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题目太大,只能简要介绍。
古今字:
表示一个相同意思的文字符号,不同时期出现不同变化,用的不是同一个字的,叫做古今字。
例如:“北”的象形字是两个人背靠背,表示“相背”,打仗失败向相反的方向逃跑,称作“败北”。由于还可以表示“北方”,容易误会,后人就在“北”字下面再加一个“肉”,进一步表意,成为“背”。因此,北和背是古今字。
我们常常看到字典中有某字的古字,或古同某字,那就是古今字。
异体字:
由于地域差别、民俗习惯等各种原因,有些相同字的写法不同,出现一个字多种写法。例如将“够”写成左右颠倒的;将“鹅”写成上下结构的,等等。异体字既不是古今字,也不是繁简字。经过国家文字机构整理,大多数异体字不再使用。
通假字:
古文常见的一种“通用”、“借代”方法,用一个字义、字形毫无关系的同音字代替本字。例如,将“只有”写成“止有”等。通假字既不是古今关系,也不是异体字的关系,借字与本字之间没有关系,只不过同音(或近音)而已。
产生通假字的主要原因是,古字的含义不像今天这么明确,一部分汉字的字义存在交叉现象。在当时是可以通用的。
繁简字:
古代也存在繁写与简写的不同,一个相同字在写法上有的笔画很多,有的很简单,这在当时属于“异体字”。如:书、为、干等等。建国后,新中国将一部分笔画简单的异体字确定为简化字正写,并对一部分很难写的字进行了简化,也将部分字采取偏旁简化的方式简化,形成现行的大陆正统字体。大陆以外的地区,以及世界有些地方的华人,大多使用没有简化的旧汉字,出现了繁简字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