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网 - 成语词典 - 古义今词有哪些

古义今词有哪些

下面举的这些例子对中国古词意义的变迁作了很小一部分的探究,对于浩如烟海的古今皆用的优美词汇,这种粗析显然是九牛一毛。

1、“言必行、行必果”。意思是:说话一定要守信用,做事一定要有结果。

出自《论语*子路第十三》,原文为:子曰:“言必行,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翻译成白话文就是:孔子说:“说话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有结果,这是浅薄固执的小人啊!或许也可以算是再次一等的士吧。”

二者对照,意思截然相勃。原来我们提倡的美德在孔夫子眼里不过是小人行径!在尊孔的年代里这样断章取义是很难让人接受的。所幸我们生在新社会,对历史采取的是批判继承的态度,因此,原文不会对我们使用这个词时的心理造成“不良”影响。在对孔子所在的社会与当今社会比较之后,我们甚至会由衷地赞叹:这样断章取义断的好,取得妙。

2、“父母在,不远游”。意思是:父母在世的时候,不要离家远行。

出自《论语*里仁第四》,原文为: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翻译成白话文就是:孔子说:“父母在世的时候,不要离家远行,如果非远行不可,也要有一定的方向。”

上下比较,就可以看出,原文中孔子提倡的守家尽孝并非不能变通,出去也行,把的目的地告诉家人,便于家里有事的时候去找你回来。而断章取义后的意思便斩金截铁毫无回旋的余地了。

现在的交通工具、通讯手段的发展使得人们很少再引用这句话了。但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父母在,不远游”这句话是很有市场的,往往成为文人骚客拒绝入仕或胆小畏难不敢闯天下的人的托词和借口。

3、“三思而后行”。意思是:做事前要多次考虑权衡。

出自《论语*公冶长第五》。原文: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翻译成白话文是说:季文子遇事总是考虑多次才行动。孔子听说后说:“考虑两次也就可以了。”

从效率上讲,孔子无疑是正确的,特别是在商场和战场上,机会往往稍纵即逝,等你多次考虑权衡以后再决定去做,机会恐怕早无踪影了。所以要加强日常积累,减少临事时的思考次数才是上策。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个断章取义就显得一般了。

现在引用“三思而后行”这句话往往成了人们劝阻他人对某事不可为时的结束语。这是孔子绝不会想到的事。

1、“犯上作乱”。意思是:冒犯上司,制造混乱。

出自《论语*学而第一》。原文为: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翻译成白话文意思是说: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却喜欢冒犯上司的人,很少;不喜欢冒犯上司却喜欢造反的人,更是从来没有过。

照此推论,作乱者必然喜欢冒犯上司,冒犯上司也必然不孝父母,不尊兄长。这样的观点恐怕有些牵强。“孝”固然是人类的美德,但人类的美德都多种,全部具有的人毕竟很少,有的人可能孝顺父母,但为人自私;有的人急公好义,却容易轻信;有的人原则性强,容易钻牛角尖。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历朝历代的开国者不做乱岂能有新国诞生?如果此观点正确,他们就一定是不孝父母之人?这样讲,岂不荒唐!

现在“犯上作乱”这个词的意义已经比原文缩水了很多,仅仅指一种行为或者是教训人时的一句“斥语”而已。

2、“举一反三”。意思是: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它许多事情。

出自《论语*述而第七》。原文是: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翻译成白话文是说:不到他想弄懂而又弄不懂的时候不去启发他;不到他想说什么而又说不出的时候不去引导他;四方的东西,告诉他一个角,他不能类推出另外三个角,也就没必要再重复告诉他了。

原文很有哲理,朴素的论证了外因与内因的关系,内因没有堆积到一定的程度(临界点),外因是很难起作用的。否则,对牛弹琴,浪费感情。

3、“流连忘返”。意思是:玩乐时留恋不愿离开,或忘记了回去。

出自《孟子*梁惠王下》。原文:从流下而忘返为之流,从流上而忘返谓之连,从兽无厌谓之荒,乐酒无厌谓之亡。

翻译成白话文就是说:从上游向下游的游玩中乐而忘返叫做流,从下游向上游的游玩中乐而忘返叫做连,打猎不知厌倦叫做荒,喝酒不加节制叫做亡。

这是孟子劝齐宣王不可以荒废国事,沉溺于巡狩这种扰民伤财的事情上时所说的话。颇有闻者足戒的味道。现在更多恐怕是指旅游者对环境的赞叹。意思变化的面目全非,甚至可以说是褒贬相对。

4、“出尔反尔”。意思是:说出口的是你,不算数的也是你,指反复无常,言行前后矛盾。

出自《孟子*梁惠王下》。原文: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翻译成白话文是说:小心啊!小心啊!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会怎样对待你。

这是孟子劝邹穆公应当亲善待民时引用曾子的话。表达出一种民主的朦胧意识,与魏征的民水君舟理论异曲同工。现在“出尔反尔”的意思也比原意窄了许多,仅指无信义之人或组织。

