的好去处。
广场是城市的客厅。一个城市的性格和特点往往可以通过其广场反映出来。上海的广场在数量上的主流倾向于商业化而少了一些市民气息,这与上海市民的文化心理和生活方式是大有关系的,因为经济生活的高节奏和多样化,市民有了更多的休闲方式和娱乐选择,群众性的广场文化活动显然难以达到高度的凝聚力。而与之相比,我们南京的广场文化则相对开展得轰轰烈烈,主办单位坚持“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广场文化都是群众演,群众看,群众乐,气氛相当的热烈,市民的参与意识与当地的经济文化背景自然是分不开的。
今天,许多城市都把广场作为文化的一种载体,广场的规划也已提上日程。只是在规划广场建筑的时候,我以为不仅仅应追求在规模和格局上与国际的接轨,更要关注的是如何体现各城市特有的文化和历史,同时广场作为城市人居环境景观的重要一环,其设计理念首先该是人本的,城市是住在城市里面的人的城市,体现的是这些市民想要表达的声音并为他们的表达和自我释放提供场所。例如现在正由世界著名建筑大师贝津铭重新设计规划的成都天府广场,就有许多成都市民提议增加地域文化特色,如蜀文化、川剧艺术、三星堆文化都应该在新广场上得到体现,使广场有一种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在越来越多的广场粉墨登场的今天,我们需要看到的是体现城市地域文化个性的建筑艺术。
算了,在这里我就不说南京规划局了,只希望南京越来越美丽,我爱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