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网 - 成语词典 - 如何改变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模式

如何改变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模式

一、体验式教学的内涵

所谓体验,《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而体验式教学,教育界普遍理解为:通过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活动、游戏和情境,让学生通过观察、反思、分享,获得对自己、他人和环境的生动的感受和认识,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并把它们运用到现实中去。因此,体验式教学是一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它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人人参与,时刻注重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参与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学习时不仅会对新事物进行认知,而且会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表达,用手操作,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教师由过去的教书匠变成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活动的组织者、体验式学习的参与者,它的目标,不仅是学生知识的增长,更为注重的是学生身心、人格的健全与发展,它将课程内容扩展到了学生的情感升华和人格塑造,明显有别于以往以灌输、记忆为中心的“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传统教学方式,是对传统教学观念的突破,值得我们加以认真研究。

二、思想品德课课程特征呼唤“体验式教学”

思想品德课是对学生系统地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的必修课程,也是中学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径,肩负着德育和智育的双重目标。从智育目标来看教师不但要让学生学知识,还要教会学生用知识,让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能用自己的目光去发现、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行动去改变。但是,思想政治教材中较多的是一些政治理论,相对而言比较枯燥,所以在传统的从理论到理论的教学模式下,很难让学生参与教学,更谈不上主动学习实现师生互动了。从德育目标来看,由于政治课特定的教学内容,严肃、抽象,有些内容还远离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实际,这就容易造成学生对学习这门学科时,会产生特殊的心理障碍。再加上传统课堂教学,把教学活动仅仅限于固定的、狭窄的认知主义的框框中,只注重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记忆、理解和掌握,而不关注学生对接受的道德、价值观念和思想教育的情绪和情感体验,使得学生的思想觉悟得不到有效提高,造成有的学生不喜欢政治,甚至还有的学生知行脱节,表现为考分很高,但在实际生活中的思想和行为水准却很差。

三、体验式教学实施具体方法

(一)在“触景生情”中体验

俗话说:触景生情。说明每个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我在教学中抓住三个环节:导入、过程和结尾,创设恰当的体验学习情境,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置身于特定的生动的教育环境中,自然而然地去感受和体验。在教学《积极对待挫折》时,我就用多媒体展示了2011年刚动中国十大人物无臂钢琴师刘伟的感人事例,他遇到挫折,但却让全世界见证梦想奇迹的产生,这样的情境震动了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受到感染的同时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把学生一下子引入学习的主题,然后我就顺水推舟,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组织环环相扣的问答,从中导出了挫折的概念、起因、心理反应的内容,让学生懂得了挫折的两重性重点揭示了挫折带给人的升华、增力、清醒作用,最终引导学生认识“挫折是生活的常规”,这个教学过程,学生始终处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感知、感悟、感化。在结尾时我布置了课外实践,要求每一位学生试着用一只手去体验一天的日常生活,并把感受记录下来,在下节课交流,达到了“言尽而意无穷”的境界。

(二)在“小组讨论”中体验

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讨论,能为学生创设自主、轻松的的学习气氛,实现学生管学生、学生教学生、学生促学生,互相帮助,***同提高。在教学《保持乐观心境》时,我组织学生讨论“寻找生活中的快乐”,让学生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学习进步、人际交往等方面体验快乐并与大家一起回味分享快乐。然后我借用居里夫人的一句话:我从我的工作里面寻得了快乐,以此来引导学生寻找并体验生活中更为崇高的但又是隐藏着的快乐。学生从居里夫人的话中联想到了自身的学习,在此我特意安排几位优秀学生交流自己从学习中亲身体验到的快乐,由于是同学的现身说法,所以对中等生更有说服力,对后进生更有教育意义。最后我鼓励他们以居里夫人为模范,以身边的同学为榜样,努力去尝试体验学习的快乐。学习是艰苦的,但是从艰苦中得到的快乐,更是弥足珍贵。实践证明,课堂讨论能让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我欣喜地发现,班上的一些后进生平时课上应付了事,但是在讨论的过程中热情特别高涨、思维特别活跃,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三)在“小舞台”中体验