1、“愚不可及”。意思是:愚蠢的别人都比不了。

出自《论语*公冶长第五》。原文: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翻译成白话文就是:孔子说:“宁武子这个人,当国家政治清明的时候便发挥他的聪明才智,当国家政治黑暗的时候便做出一副愚笨的样子。他的这种聪明是人们可以赶得上的,他的那种愚笨却是没有人能赶得上的。”

毫无疑问,宁武子是个聪明人,他是懂得人和环境之间的关系的,当无法改变环境时就改变自己。但是,通过原文,我们无法确定孔子对他的做法抱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假如孔子很诚恳地说出这句话,无疑就是佩服宁武子,有些自叹不如;如果孔子说这句话时一脸不屑,或者眼睛虚眯,嘴角微翘,那恐怕就是讥讽了。比如现实生活当中,当有人对你说:“你可真行!”这句话时,我们一下子就能判断出是夸奖你还是贬损你,看他说话时的表情即可。孔子当时说这句话时的表情今天我们无从得知,即便是有机会问孔子,他恐怕也仅会给你来一句:孺子可教也!然后闭目养神去了。

常规来分析,前一种可能很大,《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也是如此。但以孔子一贯提倡的杀身成仁的言论来分析,后一种可能也不能排除。不过这都不重要了,“愚不可及”这个词现在仅仅(也应当)用来文绉绉地骂人,非要按原文的意思引用来赞美人,得到的恐怕是一顿拳脚。

2、“是可忍,孰不可忍”。意思是:决不能容忍。

出自《论语*八佾第三》。原文: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人也?”

翻译成白话文就是:孔子在谈到季氏时说:“他用只有天子才能使用的八列的队伍在庭院里举行舞会,这种事他都忍心做得出来,还有什么事他做不出来呢?”

在封建社会,礼是大节,违了礼,会遭到全社会的谴责,甚至召到处罚和刑罚。三省六部中,礼部排名在前,是很能说明这一点的。一部《礼记》让人看的头昏脑胀而不知其义,没个三年五载的工夫休想学全。其间大多糟粕,现在读来都让人捧腹。比如《礼记*曲礼下》中有这么一段:“凡拿着君主的器物时,即使很轻也要像重的拿不动一样。君主的器物如果是币帛、圭璧就要左手在上。走路时不要抬脚,要像车轮一样脚跟拖地”。看前面的也许还能让人接受,最后这一句也太过于做作,恐怕除了修鞋的喜欢,别人是不会喜欢的。

古时的礼节是严格按照天子、诸侯、大夫、士、庶人的等级来划分的,暨越即是违礼。所以,季氏的行为是严重的失礼,因此孔子是很为气愤的。我们可以想象他在说这句话时的表情,肯定是满脸的不屑和鄙夷。不过,孔子所处的时代中国还没有真正进入封建社会,离秦始皇统一中国还有一段时间,各诸侯国对孔子的学说也刚处于认同阶段。从秦始皇开始,封建政权为了便于其统治,于是极力推崇孔子学说,尊孔盛行,礼节也越来越繁琐。假如季氏的行为往后推个几百年,他一定会在“不敬”罪的论处下身首异处,甚至祸及家人。

现在,我们当然已经没有这种顾虑了,有经济实力又喜欢享受的人尽可以大摆其谱,最多落个铺张浪费的名声,断不至于生命受到什么威胁。

“是可忍,孰不可忍”这个词如今在使用中已经从愿义的“说人”完全转换到了“说己”,往往形容自身的容忍到了极限,已经无法再忍只能反击了。

3、“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意思是:不在那个位置上,就不要考虑那个职位上的政事。

出自《论语*泰伯第八》。原文: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论语*宪问第十四》中也有论述。原文: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采用陈诉句直观地表明了孔子和曾子对做事所提倡的态度。从人性的角度来分析无疑是正确的,一个没有从事与己工作相同的人对你的工作突感兴趣或指手画脚,谁都会反感的。这种行为久之便会被冠以不务正业。所以从决定政治生命的角度来分析,“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无疑是明哲保身的良方。成为了聪明者做人的基本准则之一。

但现实生活当中,却很难做到这一点,就如同我们明明知道背后说人不好,但能做到背后不说人的却寥寥无几。也正因为如此,孔子才在《论语》中两个章节都提到这句话。

这句话在实际的使用中味道似乎有些变了,成了某种特定场合下的专用词汇。小说或电视剧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情节:某位官员离任后,因某种原因与原来自己提携的几个下属又重聚了,谈起原单位现领导的某些做法,众人颇有微词,在一帮原下属期盼探寻的目光下,这位官员往往是往椅背上一靠,右手从脑门上向后徐徐掠过,然后显出一幅人走茶凉的无奈笑容说:“我现在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诸位好之为之。”这种表情看似不在意,其实很上心。

其实,“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句话也应该辩证地来看。对于具体的专业性事务,插手或掺言确实不好,容易干涉和影响别人的决断,干好本职工作就是最大的贡献。但对于涉及公众利益的事务,该谋其政还得某,否则便失却了自己的社会责任感,让人觉得孤僻自私,反而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