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小丰老师的书是什么感受?在读他的见解时,学习到很多文案写作技巧,觉得很受用,也很有道理。最后读小丰老师在书末附上的广告作品时,感觉就不一样了。小丰老师附上的是房地产广告,根据文案的介绍,大概是北京郊区的一处别墅区,卖点是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空间大(有花园有阳台)、楼层低,可见天空、交通顺畅,还有各国友人等。老师是从法国香槟文化、七宗罪、十诫等去策划了一个楼书,不管是文案还是平面设计都非常出色,文案本身已经有一定的文化品位,措辞也是通俗中透着精英阶层的知识优越感。当然他面对的显然是成功人士,CEO等高层,因为看上去那个楼盘买的都是别墅。我惊讶于北京的有钱人竟是如此的有文化,因为文化程度一般甚至较差的人,基本上会对他的文案和设计有阅读障碍吧,预设前提是他对潜在消费人群的文化水平理解是正确的。
然后我在想,支撑一个优秀文案的不是他之前提到的技巧,而是他的思想高度,他对这个世界的理解深度,他见识阅历的广度。还是那句话,工夫在诗外。当然,如果文案作者能有比较多的资本去感受到高层次的消费体验,那也是不错。 毕竟文案比起作品,更偏向于商品 (许舜英曾类似表达过)。后来,读许舜英的采访,以及读李欣频的文案作品,同样是这个理解。
2、读了些李欣频的文案作品,读着读着发现一个问题:李欣频的文案里极少采用形容词。小丰老师说过,名词比动词好,动词比副介词好,形容词最最不好。想起自己的文案,一眼看过去很华丽,把形容词都拆出来之后,空洞无物,实在万分惭愧。李欣频的文案的确最多是名词,一般是谓语动词作为联结。然而意象万千,从哲学家、作家、艺术家到书里、电影、动漫的角色,从设计师到设计作品,跨越整个时尚行业,从世界各国旅游胜地到当地的文化,以及将不同年龄、生活场景、心理活动的微妙细节都体现出来,她本人的思想也是十分丰富,经常可以将不同领域的东西嫁接,产生奇特的、甚至惊艳的效果,而看起来运用得如此得心应手。
人们一般会用意识形态来说许舜英和李欣频的文案,我知道李欣频曾经为意识形态公司服务,才知道原来有这么个公司。但或者人们更多时候是用意识形态来描述她们的文案特色。我了解到比较早期而且有代表性的意识形态文学作品是小说《尤利西斯》,这小说并没有我们一般认为的小说那样描述一个有故事情节,有意义,有逻辑的事件,小说里无聊地陈列着主人翁尤利西斯日复一日琐碎的生活细节,每个描述看起来都是无谓的,可有可无,并且可能上一个动作或想法与下一个动作或者想法之间跳跃性极大,以至于看不出彼此的联系。同时小说只是写一个普通人很普通的动作和随时随地的想法,而每个行动或想法并不是为了下文甚至结局作铺垫,小说并没有预设一个人们期待的故事发生,也似乎并不打算带给人有意义的收获,有种自说自话的感觉。
许舜英和李欣频的文案是有时候也会有一种疯狂的自言自语感,但他们明显是为了达到一个宣传的目的,所以可能上下文之间跳跃性极强、联系不大,但它们每一句话都是为最后的宣传目的服务,因此句与句之间看起来无逻辑,但整体却在同一个盘子上。
当然,它们奇特和惊艳之处就在于他们的跳跃性以及视效或者想象的丰富度,物象、情景、情结之丰富让人应接不暇,而其高度浓缩的语句也让整体文字变得更可玩味,或者说更有内涵。
我在想,李欣频是怎么做到这的?或者她随身带着个小本子,遇到一些有触动的景象就会描述下来,而每个情景都会有一个基本的标签,它们或者是一种情绪,或者是一个身份、一个阶层、一个地点、一个年龄、一种性别、一种色彩等等。而每当一个广告主题出现时,那个巨大的情景描绘本中与主题相关的句子就会聚集在一起,它们描绘的可能千差万别,但与主题有关。如果这样,这个描绘者一定是极其敏锐的观察者,眼耳口鼻心脑全部打开,随时待命,接收外界的条件反射,形成反映。很明显,她们都非常懂得人性。
然而,我们如果要写一些奢侈品文案,又没有机会感受上流社会的情景,那怎么办?
李欣频说意识形态让她学会了用想象力写文案。怎么用想象力写文案?
这两个问题有待解决。
我发现,李欣频的文案辨识度超高,看到一个文案,没看到作者,但能一眼就看出是李欣频的作品!这就是风格吧!就像香奈儿等大师的作品,一眼就能分辨出自谁的手笔。
如果这样,看来不能模仿,只能创造自己的风格,模仿就是李欣频a,李欣频b,李欣频c……只有做出自己的风格来,才是创新,而且为这个行业留下一笔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