歌曲、小品、游戏等都是大众喜欢的文娱形式,在思想政治课中偶尔插入歌曲、小品、游戏,能让同学们在身心放松的同时有所思考、有所感悟,从而指导他们应怎样正确面对来自心理品格、健康人格、高尚道德情操等方面的问题。如:在学习“防范侵害,保护自己”这一框题时就可以使用小品教学法。请几名学生表演一小孩在陌生地为了到达目的地搭乘一辆摩的后,可能出现的几种发展方向。学生一方面能将自己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表演出来,满足了表现欲望,另一方面又能引发思考正真正领会到要提高警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这样穿插了小品、歌曲、游戏的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情绪高涨,既能促进学生各方面才能的发展,又能使学生开动思维牢固掌握所学知识,同时,还使学生分享到快乐,体验到学习的多面性,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四)在“演讲比赛”中体验

现代社会要求教育培养出具有良好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的学生,思想政治教学的任务不仅要让学生学会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走出“象牙塔”,广泛了解社会,用学到的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我在每节课前五分钟安排学生轮流进行时政演讲,让学生针对当今时事要闻和社会热点,自选题目、自定讲稿,并将自己的观点融入到选题中间,锻炼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和分析能力。为了准备演讲,学生在课余时间纷纷主动看报纸,听广播,上网浏览,全面关注社会生活,广泛收集时政信息。事实证明:现实生活中的很多内容都是学生关注的热点,是思想品德课的社会教材,是对学生最生动的教育。通过学生自己查找感兴趣的资料,并经过自身的认识与思考,形成书面的观点,最后在课堂上向全体同学进行演讲,让学生经历从感性到理性、从现象到本质、从实际到理论的过程,这样的过程,是学生自主参与自我体验的过程,也是自主管理自我教育的过程。

(五)在“辩论赛”中体验

初中学生虽然年龄还小,但是他们往往对许多问题都有了粗浅的是非观。在很多时候他们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会使的教师和家长大出意外。通过辩论的方式学习知识,一方面使学生更加全面展示他们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还能使学生在辩论中得到成就感。

这种“辩论”式的体验学习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辩题的选择一定要符合初中学生的特点。比如:在初中生中上网现象成风。根据这一实际,在讲授 “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时,教师就可以设计“网络有益还是有害”的辩题,引导学生正确利用网络。

2、在辩论开始前,教师应适当点拔,启发引导,鼓励学生不拘泥于课本,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充分展示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和创造性。

3、辩论时,教师可充当主持人,也可以请政治课代表做主持人。辩论切忌走过场,一定要像正规的辩论一样,这样同学们才会认真对待。

4、辩论结束时,教师应当对本次辩论进行及时的总结。这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也可以说是落实教学要求,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在这一环节,教师应该针对正反两方的同学的表现,结合课本知识进行客观且具有知识延伸性的评价。

“辩论式”课堂可以使学生在激烈的课堂气氛中不仅掌握知识,拓宽了知识面,还增长了见识,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参与意识和“主角”意识。

(六)在“座谈会”中体验

初中的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兼具了小孩与成年人的双重心理。好奇、积极、主动、爱发表意见、自制力差是初中生的特点。这样一来教师如果一味禁止,可能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堵不如疏”。为此,教师就可以挤时间让学生尽情地聊个够。

在学习初一上册第一课第一框“新学校,新同学”时,教师讲授第一个问题:“我所遇到的新鲜事”,就可以让学生自由发表感受。这样一来学生对于思想政治课的第一次接触就建立在了一个自由的氛围中,使学生感受到了在思想政治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赢得的主动权,也就提高了他们参与学习的积极性。除了利用课本自身设计的问题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与学生兴趣和生活相关的话题。如:如何处理好学习与休息的关系?怎样提高学习的效率?生活中遇到不开心的我该怎么办?遇到火灾时我们应该怎样逃生?……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上课时学生的热情往往相当高,大家踊跃发言。针对具体问题学生都有自己的不同看法。课堂上充满了掌声、笑声,直到下课同学们仍会感觉意犹未尽。这时的课堂不再是教师强迫学生学习,而是学生渴望学习,渴望课堂教学的延续。

总之,体验学习是实现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价值的一种有效学习方式,它能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它不仅让学生学到了知识,还对学生的道德、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让我们大家携起手来,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建立21世纪新基础教育的富有生命活力的新课堂教学,真正发挥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价值,提升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生命质量。